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编辑部里陈列着我们杂志20年来的合订本,偶然掀开一页,常常看到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会有的笑容和表情,偶尔还会发现几张斑驳泛黄的、出自老编辑之手的字条,于是80年代的气息夹着尘土的味道扑面而来,我们仿佛回到多姿多彩的年代,而在此之前,我们天真得以为我们已将这段历史忘记。我们没有将这段历史忘记,我们曾记载了人们的欢歌、笑语、灾难、惶惑。我们没有将这段历史忘记,我们的记者、我们的杂志在这段历史里生存、发展、转变、调整,刊名也从最初的《中国建设》,改为《现代中国》,最后改为《今日中国》。我们没有将这段历史忘记…  相似文献   

2.
刘建林 《台声》2013,(5):61-62
不少历史上的人物,在游玩时吟诗作画,或抒发心情,或感叹世态,然后将诗词、绘画刻在石碑、石门或建筑物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雕刻字迹已模糊、画已不清楚。但是,我们从那斑驳的迹象中,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能体察列有血有肉的古代人。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大多会看见这些残缺的、透着沧桑的诗词画作,听导游讲着背后的故事,这样一来,我们就熟悉了不少古人。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部生活》2010,(9):10-15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 历史是民族的年轮,记忆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65车前的抗日战争,作为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而载入史册;65年后再回首,我们看到,最可宝贵的就是那浴血重生的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4.
回顾过去的40年,我们看到一幅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每一段往事、每一处风景,都会令我们驻足深思。40年的历史不论怎样繁复,都有着一条明晰的主题或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了这个主题,我们就既可以理解过去,也可以把握现在,还可以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5.
一、人类历史的脚步匆匆,眨眼间,共和国就走过了60年的历程。然而,在这60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我们看到的是:新中国的伟大事业波澜壮阔,中华民族的辉煌业绩光照千秋。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对此无不感到无比的自豪!  相似文献   

6.
论邓小平历史机遇思想的哲学意义庞元正历史机遇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又是其哲学思想的独有特色。邓小平同志不是在一般理论意义上而是从战略高度来研究历史机遇问题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他对历史机遇问题的有关分析,又是...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流动的,从历史看,某一文化事项,很难自始至终都被某个民族所持有。从饮食文化里,更容易看到各民族间、各阶层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涮羊肉成为今天北京著名的地方菜,其隐秘的历史,既让我们看到当代文化研究者所关心的"传统的发明",又让我们看到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当代中华文化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40年,是中国书写奇迹的40年。我们亲历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事业大发展。我们不仅看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也看到了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在汹涌澎湃的文明海洋上,撷取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创建文明城市的几朵浪花,展示文明成果,交流创建经验,领悟40年变化,体会获得感……然后抬起头,迎接又一个40年——  相似文献   

9.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谈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问题宾长初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气氛非常活跃,出版了一批具有新思想、新观点的学术著作.也发表了不少很有见地的学术论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近代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趋向.其中最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学习西方与近代化赵颂尧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受侵略遭奴役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学习西方探求救国真理的求索史,还是一部中国人民为实现近代化而斗争的奋斗史。透过一百余年的五彩缤纷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程之坎坷、寻求救国...  相似文献   

11.
增强中化民族凝聚力的新活力卜鼎焕中华民族凝聚力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前进、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强盛,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民族凝聚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今天。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民...  相似文献   

12.
读者信箱     
本人对贵刊甚为满意,因为贵刊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历史文化知识,使我们身在异乡的中国人认识和了解现时及古时的中国,不会忘记我们中华民族现时及远古的辉煌历史。看到现时中国的进步,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相似文献   

13.
“一代市长抓建设,二代市长抓管理,三代市长抓经营。”这不是什么酒余饭后的闲谈,而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真实历史路径。深圳王志纲工作室创办人,著名城市包装专家王志纲这样诠释城市发展的历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城市,上面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全凭领袖一句话;八九十年代,各个城市争先恐后,公关活动大行其道,市容越来越漂亮,但也越来越乏味;进入新世纪以后,百家争鸣,千帆竞进,各自寻找航海图。城市自我意识开始苏醒。”毋庸置疑,在我们细数曾经听到或看到过的一些城市的独特之时,中国的许多城市已在我们不经意间进入了包装时代,或者说,品牌时代。  相似文献   

14.
关于法律本源的思考沈晓铮法律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这一点已无需再去论证。因为,透过法律我们可以看到对历史的回忆和思考,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法律作为最高的理性,凝聚了一个社会的良知和情感,是一种社会最鲜明的智慧体现。于是,引导中国人民毅然决...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政策瞭望》2008,(7):1-1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87年,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87年,是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相似文献   

16.
张松斌  曹新广 《前进》2010,(4):34-37
当我们走进中国革命的历史隧道,探寻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轨迹,就不难发现,有一个影响着中国农村发展半个多世纪的小山村,或独领风骚,或崎岖坎坷,走过了60多年辉煌历程。她就是山西省平顺县的西沟村。  相似文献   

17.
《安南志略》是元代安南人黎崱写的一本越南历史著作,从这部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南与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历史渊源关系、文化渊源关系、民族源流关系,还可以看到,黎崱力图要摆脱安南与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历史渊源关系、文化渊源关系、民族源流关系的矛盾与纠结。  相似文献   

18.
李君如 《人权》2008,(5):2-5
在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的人权事业获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形成了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成功经验。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的中国,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已经更高地举起了人民民主的旗帜,人权事业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胡苏平 《前进》2009,(10):8-10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旗帜、基础和根本,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在充分肯定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必须以历史的眼光、前瞻的思维、开放的胸襟、科学的态度,在积极应对挑战中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2,(3):40-43
回顾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一贯倡导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要善于运用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