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独立以来,苏联解体的巨大惯性冲击着俄联邦的统一与稳定,联邦主体的政治分裂、经济分立和民族分离倾向也进一步显现和加剧。联邦中央和联邦主体在权力和利益的博弈中确立着新的联邦关系。随着俄罗斯政体的逐步巩固和政局趋于稳定,加强联邦制和国家统一的重任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普京就任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力图建立新的宪政联邦制度。本文就俄罗斯联邦中央与地区关系中的制度因素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独立以来,地方分离主义、民族分裂主义严重困扰着国家。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实现政治整合构建真正制度化的联邦体制,已成为俄罗斯面临的极为重要的问题。俄罗斯联邦制改革和政治整合体现了联邦化的双向进路和两面运作。联邦主义理念的要求和俄罗斯国内的政治发展状况,使得俄罗斯政治整合的联邦化路径会由“人治”特点的权威主义转向宪治。  相似文献   

3.
普京执政的8年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联邦制度的措施:按地域设联邦区,修改联邦委员会组成原则,建立统一的法律空间,对地方权力机关加强控制;确立联邦主体执行机关的组建方式,加强对地方政权权限控制,合并联邦主体巩固联邦制等。普京改革形成的政治体系在后普京时代仍将延续。  相似文献   

4.
普京第二个任期开始合并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一些行政主体,这表明他继2000年设置联邦代表的纵向调整联邦中央与地方关系重大改革举措之后,又在横向层面拉开了俄罗斯联邦新一轮干部治理整顿和行政区划调整的序幕.在俄罗斯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爬坡阶段,类似的举措必将对俄罗斯的政治版图和未来的政治格局的形成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联邦主体合并背景、俄罗斯政界和学术界代表人物对合并的看法、普京的具体做法以及合并的前景等基本问题入手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15日,俄开始实施《关于修改“外国人在俄罗斯联邦法律地位法”的法律》和《关于2007年俄罗斯联邦境内零售贸易经营主体使用外籍劳工许可比例的规定》两部联邦法律。与此同时,《俄罗斯联邦关于自愿归国俄侨安置国家计划(2007—2012年)》也于今年1月1日起实行。这些法律和计划的颁布实施,对解决俄人口不断减少、俄侨回国定居、整顿移民和劳务秩序及规范零售商业等问题都将起到积极作用,但其严厉整顿移民秩序和清理外国人在俄零售商业市场的措施在俄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6.
变迁中的俄罗斯国家体制 --普京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京上台时,俄罗斯正处于"国体四分五裂时期".制止国家非一体化趋势,改革联邦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普京执政的第一项重大举措,改革的实质是与对任何一个联邦政权都会构成威胁的极端现象--过度的自治权--做斗争.普京作出的一个最重要的决定是成立联邦区,在俄罗斯建立一个"单一的法制和经济空间".这不仅对国家有利,而且也对地方有利.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联邦中央权威,使高考达到最大限度的公平,俄罗斯进行了从高校自主招生逐步转向国家统一考试的高考制度改革.近八年的改革,有困难、有收获,他们改革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普京新一轮政治改革措施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条,是改变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直接选举制度。反对者认为,普京的改革是从联邦制向极权制过渡,无疑是政治自杀。赞同者认为,普京的改革是符合加强联邦中央政权的总方针的,与民主毫无关联。普京新一轮政治改革引起了美国和欧盟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杨泽伟 《国际观察》2007,25(6):20-26
联合国改革是指为了适应国际关系的变化和提高效率,而对联合国进行的机构性演变的过程。联合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关系的变化,是联合国改革的内外动因。"9.11"事件后,国际法律秩序的危机成了影响联合国改革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本身并不是一个法律机构,但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在其组成、运作及作用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它的成员国也越来越多地利用其宪章、条约、文件和决议的法律权威性为自己的政治目标和国家利益服务。因此,研究和探讨联合国法律秩序的构成、创制法律的程序及执行法律的机制对推动联合国的改革,促进国际社会的法制化,有效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将有重大意义。一、联合国法律秩序的构成联合国的法律秩序由宪章、内部决议、建议、宣言、公约、约束性决定以及适用于联合国的国际法、一般法律原则与习惯法构成,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11.
