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家建 《民主》2023,(4):12-13
<正>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数高峰时期近50万人。他们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时代见证者和国际传播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鼓励来华留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但促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国情加深了解的工作做得还不够:一、课程体系规划不完善虽有规定“《中国概况》应当作为来华留学生高等学历教育的必修课”,但主要以讲授中国自然与文化为主,本硕博各学段内容较多重复,时效性不够强,尤其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相关内容未能及时进课堂。  相似文献   

2.
自2010年国家颁布了《留学中国计划》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来,原有的辅导员保姆式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机制已受到了挑战,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现,建立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制对于留学生在华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建立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制需要:建立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定期沟通机制;加强留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留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提高留学生辅导员素质;开设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3.
杨东晓 《党政论坛》2009,(14):40-40
不能告诉中国人 1951年以后的核机密毋庸讳言,苏联对中国的核援助是有相当程度保留的。 一批苏联核专家随1958年来华的P-2型导弹来到中国,在他们来华之前,都接受了严格的限制,规定只能讲授苏联1951年那颗原子弹制造过程和自己专职范围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来华留学生具有"中国故事国际讲述者"的身份优势。基于词汇联想测试及问卷调查,发现"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大都具有较为真实、全面、积极的认识;他们也具有较为强烈的传播中国形象的意愿和动力。国际汉语教育是来华留学生认识中国的重要途径,从多方面促进了中国形象的传播。建议课堂教学要多融入中国故事,注重汉语教师的对外话语方式,重视来华留学生的感知体验,从而更好发挥这些来华留学生"意见领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18世纪来华的法国传教士冯秉正神父,在华40余年,著作颇丰。他受康熙帝命令,曾编译十二卷《中国通史》,奠定了近代欧洲汉学历史研究。他用天文学方法讨论中国上古史纪年,以中国式的证明方式来证伪《竹书》和《路史》,以及他因中国上古史纪年的影响而对《圣经》希腊七十子译本的选择,展示了他独特的学术方法和见解。该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17、18世纪来华传教士和西方学者之间有关上古史论争这一学术盛况。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7)
开展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是我国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维度的重要内涵。从宏观角度分析来华留学生第二课堂建设与开展中国梦教育的辩证关系。从微观角度通过实证调研,探析把中国梦教育融入来华留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策略如下:激发留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中国梦教育的价值取向;丰富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加强中外学生的互动与融入;加大硬件投入,完善保障制度,提升第二课堂的层次与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逐步提升。汉语学习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热潮,中国目前已成为众多国际学生的留学目的地。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来华留学人数逐年攀升,大学建设和教育国际化步伐加快。同时,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管理也遇到了新的挑战:留学生逐步由数量规模的扩大向更具全球竞争力的高质量转变。本文通过对目前来华留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由高校自主决定和安排,教育实践很随意;教育主管部门也未出台指导规范,导致教育内容片面、形式单一;只注重规则教育而忽视理念教育,教育的文化底蕴不足.对开阔来华留学生知华视野、帮助留学生融入中国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来说,法治教育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开展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刻不容缓.在新时代加强来华留学生...  相似文献   

9.
李锋  陈大明 《侨园》2022,(Z1):32-33
<正>进入新时代,来华留学生从数量高增长已经转变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尤其来华研究生教育趋同化是“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来华研究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来华研究生的融入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以期提升来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质量是教育对外开放的生命线。来华研究生教育要牢牢紧抓质量,  相似文献   

10.
西方商风东渐与近代上海商业文化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西方商风的东渐及其对中国商人的影响,是伴随着西方商人来华经商办厂而产生的一种中外经济与文化碰撞交融现象。受其影响而形成的新型商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与变迁的的一个具体反映。在近代中国,上海是西方商风传入最早的城市之一,同时又是外资  相似文献   

11.
1981年、美国著名学者巴尔尼博士应邀来华作两周的学术报告和座谈。他把中国人的土壤和人口问题提高到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看待。他把黄河平均每年流失16亿吨泥沙比做主动脉出血,并大  相似文献   

12.
日益增长的来华留学生群体,亲历一个真实发展的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故事的"他方"讲述与传播者。为此,要注重通过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文化导入与社会实践课程,培养留学生良好的中国认知;借助社交媒体,由留学生尤其是"意见领袖"在国际舞台客观讲述中国故事,借声说话,借筒传音;要积极创新中国故事传播方式,构建多元务实的话语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人刻板印象的内容与结构。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首先获取了来华留学生描述中国人的27个形容词;然后请153名留学生对这些形容词进行评定。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人刻板印象的结构包括热情、能力、负面行为、生活方式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了刻板印象的不同维度与留学生对中国人喜欢程度的关系。本研究还进一步讨论了研究结果同之前结果之间的差异,以及在促进留学生与中国人交流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8,(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为促进我国教育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提供了机遇,同时,也给我国政府和教学机构提出了巨大挑战,由于来华留学人员存在地域、文化和教育背景等差异,对来华留学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必须具备特殊性和创新性,保证来华留学生工作的快速稳健发展。本文深入分析来华留学生的特点,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及特色,探究新形势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科学的管理工作建议,同时比较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与中国学生管理工作的异同性,分析异同性,摸索未来趋同化管理的可能性及面临的困难,全文旨在探索适合现阶段来华留学工作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赵文 《学理论》2012,(27):87-88
利玛窦是明末来华耶稣会传教士中的一员.虽然他来华的目的在于传播天主教,但客观上却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并为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一位学者型传教士,利玛窦在其《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对中国文化从物质、制度到价值、心理层面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评价对于我们今日的文化建设与交流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智友 《各界》2011,(11):86-89
1938年,纳粹德国侵吞奥地利后,掀起新一轮排犹浪潮。犹太人在欧洲面临生存的威胁,开始向世界各地流亡,而中国上海成为其中最重要的流亡地。1939年2月,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提议,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划定犹太人特区,安置逃亡来华的犹太难民。  相似文献   

17.
信息博览     
《侨园》2007,(2)
来华留学生年均增长20%随着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十五”期间(2001—2005),中国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1998年,来华留学人数为4.3万人, 2002年增至8.6万人,到2005年,来华留学人数已达14万余人,涉及190个国家和地区。据了解,目前中国具有接收来华国际学生资格的高等学校达568所,并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相互承认协议。  相似文献   

18.
刘泽凡 《党政论坛》2011,(16):24-24
随着中国崛起,中美两国问的共同利益和分歧也在同时增长。中国处理两国关系的思路也出现转变的信号:管控分歧。中美应妥善处理分歧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7日在会见来华出席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表示,中美应着眼双方共同利益,规划好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2,(1)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软实力的提升,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是对自身母语文化之外的异文化接纳、适应和认可的心理情感,影响到自身留学生涯中学习和生活的融入和适应情况。因此本文从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通过小组工作介入,让来华留学生在丰富的小组活动中体验、理解、接纳和认可中华文化,培养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融入与适应。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8,(11)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随着中国海上实力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的海事学者纷纷来华研习,我国海事类院校留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我们对待海事院校来华留学生日常学习和管理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存大同,求小异"。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好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帮助他们融入校园环境、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与综合素养、完善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真正实现对海事院校来华留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