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1986年2月科拉松·阿基诺出任菲律宾新总统,费南尔德·马科斯被迫流亡夏威夷。马科斯长达二十年的强权统治从此结束,菲律宾历史展开了新的一页。诚然,科拉松·阿基诺之出任总统,是在反对派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托庇其被害丈夫尼雷·阿基诺的威信,才得其然。科·阿基诺自己也承认,她是临时支撑局面,只是一位过渡时期的总统。国际上,最初对家庭主妇出身的阿基诺,能否胜任总统一职也普  相似文献   

2.
1986年2月,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就任菲律宾共和国总统。她执政后,在实现“国民和解”,制定新宪法,恢复民主,稳定政局的同时,制定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政策。经过两年的努力,菲律宾经济开始走上复苏之路。 科·阿基诺就任前的经济形势 科·阿基诺总统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政策是针对菲律宾经济濒临崩溃的形势提出来的。 菲律宾是一个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的国家,历史上曾长期受西方殖民者统治。在殖民者统治菲律宾的几百年间,殖民政权  相似文献   

3.
1946年7月4日,当美国殖民主义势力交出菲律宾的主权时,菲律宾共和国(Republic ofthe Philippines)便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而成立了。从1972年到1986年,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总统的独裁统治取代了美国式的民主。科拉松·阿基诺(CorazonAquino)总统恢复了民主政体,而菲德尔·拉莫斯(Fidel Ramos)在1992年5月的大选之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去年12月1日发生了自科·阿基诺就任总统以来的第六次未遂政变。这次政变规模广,时日长,伤亡重,影响大。政变原因相当复杂,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科·阿基诺现在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应付国内反对派和美国要她提前进行总统选举的压力。菲政局动荡不安,科·阿基诺有任职到期满、提前下台或被军事政变推翻的可能,前景很难预料。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菲德尔·拉莫斯总统于1992年6月30日执政伊始,就对国内经济发展政策作了调整.同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令人注目的经济改革措施.本文拟就拉莫斯政府经济政策调整改革的背景、措施及其效果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小资料     
《东南亚》1996,(3)
马来西亚本届政府内阁名录菲律宾本届政府内阁名单总理兼内政部长马哈蒂尔·穆罕默德总统菲德尔·拉莫斯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安瓦尔·易卜拉欣副总统何塞夫·埃斯特拉达农业部长苏莱曼·达乌德农业部部长萨尔瓦多·埃斯库德罗国防部长赛义德·哈米德·阿尔巴国防部部长雷纳托·德·维拉教育部长纳吉布·敦·拉扎克经济计划部部长塞利托·哈比托能源、交通和通讯部长廖莫宜教育和文化部部长里卡多·格罗里亚外交部长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能源部部长弗兰酉斯科·维雷住房和地方政府部长陈祖排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部长维克多·拉莫斯人力资源部…  相似文献   

7.
临政许诺实现真正的土地改革是菲律宾科·阿基诺与劳雷尔联合竞选总统时打出的最动人心弦的旗帜。借鉴马科斯土改方案实行过程中的反面教训,科·阿基诺在棉兰老达沃市所作的演说中表示,一旦她当政,将实现土地改革的两个最基本的目标:提高生产力;实现土地利益与土地所有权的平均分配。土地改革包括种植经济作物的农田与无地农民,“耕者有  相似文献   

8.
科·阿基诺政府自1986年2月上台以来,已经将近两年了。在这期间,科·阿基诺政府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过什么困难,原因何在,今后将会怎样,这些都是举世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些概括的介绍和分析。 一  相似文献   

9.
拉莫斯于1992年6月23日当选为菲律宾共和国第8任总统后,把廉政建设作为行政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着重对拉莫斯政府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特点,拉莫斯政府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粗浅分析。 一 菲律宾人民在经受了马科斯长达20余年的专制统治,又度过了阿基诺夫人执政期间一连串军事政变、动乱而引起的社会混乱之后,急切希望有一个吏治清明、为政廉洁的政府来很好地管理社会,缩短与周边国家的发展距离,帮助百姓迅速摆脱贫穷。1992年大选,拉莫斯仅以23%的微弱多数入主马拉卡南宫,是菲律宾共和国历史上得票数最少的一个总统,他所在的以沙力量党在国会中的席位也不多,拉莫斯政权并不是稳固的。拉莫斯为了巩固其政权,  相似文献   

