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艺术审美活动之一的诗词鉴赏,离不开想象。梅尧臣说:“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道其仿佛……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悉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转引自欧阳修《六一诗话》)鉴赏作品必须通过想象,正如萧统在《文选·序》中说:“历观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 想象在鉴赏活动中发挥什么作用呢?凭借想象,读者才能发现诗词的意境,并进入意境。意境作为思想情感的独立自足的时空或艺术天地,它的美学意  相似文献   

2.
细读鲁迅小说,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33篇小说中,共有12篇28处出现“月亮”意象的描写,可见月亮意象在鲁迅小说中出现的频率之多。这些常人司空见惯月亮意象,在鲁迅笔下却蕴涵着独特的美学内涵和艺术作用。本文试着对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的作用简要地加以分析,帮助阅读者加深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同时也是美学的重要范畴,它概括了审美认识的重要特征。诗人对宇宙人生的观照,是直觉的,审美的,既需“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间词话·六十》)在这种观照中,主体与客体产生情感的交流,“物我一体”、“意与境浑”,形成意境。意境来自审美认识,是形象思维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论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永强 《探索》2005,(3):123-127
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然而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我们过多地关注对学生进行理智层面的说教和要求,而忽视了对情感的开发,这也是导致在道德教育中“知”和“行”相脱节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情感的开发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感体验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可以直接转化为行为的动机,是连接“知”和“行”的桥梁。本文就传统道德教育的误区以及行为的心理驱动力量作简要的阐述,并尝试对情感教育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侯萱 《世纪桥》2007,(5):74-75
冰心散文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来源于她散文中的意境美。“诗情、画意、哲理”是构成她散文意境美的三要素,她巧妙地将三者融合在一起,并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展现其散文作品中的意境,给读者以韵味无穷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提出的“自我意象”性、“自我价值取向”性和“自我目标对象”性。是一组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极大意义的问题。只有与历史发展的总规律、总方向趋干同步、同一或一致,才是真正具有在科学意义上的一种值得称道的对“理想”的选择。自我意象性是人们主体自身所具有的自我认识的特性。根据自我意象心理学家的创立者、美国著名整形外科医生和心理学家马克思威尔·马尔兹的研究指出,“自我意象”所指的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认识和评价、评估。他形象地将它比喻为每个人心中的一幅“心理蓝图”,一帧“自我肖像”。须知,在主体的心灵里,这幅“蓝图”和“肖像”对人的思想和情感、行为和举止的影响是极大的。如果这个内在的、固有的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水墨画家、词人周逢俊,斋号松韵堂主人,家乡安徽巢湖,现居北京,以山水、花鸟画知名。我与画家素昧平生,但读了他的水墨画和诗词、散文,却犹如旧友重逢,倍感亲切。从他的作品中我读出了类似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和他对家乡山水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眷恋的深情。因此,我用“诗中意境,梦里家山”来概括他的水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朗读,是用声音来传达作品内蕴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朗读,是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朗读,是一门用心来揣摩、用情来表达的声情并茂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浅谈风光摄影的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光摄影是以客观存在的真实景物为创作对象,但又不是对客观景物简单、机械的记录,而是经过作者的选择和取舍,倾注作者主观的感情,去表现山水的气势和神貌,去突出它美的部分和美的瞬间,以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爱,也就是说赋予了作品一定的意境。这种意境,即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使读者或观众通过作品引起联想,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这就是艺术风光摄影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开国上将张爱萍是著名的“军旅诗人”.在半个多世纪的军旅生涯中,他时常用“神来诗作(含词作,下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他虽然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不足两年时间(1949年4月华东军区海军组建,1951年2月调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但作为新中国海军部队的创建人之一,却蕴怀着终生不解的海军情结.这也使他留下了若干首关于海军的诗作.这些诗篇大都是即兴之作,难得进行字句锤炼、格律推敲,或许正缘于此,它们格外鲜活生动、情感真切.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诗作都堪称精品,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不象不是戏,真象不是艺”。这是一句有关戏剧艺术的俗语,但它对诗歌也是适用的。从一些为人们所欣赏的好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用形象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意境,虽然不同程度地具有景真、事真、情真、意真的特点,但它都不是真实生活的翻版,而是一种立足于生活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21世纪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无情曾是真管理”应当逐步让位于情感管理。情感管理是一种立足于人性、人情而实施的一种新管理艺术。在我国,要搞好企业的情感管理必须借鉴和挖掘儒家关于情感中道等丰富的思想资源。儒家的以中道为特色的情感论对企业的情感管理中自我控制情绪、以情用人富于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兴德 《党史博采》2023,(12):25-28
<正>(一)在毛泽东的诸多诗词中,有两首是看了照片,乘兴而写的“题照诗”,一首是1961年2月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另一首是1961年9月9日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在照片上题诗或为照片题诗,俗称题照诗,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的“题画诗”。这是一种诗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画的空白处,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咏叹画面的意境或借机抒发作者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意境之美是中国艺术美感魅力之所在,中国园林文化的核心就是追求意境美。作为中国山水文化景观典范的西湖,其文化与美学研究必须深入到景观意境这一核心价值,但目前缺乏这一课题系统的深入认识。认为,西湖文化的核心美学价值在于艺术点化自然而历史升华的意境山水之美,它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天地人神交融对话、和谐共在的景观意境。  相似文献   

