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凡文人,总爱给自己的书房、画室取名,或铭志,或寄情,或言理,或赋义,大多个性鲜明、意味无穷.十发先生的画斋,曾有“步鲸楼”、“不教一日之闲过之斋”、“修竹远山楼”等雅名.近日,在他的客厅,稍事坐定后,先生用他软软的松江方言说:“我现在的画室叫‘三釜书屋’.”见我有些惊讶,先生便拿起笔来,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这四个字.釜,古代炊事用具,如今日之锅.此意与文、与画、与书,均不相干.“三釜之屋”可称之“三锅之屋”.先生何以给自己的画室起这样不雅之名?他笑而释道:‘三釜’,意即国家、集体、个人这三家.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特别要提醒自己,凡事不能只顾自己,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三锅水要端平.”  相似文献   

2.
袁浩 《党政论坛》2013,(3):64-64
一是人才变“奴才”。大凡人才一般都有独特的爪.陛,倘若领导干部认为其“不听话”、“不合群”,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冷落、压制甚至打击人才,极易使人才奴性化。由“谔谔之士”变身“诺诺之徒”,以领导的思想为思想,以领导的意见为圣旨,从而彻底丧失独立思考、创新进取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纵观历史,大凡“君主”谢世之时,素有争权夺位之乱,却鲜有互敬互让之和,臣僚间乃至骨肉间均如此,概莫能外。然而,1928年6月,日本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后,张学良与张作相互  相似文献   

4.
《大公报》是解放前我国最大的民间报纸,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大公报》对“新闻自由”提出一系列观点,并为之进行不懈的追求。民主世纪的大梁——“新闻自由”《大公报》说:“大凡人类愈得不到什么,很自然的便愈想念它,憧憬它,有时甚至哄骗自己,装着已有了它。”“今有一个举世可望而不可即的愿望”,“然而它比  相似文献   

5.
史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大臣:“天下何人快活?”群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言功成名就者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快活,有言富甲天下者快活……朱元璋听后脸露不悦之色,沉默片刻,一个叫万钢的答道:“畏法度者快活!”朱元璋顿时大悦,夸其“甚独”。万钢虽早已作古,然而,他所说的“畏法度者快活”于今人仍有所启迪,尤其对于领导干部。大凡畏法度者,必不肯违犯法度,干见不得人的勾当,也就用不着整天提心吊胆,害怕半夜鬼敲门,更用不着担心东窗事发后坐牢被、掉脑袋。没有了这些费心劳神的忧愁,自然活得洒脱快活,正所谓心底无私天…  相似文献   

6.
李广春 《瞭望》2020,(4):58-58
“中国四大名园”的扬州个园闻名遐迩,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巧夺天工的艺术价值、以假乱真的叠石技术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可是200多年前的个园主人怎么也想不到,他自鸣得意“以竹胜”的个园,真正让人脑洞大开、兴趣盎然的竟是“四季假山”。个园不大,但很精巧。主人用笋石、太湖石、黄石、宣石,借助天然地势,营造出春夏秋冬人间四季景色。大凡外地来过个园的,都对其赞不绝口,本地人也都以此为荣。  相似文献   

7.
对于那些嗜书成癖的人,古人有“书痴”、“书淫”之称;而对于周叔弢先生来说,绝不仅仅是爱书如命而已。他终其一生,汲汲于图书文物的收藏,既不图一时之快,更“不为一已之私”;他孜孜以求的,是为抢救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使其“浪迹海外”。从倾注了他毕生心血的图书文物上,我们感受到的是怎样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啊!  相似文献   

8.
说“政绩”     
何谓政绩?简单地说,就是指领导干部在其任期内所做出的成绩。因此,人们常常会根据某位领导在任职期间的工作实绩,对他作出种种评价:或曰“政绩显著”,或曰“政绩平平”,直至毫无“政绩”可言。所以,在考察任用干部时,要遵循着这么一个原则:看政绩用人。 其实,“看政绩用人”并非今天才有。在古代,大凡有所作为的政治家,均讲究考绩知贤,论功应用。汉武帝说,识别人才的捷径就在于考察功效,只要明察其功效,真才就不会被埋没,而那些巧言善辩者也  相似文献   

9.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古代大凡有作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史学家无不“究天人之际”。司马迁“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的精神流芳千古 ;张载“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气魄倾倒古今无数有识之士 ;邵雍的“学不际天人 ,不足以谓之学”的直白更是道出了中国学人的崇高价值追求。古代有识之士为什么要用自己毕生的精力“究天人之际”呢 ?笔者认为 ,他们的为学和人生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天人合一”的宏大理想或为了达到“天人合一”的至真、至善、至美境界。  一、儒家“天人合一”的崇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桂林市东江市场附近自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无证经营、非法行医市场,庸医之多、药材之广、看病人之众,令人触目惊心。 在一处写有“秦师傅之命下山,免费为民看病”的标语前,记者与一名蓄着花白胡须的“神医”聊了起来。他告诉记者,为病人看病,只要给他一点生活费就行,因而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令记者感到惊奇的是,他的药摊前竟无一味药。“神医”看出记者的疑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知识分子被称为“士”。而大凡可以称为“士”的人,多少总有点怪脾气,比如说清高、自负、忠义、信实等等。自然也有并不如此的。由这些怪脾气,便又产生了一系列士的行为准则,比如“士为知已者死”,“士可杀不可辱”,等等。由于这原因,世人便相应产生了对待士的不同态度和方法。善者焉如“礼贤下士”,不善者象汉高祖刘邦,对来访的“士”摆臭架子,在那里洗脚,甚至往“士”的帽子里撒尿,当然,刘邦后来还是重士的,所以他得了天下。今天,到处都讲重视知识分子,我们的思想工作也改变了过去一味批评的态度,提出了“淡化人的缺点,强化人的优点”的口号,其实也就是对“士”  相似文献   