10.
浅论科拉松·阿基诺夫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拉松·阿基诺在1986—1992年任菲律宾总统。她是菲律宾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统.在1986年2月的菲律宾大选中,前总统马科斯被迫下台,出走美国,科拉松·阿基诺成为这个国家的第7任总统。回顾阿基诺夫人执政的6年,菲律宾可谓风云迭起——军事政变、地震、火山、洪水……,但这位女总统经受住了风风雨雨的严峻考验,以她坚强的意志,干练的作风和坚定的步伐,领导菲律宾朝着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1989,(4)
1986年2月22日,正当菲律宾反对党发动的反对马科斯独裁统治的斗争日益尖锐时,马科斯政府的国防部长恩里莱和副总参谋长拉莫斯发动兵变,宣布脱离马科斯,支持反对党领袖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兵变的发生,使斗争迅速白热化。四天以后,马科斯仓惶出逃,政权更迭以和平方式实现了(菲律宾人民把这一事件叫做“二月革命”)。耐人寻味的是恩里莱、拉莫斯等人身居要职,都是马科斯的亲信,军队又一向听命于马科斯,是马科斯政权的重要支柱,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倒转枪口发动兵变?如何看待这场兵变?这是研究菲律宾“二月革命”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1960年斯里兰卡(原名锡兰)女总理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问鼎权力宝座开始,亚洲先后出现了10位女首脑.这些女首脑在政坛上建功立业,数尽风流.然而,其参政经历和方式异于男性领导人,甚至异于其他女性领导人,展示了相当独特的家庭妇女主政的风采,体现了本地区"水"文化特征的,当属前任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和现任印度尼西亚总统梅加瓦蒂·苏加诺·帕特丽.  相似文献   

13.
约瑟·曼努埃尔·拉莫斯·霍尔塔(Jose Manuel Ramos Horta)是1975—1999年印度尼西亚占领期间东帝汶抵抗运动的对外代表。东帝汶被占领期间他在澳大利亚,把独立东帝汶革命阵线(Fretilin)的问题提交给联合国进行讨论,积极和坚持不懈地宣扬  相似文献   

14.
1987年7月22日,非律宾新国会开会的前五天,科拉松·阿基诺总统签署了行政令229号,颁布了一项全面土地改革方案政令,从而揭开了以科拉松总统为首的菲律宾新政府即将要进行的一场新的土地改革的序幕。与过去政府把士地改革仅限于稻米地和玉米地不同,新土地改革法几乎包括了所有公地和私地。但是,科拉松总统把确定土地所有者可以保留的土地限额以及何种农地将首先或放后进行土改这两个最引起争执的问题留给国会(新届国会在7月27日召开第  相似文献   

15.
从1960年斯里兰卡 (原名锡兰 )女总理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问鼎权力宝座开始 ,亚洲先后出现了10位女首脑。这些女首脑在政坛上建功立业 ,数尽风流。然而 ,其参政经历和方式异于男性领导人 ,甚至异于其他女性领导人 ,展示了相当独特的家庭妇女主政的风采 ,体现了本地区“水”文化特征的 ,当属前任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和现任印度尼西亚总统梅加瓦蒂·苏加诺·帕特丽。跨越鸿沟从常人的眼光看 ,从通行世界的妇女理论看 ,家庭妇女与总统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家庭妇女是男权社会建构 ,并让其处于不平等地位的社会性别角色 ,是…  相似文献   

16.
时间 1997年11月25日 地点 加拿大西部城市温哥华 参加成员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克林顿、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韩国总统金泳三、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新西兰总理博尔格、菲律宾总统拉莫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泰国总理川·立派、文莱苏丹博尔基亚、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智利总统弗雷、墨西哥总统塞迪略、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朱利亚斯·陈等16个主权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中国香港行政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和中国台北代表辜振甫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1992年11月24日,菲律宾总统菲德尔·拉莫斯与美国驻菲大使理查德·所罗门参加了苏比克湾海军基地移交仪式。随之,最后一批美军撤离了苏比克湾海军基地,结束了美国在菲律宾将近一个世纪的军事存在。菲律宾人迎来了希冀已久的独立自主的后美军基地时代。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是东盟的一个重要的成员国,今年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将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的苏比克湾举行。1992年拉莫斯总统执政后,菲律宾对外政策有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新定位与美国的关系;二是把发展与亚洲邻国的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重点;三是更加强调对外政策要直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政治·外交 2·9,印尼总统苏哈托会见中国政协代表团团长谷牧和代表团的主要成员。 2·12,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总统府会见并宴请了访新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及其一行。 2·18,李鹏总理、万里委员长分别会见了菲律宾外长罗伯特·罗慕洛,钱其琛外长同他会谈。李鹏表示,期待拉莫斯总统对中国的正式访问。 3·1,国家主席杨尚昆会见泰国外长巴颂·顺里西。杨主席说,近年来中泰关系有了很大发展,这对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李鹏总理在会见巴颂时重申了中国对柬埔寨问题的原则和立场,并表示中国欢迎和支持泰国、东盟及有关国家旨在推动柬和平进程、实施巴黎协定的一切努力。 4·19—21,国家主席江泽民,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国务院总理李鹏分别会见了新加坡总理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经济一贩不振,人称“亚洲病夫”,科·阿基诺夫人执政六年也未最终扭转局面。1992年拉莫斯当选总统后,采取放宽外资政策,鼓励出口产业,实行国有企业私营化,刺激私人经济发展,大力扩建电厂,压缩财政开支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菲律宾经济初步摆脱了“滞胀”困境。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仅为1.3%,1995年已提高到5.7%。亚洲开发银行认为,目前“复苏的气氛已遍布菲律宾经济的所有部门”。 鉴于上述形势,菲律宾政府提出,今后几年国民经济实现每年7—8%的持续增长,2000年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000美元的目标,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