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趣谈     
汉语中的“夕”(xi)字描绘出的是一幅地平线上一轮下半部被青山遮挡住的弦月的景象。此字的延伸之意为薄暮、黄昏。此时的自然界是一番灿烂过后让人怜惜的景致。正如古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相似文献   

2.
汉字趣谈     
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用字母表示语音的文字不同,方方正正的汉字是一种用符号表示词意的文字。 汉字的造字法十分有趣,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6种。打个比方,那种描画事物形状的象形造字法(关于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以后会在文章中介绍)是这样的,如“山”(sha  相似文献   

3.
汉字趣谈     
“口”(kǒu)字看起来就像是一张张开的嘴,写作“”。它逐渐演变成一张咧开笑的嘴“”,后来变化成“”,最后简化成现在的方块“口”。 由“口”可以组成很多词,比如“口吃”(kǒuchī)和“口碑”(kǒubēi)。中国有句俗话,“口是心非”(kǒushìxīnfēi),指口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用来形容那些表里不一的人。  相似文献   

4.
汉字趣谈     
“家”(jia)字由两部分组成,上边一个“宀”,下边一个“豕”。“宀”是“深屋”的意思。“豕”(shi)指的是猪。从“家”字的结构可以看出这是由豢养驯化家畜而发明的一个汉字。“家”字表示人豢养野生禽兽,使之变为家畜家禽的一段历史。家的初文是这样:  相似文献   

5.
汉字趣谈     
古代的中国人认为金为诸金属之长。中国的金文中是这样表现“金”字的演变,即:  相似文献   

6.
汉字趣谈     
汉字的“立”表示一个人站立大地之上。这是个像形字,它早期的写法是“(?)”、“(?)”、“(?)”,以后演变成“(?)”、“(?)”,最终成为现在的样子。直观地看这个字,很有意思,其中的“(?)”表示上天,最下方的“一”表示大地,而中间的“八”是像形的人字,表示一个人站立在天地之间,这便有了“顶天立地”之意。  相似文献   

7.
汉字趣谈     
“身”(shen)是一个象形字,早期的“身”字写成“多”,以后逐渐演变成“(?)”、“(?)”、“(?)”、“(?)”,直至现在的样子。 身字最早的意思为“怀孕” (huaiyun),它描绘的是一个怀孕的妇女挺着肚子,一条腿跨向前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即“(?)”。  相似文献   

8.
汉字趣谈     
“小”(xiao)和“大”(da)是一对反义词,它们一般用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的比较上。比如说,房子大(小)、声音大(小)等等。 “小”字中间是一个竖钩“J”,两边各加一点“八”,从字形上看,像是把一个物体分为两个半点,因而比原来小了。“小”除了上面基本的意思外,使用比较多的意思还有排行最末,如“小儿子”(xiao erzi),“小舅舅”(xiao jijiu);表示略微、将近,如“小三百元钱” (xiao sanbai yudn qian),没有一个精确地描述可  相似文献   

9.
汉字趣谈     
“止”(zhi)在从前写作“(?)”、“(?)”、“(?)”。这个宇的形状像只有三个脚趾的脚,它的意思为停顿、停止。当然不止是脚步可以停下来,人们还可以停下某些念头或制止一些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孙昕光 《青年论坛》2013,(5):125-131
汉字文化是在汉字的使用、传播、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文化形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汉字文化的意蕴美、音韵美和书法美三方面.汉字文化的发展历经兴盛、衰落、复兴三个时期.历史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汉字落后论”、“汉字取消论”的荒谬,同时也说明文字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它与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整体发展、尤其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从根本上说,汉字文化的一度衰落是由国力衰弱、经济落后等特定历史背景所决定的,汉字文化的复兴也是东亚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必然结果.随着汉字文化的再度复兴,汉字的差异构成汉字文化圈各国间交流传播的障碍,正在成为汉字文化发展中不可回避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途径是汉字文化圈各国通力合作,走汉字共通化的道路,从而在汉字字体、汉字字形、汉字编码等方面实现统一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08,(12):27-27
12月12日是日本的“汉字之日”。因最能象征2008年风格,“变”字当选为今年年度汉字。图为清水寺住持森清范挥毫写出一个大大的“变”字。  相似文献   

12.
吴亚明 《台声》2014,(1):54-55
2013两岸年度汉字评选于12月18日在台北揭晓,“进”字当选年度汉字。得票位列2至10名的汉字分别为“梦”、“福”、“信”、“爱”、“躁”、“控”、“开”、“革”、“忧”。  相似文献   

13.
刘琨 《求索》2008,(10):202-203
汉字文化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体现在;要科学地分析汉字字形、科学地运用各种文献材料、科学地看待汉字的文化功能。我们要坚持以古文字字形和古代文献相互结合、相互参证的方法,考求字形所负载的意义和文化信息,为汉字文化研究提供坚实的依据。同时,应对汉字文化功能的有限性保持清醒的认识,不随意夸大汉字的文化功能,在汉字文化研究中采取严肃、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了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8月12日,教育部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出台,44个汉字的“整形”问题一石激起干层浪。由于关系到每一位中国人的日常书写,汉字“整形”会不会影响高考?汉字“整形”会不会影响电脑打字这些话题激起争议。  相似文献   

15.
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汉字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用文化镜像法、历史还原法、系统联系法等方法对其进行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16.
顿祖纯 《理论月刊》2012,(9):107-110
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同时,用语言符号把认知对象或具象描摹或抽象概括出来,并逐渐完善成记录人们认知世界的语言工具.英词汉字作为这种工具的重要部件之一,深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文章认为,英汉民族相似的认知基础使英词汉字创造存在许多共性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从认知、文化及语言角度来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7.
古老的平遥自打被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一时名声大振,观者如云。冷清的古城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尤其是已举办三届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给平遥的古老文化增添了更多的“世界”成份,参加大展活动者更是深有体会。2001年大展创办时大家对于这样一个艺术性很强的国际活动缺乏经验,组织者们也绞尽脑汁力图寻求一个最好的方案让各方满意,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各国的国情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所以人们对于大展的评判标准也就不同。但在这届大展期间一处位于平遥古城衙门街当铺二楼上的“老平遥酒吧”却超乎想象的成为了这…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我国少数民族现实生活中的历史文化遗存,对一些汉字作出与前人不同的解释,认为只从文字学自身规律和汉文化两个方面去解释汉字,忽视当今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血统渊源和文化交融,难免偏颇和不全面。文章进而指出,汉字是中华民族远古先民的共同的智慧结晶,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9.
"巴"义新考     
"巴"的内涵,学者众说纷纭,然皆有疑问.文献记载、民俗资料和出土文献表明,白虎是巴族的徽记,但并非出于图腾崇拜,而是为了彰显民族的勇武.故"巴"有两义,作为动物是"白虎"之意,作为族名乃"打虎匠"之意,二者联系十分紧密.  相似文献   

20.
汉字文化     
谭舯 《统一论坛》2012,(1):35-37
文字是人类由蒙昧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历史上,各大古代文明都曾创造自己的文字系统,如古埃及圣书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和玛雅图形文字等,但是除了汉字以外,绝大多数古文字后来都没有延续下来。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在古代就已出现、留存至今并被广泛使用的文字。汉字作为文化载体,不仅记录和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本身也成为一种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