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晓英  曾传美 《求实》2004,(9):30-31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的党群关系面临着新的考验 ,而牢记“两个务必”正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前提 ,是我们党拒腐防变、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法宝  相似文献   

2.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漫长历史中,党的这项作风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简单地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它最辉煌的时期,执政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它又面临着许多挑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某些时期、某些地方党群关系还一度非常紧张,直到现在我们党还在努力探索着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的新制度、新机制、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群众基础、执政党本身以及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相互交织加上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使得党群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我们密切与群众关系带来新机遇,但更多的是给我们党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创新密切党群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这些年来,江泽民同志讲得最多、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就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党群关系变化的新情况,对新时期党群关系的重要地位、特点及密切党群关系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君如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贯穿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一条主线,是对我们党的奋斗业绩和历史经验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提出的新要求。 “三个代表”思想是江泽民总书记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时提出的。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进一步把党的建设突出地摆上了重要位置;第二,引人注目地把党的建设与党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第三,鲜明  相似文献   

6.
冯国瑞 《求实》2004,(2):24-25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它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是指导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纲领和根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确定的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 ,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战略要求 ,也是向社会主义发达阶段过渡的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7.
论执政风险与党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传照 《探索》2007,(2):39-42
执政风险是一个党执政以后必然要面临的问题。执政风险和党群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党群关系状况是识别执政风险的显著标志,也是预防和化解党执政风险的根本途径。当前执政风险的多发性、敏感性和规避功能脆弱性的特点决定党密切党群关系的现实紧迫性。新形势下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群众对党衡量标准变化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都对密切党群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我们从思想观念、经济发展、利益协调、体制改革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奋斗业绩和历史经验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的监督机关,如何贯彻和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紧跟世界进步潮流,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执政兴国的基本指导思想,只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保证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永远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政党,也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去做,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作者2003年寒假在福建省村级换届选举试点调查所获的资料,对村委会选举中所采用的“海选”、“直选”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海选”、“直选”都是现阶段村委会选举可行且有效的两种方式。但“海选”更能体现民意,更具有发展前景,更有推广意义。“海选”与“直选”的模式选择与农村具体的经济社会条件和主体素质高度相关,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作具体选择;同时,要尊重大多数村民意愿。  相似文献   

12.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实现“三统一”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相对稳定的,其中在实现“三统一”的手段和目标上,必须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质反应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上明显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的解读,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言论进行明确辨析,以辨是非、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4.
“风格即人”是布封提出的论点。对此 ,我们不应与中国文论中的“文如其人”进行简单比附 ,而应作具体的实际分析论证。风格是西方文论中特有的范畴概念 ,指反映作者精神个体性的形式 ,而非其他 ,故风格一般成为品评、鉴赏作品的标准之一。中国文论史上实际并没有这一概念 ,正如“意境”之于西方文论一样。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知行背离"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知行统一论"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分析"知行背离"时代特征及产生根源,从中找出积极应对思路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的论者,往往要引用毛泽东于1926年9月1日写成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里的一句话:“中国革命的形势只是这样:不是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镇压住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起来镇压住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势,没有第二种形势。”但是,论者在引用的时候又往往将“形势”作“形式”。虽只一字之差,然兹事体大,它歪曲了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公共性自律”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或缺的整体的价值理性共识,表现为社会成员基于对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自律的行为风范,因此构成文明、公正而健康的现代市场社会的健全发育之最重要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偏狭之“工具理性”预设,决定了其很难形成“社会-文化人”的公共价值体验与情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立,客观上使有关“公共事业”的使命、责任等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而要使这种“公共事业”的实现成为现实的可能,则必须重塑以“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制度价值理念选择。  相似文献   

18.
张深溪 《学习论坛》2007,23(6):37-39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经济与社会发展最为协调的国家,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但内容包罗万象,而且颇具特色,是当今世界社会保障的三种主要模式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和完善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而澳大利亚社会保障制度的某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关于政府形象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正因为该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感,正在成为行政管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诸多学科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对政府形象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和介绍,并对研究现状做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20.
医疗改革重在解决“贵”和“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我们先后走访了东、中、西九个省市,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行了考察与调研.所闻各方面的情况和意见,使我们切实感受到医疗问题,真正是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由于看病"难"和"贵",不少人有病不敢进医院."小病拖、大病挨,要死才往医院抬"的现象比较普遍.就是在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里,我们也遇到一位曾任厂长和工会主席的老共产党员,床下藏着一瓶滴滴畏.他说:"怕的是医疗费过高,不能把沉重的负担压给下一代!"为什么改革开放已经使GDP翻了三番的今天,看病问题却使得近90%的百姓为之却步和担忧,感到无奈和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