12.
鲁兵 《各界》2013,(10):67-70
大凡上了岁数的上海人都还记得在新中国成立前,上海滩上的“美丽牌”香烟闻名全国,其牌子的商标头像传说是一位美女许秋韵,开国大典后“美丽牌”香烟便销声匿迹了。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牌香烟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许秋韵是不是美丽牌香烟的模特,笔者无法查证,这不是此丈考证的初衷,笔者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杀害许秋韵的凶手究竟是谁?为何他要杀害上海滩的美女名花。  相似文献   

13.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朴素的辩证唯物论哲学家、宋明气学重要开创者张载的语录。当代中国舆论界出现“四为句”热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社会现象。对“四为句”理解的重点难点是如何理解“为天地立心”的内涵。这应从他的“太虚即气”“太虚者天之实……太虚者心之实”的辩证气本论,从他对佛教的“以心为法、以空为本”和老子的“无中生有、以无为为道”的批判,以及从他为复兴儒学而建立朴素的辩证唯物的哲学基础去理解“为天地立心”的内涵。解读“为往圣继绝学”旨在继承和发扬儒家的道统,以阐扬他的新儒家理论。儒家道统论有明显的宗派性、狭隘性和保守性。张载无历史进化的观念,他的“法三代”复古历史观与“继绝学”圣人文化观是完全一致的。他的理想社会只是“三代之礼”的社会。张载思想存在着两重性:即在朴素的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认识论上“勇于造道”与他在社会历史观和政治文化观上的复古守旧之间存在着矛盾。他的“继绝学”的圣人文化观和“法三代”的复古历史观应当被摒弃,但他为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志向和担当精神值得提倡与发扬。  相似文献   

14.
韩静怡  卢朵宝 《侨园》2006,(4):32-33
他,收藏界无人不晓,家中却无众多藏品示人;他至今未娶,却号称有“三千佳丽藏后宫”;有人用“家财万贯,身无分文”评价他;藏族同胞用“西藏神鹫”来赞颂他……一个春意盎然的下午,笔者来到中国藏家研究中心,聆听这位“雪域之子”的收藏传奇。  相似文献   

15.
沈栖 《瞭望》2002,(25)
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问题在我国争论了很久,至今仍没有一个定论。然而,双方论者都承认,大凡人都会有“小恶”,即无损“大节”、不涉“本质”的低级的行为过失和微小的道德瑕疵。先哲有言:“不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因为忽视、小觑乃至放纵“小恶”,久而久之,就会铸成人生“大错”。一个人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干部从廉洁走向腐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化过程,而量变的源头,无一不是“小恶”。作为我党的一项严峻任务,反腐败委实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但本文所议的“为官不纵‘小恶’”的小话题也不失其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史记》载,汉“飞将军”李广,“讷口少言”,“口不能道辞”,简直象个质朴的乡下人。但是,他却能统帅千军万马,所向披靡,屡建奇功。他,清廉正直,关怀士卒,“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他领二千石的俸禄达四十多年,但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事”;特别是,“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以至“咸乐为之死”。他死后,“一军皆哭”,老百姓也“无老壮皆为垂涕”。司马迁在  相似文献   

17.
曹操与人才     
曹操是东汉未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对人才问题,他认为:“天地间,人为贵。”“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针对两汉在选官上存在的以“德行”、“孝义”为先,“任人为亲”,不重才能的弊端,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在人才的使用上,他更是表现了政治家的胸襟和气魄,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论编辑写作     
编辑常被人认为是耍笔杆子的,言外之意,此人是能写的,或者说是有能写的功底的。在进编辑部或出版社之前,编辑大凡都有几篇像样的文章作荐本,但奇怪的是,进了最近水的“楼台”之后,反而往往不再“得月”了,甚至一字不写。编辑是一种很消磨人的锐气的职业,它的消磨是一日一日、不现形的。除非天份极好、控制力极强的人,谁也不免被它改造成专替人“做嫁衣裳”的“缝补匠”。所以,自救之道,也为了做一个更好的编辑,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倡编辑勤于写作。  相似文献   

19.
杜威通过揭示康德如何从“启蒙运动的儿子”走向“与启蒙运动决裂”,以及法国哲学与英美经验论哲学的不足,奠定了其心仪中国哲学的思想基础.他评说了中西道德哲学的不同流派,在哲学和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上,他的观点多有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相通之处.他看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味儿”或“中国特点”,提出了“两个适应”的理论,即:使古老的中国观念“适应现代的情况”,使西方思想的精华“适应中国的情况”.他从老子和孔子的哲学中发现了为世界上其他民族所不及的精神品格,强烈谴责西方列强向中国转移其社会危机,以中国的人生哲学为“救世之灵药”.他说中国哲学更多地把大自然“当作娱心悦目的事物看”,以及他所提出的“像中国人那样思考”的主张,是后来诺斯罗普关于中国哲学审美特征之研究、公正的世界秩序之建立应引进中国价值观的先声.  相似文献   

20.
李辉 《各界》2012,(10)
阎锡山在台北阳明山建窑洞寄托思乡之情,他墓地上一个巨大的“中”字,体现他“中”的哲学观。中立、自治是他执政山西获得成功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