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1,(18):45-45
“2011中国贵阳避暑季”于6月18日在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天河潭开幕。活动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参与。活动周7天中。市民游客在天河潭天街可品尝到数十个贵阳小吃店家带来的地道贵阳美味,欣赏到多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亲爱的市民朋友:你们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自论坛创办以来,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全力支持,作出了宝贵贡献。在此,谨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将于7月8日至10日隆重举行。届时,中外嘉宾将云集多彩贵州、爽爽贵阳,深入探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前瞻性、引领性、战略性问题。这是贵阳这座城市和全体贵阳人的荣耀。希望广大市民朋友都以主人翁精神,当好东道主,做到言行有礼、热情友好,展示贵阳人的良好风貌;希望大家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3.
正一、贵阳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Strength)1.区位条件贵阳是贵州省会城市,拥有极好的区位优势,形成了贵阳东西三横、南北三纵的立体交通网络。2009年9月,贵阳市环城高速公路的顺利通车将贵阳市的城市道路、国道、高速公路第一次有机地连在一起,结束了省会城市贵阳没有环城高速路的历史,方便了市民出行,拉近了城  相似文献   

4.
贵州发展速度令人惊讶。九十年代初,我第一次到贵阳,感觉贵阳脏、乱、差,交通也不便利。时隔20年,我再次来到贵阳,看到的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贵阳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令人惊讶,城市干净了、街道整洁了、市民素质提高了,以前从贵阳到三都水族自治县要5个小时的车程,现在只需要1个半小时。  相似文献   

5.
新观察     
别给贵州人丢脸□梁荻(贵州·贵阳)《贵州商报》9月11日报道:一位东北的陈先生来贵阳旅游,下火车后由于语言不通,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位会说普通话的男子出现了,给陈先生指了路,满心感激的陈先生正待离去,该男子居然索要起50元的“咨询费”来。周围市民纷纷指责:“你这种行为太丢我们贵阳人的脸了。”发展旅游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修路修机场,提升市民素质也是当务之急。前几年曾经有游客向媒体披露贵阳出租司机宰客太“狠”,给贵阳抹黑。如今,又有个别人索要问路“咨询费”,这不光是丢贵阳人的脸,更是丢贵州人的脸。2006年是贵州外…  相似文献   

6.
正吴晶的父亲张元彬今年74岁,1962年跟随其父母从毕节老家搬到贵阳居住。在贵阳生活近60年的时间里,他们见证了贵阳的马路越来越宽阔。"20世纪70年代,贵阳市区已经有公交车,但车辆少,线路少,乘车比较困难。"张元彬回忆说。在公交车发展不足,难以满足市民出行需要的情况下,贵阳市民以步行、骑自行车为主。"我家住在法院  相似文献   

7.
李牧 《当代贵州》2010,(11):29-29
为期5天的贵阳南明“黔茶飘香·品茗健康”茶文化系列活动于2010年5月27日在贵阳市人民广场正式开幕。作为贵阳避暑季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活动旨在推动贵州茶文化和茶产业的不断发展,让市民真切感受贵州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贵州在污水治理改革领域的探索实践,书写出了生态文明的别样精彩。随着时光推进,广大贵阳市民感到了诗意般的惊喜。他们的向往正在逼近真实——眼前的母亲河日益秀美了。“南明河水质变得清亮,闻不到怪味了。”每天早晚爱去南明河畔散步的陈老先生有着如此的感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市民发出了与陈老先生一样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李军 《当代贵州》2008,(2):19-21
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是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六大定性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今黔播报     
《当代贵州》2007,(12):9-9
贵阳:倡议市民注重10件环保小事;安顺:平坝荣获“中国屯堡文化之乡”;黔南:人才总量7.9万.  相似文献   

11.
关注物价     
张波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07,(16):43-44
贵阳,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省份的省会,人均收入并不很高,但消费水平却较高。近段时间物价的上涨,使物价问题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智行公交     
<正>智行公交是一款解决公交出行难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它主要面向广大手机用户提供实时公交信息查询服务。贵阳市民只要在手机上下载"智行公交"APP,就可以查询到公交车正在哪条路行驶,等的那一辆何时到站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杨彦荣 《当代贵州》2014,(15):20-20
正4月30日早晨,阳光明媚,微风和煦。贵阳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上午10点,会展中心入口的警备人员陆续撤离,等待了近一个小时的市民们有序进入贵州(贵阳)台湾名品博览会现场参观,"贵普"和"台普"相糅合的讨论声瞬间弥漫整个展厅。"金币掉下来啦!"刚进入一号展厅,一个6岁的小男孩就兴冲冲地伸手接"掉下来的金币"——"台湾精品馆"外围墙面上的3D裸眼电视里,  相似文献   

