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东府办〔2015〕18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2015年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新莞人子女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新莞人子女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为更好地解决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新莞人子女积分制入学的招生管理,根据《东莞市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特制定本方案。第一条本方案适用于年满6-18周岁,有正常学习能力的新莞人子女,其父或母须在东莞  相似文献   

2.
东莞市是一个典型的流动人口占多数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近些年来,东莞市在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明显成效,被有的媒体称为流动人口服务的"东莞模式"。通过对东莞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梳理,总结其改革成效与经验,将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5,(2)
<正>农产品直接对接,丰富了东莞市民的"菜篮子",也带动韶关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贫困户脱贫致富。不出远门,新鲜到家。自从韶关农产品专供店在东莞陆续开业后,韶关的优质农产品丰富了东莞市民们的"菜篮子",韶关的大米、茶叶、芋头、青瓜、红茄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是莞韶对口帮扶在社会民生上一大举措。在东莞建10个韶关优质农产品直供销售门店,其中市级3个,镇街级7个。通过直供门店建设,将东莞消  相似文献   

4.
正东莞位于珠江入海口东岸,广深港经济走廊中段,北靠广州,南连深圳,东邻惠州。因在广州之东,境内盛产莞草而得名。东莞曾是有名的"制造业之都""世界工厂",而近年,东莞开始重塑竞争新优势,创新驱动在东莞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构建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态势明显。在政府政策与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下,东莞市区域创新体系日渐完善,社会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科技创新主体数量不断增多,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广深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1,(2)
正东莞北接广州,南连深圳,东邻惠州,毗邻港澳。新的一年,东莞将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加强港澳莞三地合作、建湾区大学、打造宜居城市环境,以高品质、高颜值融入大湾区。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北接广州,南连深圳,东邻惠州,毗邻港澳,处于穗深港经济走廊中段,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要道。东莞市提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定位和价值追求,明确"以制造业为中心,强化三个功能"的总体思路,举全市之力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6.
关于香港名称的由来,历史上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可信度较大。香港,意为出口香料的港口。历史上广东东莞的莞香树受虫蛀或被人砍伤后,会由木质分泌而出一种液体,经多年沉积后产生出特别的香气,故名"沉香"。沉香可作中药,又是制作多种香料的主要原料。东莞一带所产的这种香料最有名,故称"莞香"。今香港新界沙田、大屿山等地古属东莞,亦产  相似文献   