15.
周均平 《理论学刊》2005,(11):111-112
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核心因素。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性关系,因此如何认识情感的特性,如何看待情感在审美中的地位,如何把握情感在审美中的独特作用,就成为衡量审美观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两汉时代,对审美情感特质和独特功用的认识比前人有重大的发展和深化,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更明晰地认识到审美的情感特性并提升了情感在审美中的地位。对诗歌审美本质由“诗言志”,到“情”“志”并举,乃至出现“言情”说萌芽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最有代表性。“诗言志”这一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早在先秦就已提出并被…  相似文献   

16.
昆仑山,宛如巨龙,深情地注视着浩瀚神秘的柴达木盆地:尕斯湖,宛如明镜,无悔地吟诵着湖畔巨变的秀美诗篇。在这生命和情感的“禁区”,青海石油人用智慧和汗水,努力建设高原千万吨级大型油气田,在茫茫戈壁荒滩描绘出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十一五”开局之年,青海油田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线,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创新的发展理念、宽广的发展视野和敏捷的发展思路。在谋求油田持续快速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进发出令人瞩目的四大亮点,为“十一五”时期更好更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认为世界是由气、阴阳、五行、八卦组成的 ,因而中国艺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成长 ,其艺术的审美境界也就具有不同于西方艺术的特点 ,西方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典型”而中国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则是“意境”。阳刚美和阴柔美是意境的美学特征之一。在中国的《周易》哲学里阴阳是一切生成变化的总根源。它们在对立统一之中生变衍化 ,以致无穷 ,由阴阳可以衍化出一组组对立并存的概念 ,刚柔、动静、开合、升降、上下、聚散、黑白、粗细、虚实、曲直、天地、男女、尊卑、父子、夫妇、昼夜、明暗、冷热、……几乎可以无穷地延…  相似文献   

18.
鲁迅《野草》作为散文诗精品,期待着“诗”之研究的深化与突破。《野草》之所以被称为“诗,”关键是它明显具有“诗美”。它的诗美追求主要体现于意象、语言和意境之中,具体表现为荒诞诡谲美、幽婉朦胧美、沉郁悲壮美和瑰丽曼妙美,既有现代文学簇新风貌,又不失传统文学古典神韵。  相似文献   

19.
马立新 《理论学刊》2013,(2):122-126
艺术德性即艺术之于主体特有的陶冶情操、涵养精神、净化心灵、启迪思想等利他价值。在数字艺术系统中,艺术德性的生成经历了三个过程:生活德性和职业德性实现了完美统一,这是数字艺术德性较之原子艺术德性建构的第一个飞跃和质变;互动德性的生成是数字艺术德性的第二个飞跃和质变,它对艺术本体的创造性贡献是在原子艺术真实的基础上开拓出本真真实和虚拟真实两种艺术德性要素,并相应地创生出本真情感和虚拟情感两种新型自由情感;智能德性的获得是数字艺术德性机制建设的第三个飞跃和质变,它为艺术本体贡献了超现实真实这一新型艺术德性构成要素,并创生出超现实自由情感。本真情感、超现实情感和虚拟情感是数字艺术德性特有的三大情感属性,它们共同构成了数字艺术的德性本质——数字德性。  相似文献   

20.
罗杰斯指出:“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惟有学习是重要的。”他把那种不涉及情感的学习称为在瓶颈以上发生的学习,或者“无意义音节的学习”,提出了“真诚、尊重、理解”情感教学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必须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