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禹 《法制与社会》2012,(29):218-219
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也是古希腊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首先阐述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概念的内涵,即幸福就是至善,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需要遵循中道原则;其次分析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观的论证,即从目的、功能、实践三个方面论证了幸福观;最后论证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对于我们构建新时期下的幸福观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在政治学、经济学、国家战略、人的情感生活方面因为失去"中道"而导致的不良后果。论述了保持"中道"思想的重要性,认为"中道"包含着适度和理性,在选择中要做到"中道"。  相似文献   

3.
麦金太尔出版《德性之后》一书后,德性伦理学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现代德性伦理学重归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简单回归,抑或是基于新的道德问题进行的理论重构?麦金太尔虽然对亚氏德性观多有继承,但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时代特性对亚里士多德德性观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低下一直是近年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讨论甚多甚广,但一直没有得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认为西方美德伦理学在道德本质的认知上,高扬道德的主体性;在道德人格的培养过程中,注重道德人格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恰恰切中了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内在原因。由德性伦理学带来的西方品格教育,更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核心价值目标的制定带来了可借鉴的经验,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道德教育方面,荀子重视道德的修炼和养成,重视社会环境对个体的道德形成的重要影响,并形成了各种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其原则,其中"善假于物"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立法法理学是针对传统司法法理学而提出的研究立法的新的理论进路,法律及其与政治的关系是理解立法法理学内在逻辑的核心链条。自由是立法法理学的微观基础,政治的环境则是其宏观背景。立法法理学应当在实践哲学的框架内进行把握,即一方面要重视实践理性在立法过程中的作用,使立法者遵循立法法理学的原则、遵守立法者的义务;另一方面则要认识到德性标准在选举立法者中的重要地位,重视立法者自身德性的培养,特别是立法智慧的培养。前者是“规则主义”的立法法理学,后者则是德性主义的立法法理学,二者共同构成立法法理学的完整图貌,不可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7.
要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制度行为的道德性问题 ,就必须在政府制度的一切行为中贯彻落实必要的伦理精神 ,使政府的所有制度行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合目的性要求 ;明确政府制度行为的道德原则 ;建立规范政府行为的道德保障系统 ,以便从外在着手制约政府行为中的不道德现象 ;构建政府制度行为的道德理性必须实施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8.
窗体顶端——浅析道德作用"软弱"的根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原则,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原则。道德不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善者的善行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道德行为与个人利益的巨大冲突,这是道德作用"软弱"的根本原因。人具有双重生命、双重需要,所以道德具有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这双重基础。道德建设既要加强道德教育,又要遵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道德行为也是一种利益创造,所以善者的善行得到的回报应高于其投入。  相似文献   

9.
德性"自盈"是中国文化对个体自我体认的最基本的评语.而一切人生理想的诉求都集中于自我德行的外溢,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对人性自我意识的过分乐观.因此,这种基于德感意识的人性体认,缺乏追寻彼岸超越精神的动力,也带来了个体精神生活的乐感取向,从而导致了道德泛化和去道德化等诸多道德教育困境;而对人性体认建立在罪感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却孕育了具有超越之爱感的道德教育.所以,中国道德教育必须从狭隘的本土化思维框架中走出来,通过再思中西不同的人性体认,促进爱感的生成,承担培养爱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长于灌输应该如何生活的理由,却拙于阐述"为何应该"。公民道德的反身价值是对"为何应该"的理性思考,也是公民道德教育必须予以重视的一般原理性问题。一个能对社会产生德性影响的公民一定是一个幸福、富有责任感的公民,而这样的公民也必然需要反身价值的支撑和保护。为此,学校道德教育需突显公民道德的反身价值,以此增强公民道德对公民的内在吸引力和对社会的精神导引力。  相似文献   

11.
“全面主义”又称“形式主义”,是20世纪中后期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重要学派,主要有指令式的道德观、情绪主义的道德观、存在主义道德观和行为准则道德观。“全面主义”重视对道德教育基本概念的分析,主张以形式而非内容特征界定道德和道德判断,强调学生对道德推理过程的理解和道德推理的技能技巧的培养,反对单纯灌输道德内容,认为对人类共有的基本道德价值的探寻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坚持道德教育的中立立场。  相似文献   

12.
中庸亦被称为中行、中道,它源自于上古的尚中思想,经孔子成为儒家思想重要思想概念,至《中庸》已经形成一套精细完备的思想体系。中庸思想要求人们以礼和义为原则,在待人处事等方面时时处处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但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少之又少,在得不到中行者相交时,我们也绝对不能像乡愿之流那样无原则的生活,至少要如狂者和狷者那样有原则的处世。  相似文献   

13.
论教学德性     
教学德性是教学主体为了实现教学生活之幸福或在谋求幸福教学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凝聚而成的卓越的教学品质或精神品质,它具有个体性与社会性、相对稳定性与动态生成性、为他性与为我性等基本特征.教学德性既不同于教学道德,也有别于德性教学、德性知识,它在幸福教学生活构建、教学行为规约以及学生德性教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健康心灵和良好德性是互促互进的,对个体健康成长来说,二者缺一不可.关注心灵健康与德性成长,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最为重要的任务和使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儿童的心理与道德问题日益增多和日趋严重,与我们对其心灵健康与德性成长关注不够有关.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坚信在培养健康心灵和塑造良好德性方面,教育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而且要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心态去引导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确立人生的目标,过有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陈融 《政法论丛》2012,(3):112-116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允诺就是允诺人为自己设定的法律,守约是一个人在自然法下的道德义务。道德行为的目的决定行为的实质或定义,并进而决定此行为的义务范围。而道德行为的最终目的是当事人试图践行的两种德性:慷慨的德性或交换正义的德性。托马斯·阿奎那实现了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承继和超越,二者共同为民法法系“原因理论”提供哲理基础,并弥补了近现代及当代合同法理论在对合同效力解释力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精神道德危机,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危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从介绍全球复兴道德教育的浪潮入手,认为工业社会对科技的片面强调、对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过分张扬及由此导致的学校德育的不断弱化是当前全球社会和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的剖析,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多元文化冲击,对青年学生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将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必须将道德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就此提出深层次看法。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详细的阐述了行为观。亚里士多德认为,行为是人品质完满实现获得德性的方式。一个人的行为怎么样,他的品质就怎么样。亚里士多德把行为分为意愿行为和违反意愿的行为,对应称赞、惩罚、原谅和怜悯。  相似文献   

18.
莫红征 《法制与经济》2009,(20):128-129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精神道德危机”,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危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从介绍全球“复兴道德教育”的浪潮入手,认为工业社会对科技的片面强调、对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过分张扬及由此导致的学校德育的不断弱化是当前全球社会和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的剖析,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多元文化冲击,对青年学生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将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必须将道德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就此提出深层次看法。  相似文献   

19.
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人的主体性在道德活动中的具体化,构成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包括为“我”性、求善性、内在超越性、自由意志性、自我约束性。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教育和受教育通过以道德化为中介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德性自我建构的活动。主体道德教育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它以教育和受教育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以民主、平等的教育关系为保证,关注个体的需要,以培养生活中的道德主体为根本。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时期的人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重视统治者对智慧的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浸透着对法律的推崇。但二者都是都是强调理性的作用,只是通过不同的治理手段而达到理性的目的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