14.
正大数据的创新应用,让贵阳朝着"智慧城市"不断迈进。随着"智慧社区""智慧管家""智慧门牌"等项目投入运用,大数据服务城市、服务市民的作用进一步凸显。被誉为"中国大数据之都"的贵阳,正在打造"以大数据为特色引领的创新型中心城市"。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表示,实现这个目标,既要抓产业、抓氛围,还要"让贵阳成为创新应用最好的实验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在大数据应用方面,贵阳先行先试,全力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建设用  相似文献   

15.
正面对车流他们是"交警",面对孩子他们是"教警",雨天他们是"浇警",晴天他们是"焦警"……贵阳交警用"最美"精神,诠释了"敬业爱岗"的含义。交警是什么?对于贵阳交警来说,他们不仅仅是指挥交通、保障道路秩序的"安全卫士",也是为市民便捷出行提供服务的"服务者",更是为孩子们提供交通安全课的"老师"。这一切,只为了这身警服,为了身上的责任和使命。雨天"浇警"爱心接力2分33秒2012年6月7日,高考的第一天,贵阳下起了大雨。早上8时20分,雨大路滑,接送考生的车辆在市区汇集,正值上班高峰期,交通非常拥堵。在贵阳市盐务街北京华联超市门口,车辆排成了长队,一辆载着孕妇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2,(10):57
孙尧姑,女,贵州贵阳人,生于20世纪初,逝世于20世纪70年代,具体生卒年不详。民国初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是全国女子最高学府,享有崇高声誉,但录取条件非常严格,贵州长达数年无人考取该校。1921年秋,贵阳籍女学生孙尧姑以自学完成学业,被该校录取,为贵州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是全省文化教育领域的一件大喜事。当时,省长公署下文通令广泛传播此事以便全省知晓。孙尧姑赴京前,省长公署对她"发给护照,赠送路费",贵阳市民颇觉荣耀。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8日.中天城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贵阳举行品牌新闻发布会暨中天城投传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天城投集团新闻发言人对外介绍了集团“创新未来”的全新品牌定位并宣布正式启用企业新标志.同时宣布与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当代贵州杂志社、贵州电视台、贵阳日报社、贵阳电视台五家本土强势媒体结成传媒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天城投期冀未来与媒体展开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全面架构企业与市民之间的优质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形象,更好的服务于客户和市场。  相似文献   

18.
喻丹 《当代贵州》2010,(8):60-60
<正>贵阳作为内陆山城,平地少,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建设差,市容脏乱,多年来市民习以为常。"三创一办"活动启幕之后,市容、市貌为之一变:地上的纸屑、痰迹少了;违章占道的不见了;公园里宠物的大小便少了;街边小吃店的厨房与公共区域隔离起来,卫生档次提高了……  相似文献   

19.
赵健 《当代贵州》2004,(6):34-35
在省城贵阳市广大市民的心中肯定会有这样的印象:20多年前,贵阳市酸雨过重,不仅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而且成了招商引资、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一种制约.然而,在近10多年贵阳市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被誉为林城的贵阳,不仅城市面貌一新,其大气环境状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与环保煤气的使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徐元芳 《当代贵州》2014,(27):55-55
正"我是中国电信的老用户,今天听说电信手机的4G业务可以办理了,一大早就来到大南门营业厅体验,通过4G手机看高清电影、听歌、淘宝简直太爽了。"贵阳市民张洪强告诉记者。天翼4G正式面向公众开放9月10日,中国电信贵州公司通过媒体品鉴会正式向公众宣告:天翼4G登陆贵阳!标志着贵阳市天翼用户可以亲身体验4G时代更好更快的网速、更优更省的资费。8月28日,中国电信宣布已获得工信部批准扩大LTE混合组网试验范围,贵阳跻身成为24个包括北京、天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