7.
陈晨 《青年探索》2012,(4):37-42
城市融入是个多维的、复杂的过程,是自我认同、嵌入城市社会结构的表征。通过东莞市的个案,从语言认同的视角分析了来粤务工青年的城市融入路径发现:流入到东莞打工的外来务工青年积极学习粤语的行为表现,不仅是一种生存策略,更是一种建立社会关系、努力嵌入当地社会结构的自我定位。他们通过语言这个渠道进行自我包装、印象管理,克服在社会流动中遇到的文化隔阂,试图跟随社会变迁的脚步实现城市融入,完成自我的主体性建构。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中村改造的加速进行,改造回迁所形成的安置社区在城市遍地开花,其不仅成为城乡居民生活的家园,同时也成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由于城市化过程中的被动性和转制的不完全性,安置社区仍保留农村社区的性质,致使城市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难以在此全面实现。因此,创新回迁安置社区管理模式,推动居民市民化和社区转型的平稳实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针对安置社区农村向城市转换中的复杂形态,在社会管理上应充分体现城市社区成长渐进性与农村融入都市动态性的统一。管理体制既不能实行传统的乡村管理模式,也不能实行完全的城市管理模式,而必须结合安置社区的实际情况,实行有利于乡村向城市平稳过渡的动态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东莞与香港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两地经济合作紧紧围绕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展开。东莞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向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香港从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结构转变。回顾莞港两地合作的历程,有助于人们看到取得的成就,知利弊,晓得失,从中明确今后的合作思路。一、莞港经济合作产业格局得失评价产业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发展的核心,是社会生产力直接表现为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关联的综合体。近半个世纪以来,香港产业结构几经调整:从五十年代开始的以转口贸易为主到六、七十年代完成的以制造…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十八大之后全面部署与推进社会建设,由此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对民主党派社会服务活动的思路、机制、内容、形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2013年以来,东莞市各党派纷纷树立起各自的社会服务品牌,诸如民革的"同心·博爱行",民盟市委会的"莞盟助学行"、莞盟环保行、莞盟普法行,民建"建华学堂",民进的"蓓蕾"教育关爱行动、开明美术馆,农工党的"同心助医"、"环保东莞行"、"法律讲堂",致公党的"侨民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实质上是我国农民工权利都是附着在户籍之上而不是人身上。从"户(籍)—权(利)"合一到"人—权(利)"合一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键。中央政府一直在推动的发达地区农民工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的转移,都是改变"户—权"合一状态,实现"人—权(利)"合一的努力。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置业也是主动对"人—权"分离状态的调适。要促成新生代农民工"人—权"合一的实现,就要确立权利为本位的社会体制;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转移与置换的协同式社会管理;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区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既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也事关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2.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与社会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作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一部分,其社会融入和社会管理问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目前,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年增加,不但给城市管理带来了难度,而且也给城市民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包括经济适应层面、社会适应层面和心理适应层面几层含义,我们要破除制度障碍、观念障碍和社会障碍等阻力,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和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各项改革。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集聚人与各类经济活动的载体,也难以避免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载体。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城市管理中矛盾一再被披露,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的事件均有发生,城市内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冲突带有显性化趋势,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快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 ,犯罪已成为最明显、最重要的代价。导致城市犯罪率上升的因素 ,主要包括六对矛盾和冲突 :城市资源的有限性与外来人口的恶性膨胀形成的矛盾和冲突 ,城市的文明进步性与人的素质的落后低下性之间形成的矛盾和冲突 ,贫富悬殊加剧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物质发达与精神贫困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竞争压力与心理承受力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人口的流动性、异质性与社会控制力弱化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等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08,(3)
这些港企与当地政府一起成长,铸造了当地繁荣的产业经济。而今,也一起面临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双转型。香港,一个东莞人非常熟悉的名字,并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78年,香港太平手袋厂落户东莞,拉开了港莞合作的序幕。20多年来,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5,(12)
<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东莞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和较强承载力的城市发展平台。目前东莞正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激发动力,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夯实保障,深入推进民生改善、社会治理,深入推进从严治党、改进作风,努力开创高水平崛起新局面。东莞是一座比较典型的城市:她位于广州、深圳和香港这几座"巨型"城市之间,她是我国少有的几座不设县(区)即市直管镇的地级市,她是一座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22)
正"莞榕计划"由东莞委托以宣明智为主的团队组建专业平台,吸引台湾及各地优秀生物技术企业落户东莞,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对接,最终形成全球领先的创新生物技术产业集群。首批拟吸引20家企业落户东莞松山湖。广东省政府顾问、台湾生物技术企业代表团宣明智表示,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莞榕计  相似文献   

18.
魏群  郭芳 《小康》2008,(3):52-68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东莞建市20年。这是一个当下最具争议的城市。上世纪末,这个城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火箭的速度,进入了史上最富有的时期。刚刚过去的2007年,东莞GDP突破3000亿元,富可敌省;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经济城市排名中,东莞从第15位跃升为第8位;《2007年广东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显示,东莞的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发展后劲双双领跑广东,位居全省第一。争议如影随形。进入本世纪,"东莞模式"正在逼向极限土地、电力等资源日渐匮乏,原材料、劳动力价格急速上涨,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难以为继,环境容量难以为继,社会容量难以为继,旧的"东莞模式"亦难以为继。同时,物质上的富有终难掩盖其人文发展的缓慢,以及社会管理的滞后——农民的惯性依然顽固,社会治安更加严峻。越富有,反差越强烈。原于人文素质积累的速度远无法匹敌财富积累的速度。这显然不能简单归咎于人们对东莞的偏见。当局者也并不迷。自上而下,务实的东莞人已经直面问题,开始了经济社会的双转型。然而,这并不比当年的共同脱贫来得更容易。毫无疑问,转型必然发生。但转型的主体是谁?转型的动力何在?未来在哪里?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阵地,这里可能是经验,但也可能是教训。  相似文献   

19.
自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了社会矛盾理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中力克"两难"时艰,对社会矛盾理论做出了新贡献。即:在对立统一中融入和谐的思想成分,对矛盾基本性质取得了新认识;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现代发展观的有益成分,创新了辩证法的发展理论;既抓主要矛盾,又重视次要矛盾,在复杂事物诸矛盾关系的把握上做出了新贡献;提出从党内和谐到社会和谐新思想,揭示了党群关系和谐基本规律。这些新贡献,推进了唯物辩证法社会矛盾理论的发展,为当前实践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发挥香港督导在东莞加快社会工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确保香港督导更好地指导、督促全市一线社工提高实务工作能力、提升专业服务水平,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于1月20日下午在市民政局举办“东莞计划”社工督导培训会议。全体在莞香港督导和市社工办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