在后冷战时代的第三次全球性民族主义浪潮所引发的民族问题中,俄罗斯联邦的民族问题尤为引入注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第一,从联邦国家层面来看,主要是以联邦主体为单位的各主体民族与俄罗斯族的关系问题;第二,从联邦主体层面来讲,各联邦主体内部的主体民族与其他民族群体的关系问题。从转型以来俄罗斯联邦的宪政结构与联邦化的制度实践来看,俄罗斯先是采用协商性的联邦制,而后到普京时期又辅之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方法来处理民族问题。俄罗斯解决民族问题的实际进程与制度构建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东部各联邦主体基本形成了带有民主社会某些表面特征的政治体制。俄罗斯东部各联邦主体普遍在法律层面上接受并建立了具有分权制衡特征的西方民主制度。但这种分权和制衡的政治体制大多只具有法律层面的意义,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法律层面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精神难以得到充分贯彻和落实,违背俄联邦宪法和联邦主体宪章精神的事件和行为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多民族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在转型期深为民族问题所困扰,为维护国家统一,联邦中央在政策措施方面、立法方面及思想理论上都采取了卓有成效的举措,使处于激化状态的民族关系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4.
解析普京的联邦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积累了许多问题,普京执政以来有步骤地对联邦制进行了改革,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普京的联邦制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同时也使联邦制发生了质的变化。近年来,地方精英成分的变化更显普京联邦制改革的重要性,而这种联邦制改革的趋势是中央集权前提下的中央与地方分权制度:地方分权将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即给地方以更多的经济自主权,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而在政治方面,由于联邦中央,特别是总统掌握了对地方立法的监督权,对地方行政长官的任免权而使得集权倾向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一年来,普京在国家的各个领域不断实践着其"强国"的主张,其中加强中央权力,建立统一的国家垂直权力体系无疑是他整顿俄罗斯社会的首要任务.5月13日和18日,普京连续颁布了关于在俄罗斯按地域原则成立7个联邦区及任命驻联邦区全权代表的总统令.根据以上总统令,俄所有89个联邦主体被全部划归这7大联邦区,总统通过向联邦区派驻全权代表的形式直接管理联邦区内的事务.虽然总统令中并没有对联邦区全权代表的职权范围与法律地位、全权代表与联邦主体权力机关的关系做出明确的规定,仅笼统地提出:建立联邦区的目的在于"简化莫斯科与各州之间复杂的关系结构",但从普京任命的7位全权代表中有6位来自军界人士这一事实来看,普京建立联邦区的意图首先就是要加强对各联邦主体权力机关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200年5月19日,刚上任13天的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向国家杜马提交了联邦委员会组成程序法等三个联邦法律草案.2000年8月5日,普京签署总统令批准了新的联邦委员会组成程序法.2002年3月14日,第三届联邦委员会主席谢尔盖·米罗诺夫宣布,联邦委员会的改革工作已经完成.为了掌握俄罗斯联邦议会上院改革的全貌,本文拟研究普京总统倡导议会上院组成程序改革的原因和主要内容,综述由组成程序改革引发的议会上院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民族主义浪潮中,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原社会主义阵营的民族联邦制国家相继解体。本文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为例,从捷克人与斯洛伐克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变迁、民族性格的差异、相互认知和成见以及对共同国家的不同看法等角度,揭示民族心理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对联邦主体相互关系的发展以及联邦国家的命运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俄罗斯联邦行政区划单位数量多,存在的问题更多,联邦主体合并势在必行.但各地居民对这项改革的态度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5日 普京总统签署俄联邦地方自治法。根据这一法律,俄联邦主体的地方自治立法机关可以根据联邦主体法律和联邦法律予以解散,联邦主体行政首脑有权解除所属市政机关领导人的职务。但只有联邦总统有权解除联邦主体首脑及其它行政中心领导人的职务。7日,普京还签署俄联邦委员会组成法,规定联邦主体行政首脑和议会主席不再兼任联邦议会上院议员。 7日 第十二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首脑会议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会议发表《最后公报》,并签署了4项协定。会议批准了今年年内正式启动的自由贸易区协议。 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宣布推迟提出有关是否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尼日利亚地方民族组织源于各民族对部落战争、部落主义和封闭落后的内忧,及对英国殖民统治所带来的政治奴役、经济剥削和文化侵蚀外患双重压力的回应.它们在反对殖民主义、寻求本民族复兴、和平及发展方面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它们很快被"政治化",成为政治家们争权夺利的便利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尼日利亚的地方民族组织大量涌现,尤其是在盛产石油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它们对尼日利亚的民主化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一方面,一些地方民族组织以和平方式提出合理诉求,要求政府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有助于推动民主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许多地方民族组织以暴力手段谋求利益,有的甚至要求本民族脱离尼日利亚独立或按照民族界限重组联邦,这些影响对国家民族建构程度较低的尼日利亚民主化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