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海波 《前沿》2011,(9):8-11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主要从两个逻辑维度展开,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意义上的雇佣劳动和剩余劳动。科学的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分析和定位资本家的理论前提。在马克思的视界中,资本家既是不需要为剥削关系负责的剥削者,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劳动者。资本家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他也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家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劳动,不仅推动了社会科技进步,而且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讲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时,学生经常提出资本家的经营管理活动算不算劳动的问题。对此谈一点我们粗浅的认识。任何管理都具有二重性,即不仅具有生产力的属性,而且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资本家所从事的管理也不例外。马克思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在小商品经济条件下,管理不与生产相分离,管理行为与生产行为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曾非常谦虚地谈到,他的理论是继承了黑格尔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科学内容而成的。他的新发现仅仅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就是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理论中最亮的亮点,而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又是这亮点中的重要光源。   当时,马克思创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为了揭露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依据。马克思在提出这一理论时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叙述方法则…  相似文献   

4.
孟范昆 《理论月刊》2001,(12):39-41
本文运用马克思《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和生产性劳动的理论,对现阶段私营经济雇主的管理劳动作了较深刻的分析。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运行的私营经济,决不能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雇主生产性管理劳动的产生,是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和企业规模发展的必然产物。现阶段私营经济雇主的管理劳动是生产性的劳动,在生产中创造价值。雇主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生产中创造更大的价值。雇主在生产性管理劳动中劳动力的支出,也形成价值。因此,现阶段私营经济雇主得到较高的收入,是符合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对象化劳动、资本家的管理劳动、金融资本是否创造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理论面临的三大严峻现实挑战。如何回应这些现实挑战是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对象化劳动不创造剩余价值。混淆劳动质与劳动量是对象化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错误根源。其次,资本家的管理劳动不创造剩余价值。剩余劳动时间必须相对于必要劳动时间才存在,资本家的时间是无法分离出必要劳动时间的自由时间,所以资本家的管理劳动是具有阶级对抗性的自由活动。最后,金融资本不创造剩余价值。金融资本是处于流通领域中的作为资本的商品,金融资本同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无关。金融资本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中州统战》2001,(10):8-8
怎样看待私营企业主的劳动与剥削,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个问题,前人没有碰到过,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对此,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对我们很有借鉴作用: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一部分由资本家作为收入消费,另一部分用作资本或积累起来。”在“收入”下面,马克思专门加了一个脚沣.强调:“收入一词有双重用法:  相似文献   

7.
李秀娟 《前沿》2012,(14):37-39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是异化劳动的根源,批判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主张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扬弃资本和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及社会公正.当前我国在非公经济中工人的劳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异化,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用资本发展生产力带来的.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限制资本对工人的剥削,降低劳动异化带来的风险,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解读,虽然指认了劳动解放在马克思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却遮蔽了其独特的政治哲学意蕴。马克思批判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的劳动概念,既在人的存在的理想性和现实性张力中赋予劳动新的哲学内涵,也在对资本与劳动辩证关系的剖析中,提出了从异化劳动到自由劳动的劳动解放思想。马克思将劳动以及劳动者的解放引入到现代政治事务的反思和批判中,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治观念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谋关系,不仅透视和还原了现代资产阶级政治的现实生活基础,而且开辟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重构政治哲学理论形态的思想道路。  相似文献   

9.
吕国升  刘玢 《前沿》2012,(8):9-1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个人的现实性和人类的历史性对资本家进行了人本主义剖析,指出资本家的现实规定性是异化、历史规定性是创造,资本家在历史上有消极和积极双重作用。对"资本家"诞生和初期发展过程的人本解构,对于我们理解"以人为本"和指导科学发展有很好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特别是大卫·李嘉图在研究经济制度时,提出了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精辟观点,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不懂得劳动力和劳动的区别,因而不能解决价值的实体、源泉和如何确定价值量等问题,更不能正确回答在等价交换的条件下,资本家的利润从何而来的问题。马克思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事业。他首先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说,这“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