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句俗话说得好,“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其实不只是水,按人的自然本性,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也是要“往低处”走的。人在路上,上坡下坡,自然喜欢下坡;顺水逆水,自然选择顺水。推而广之,工作生活中,轻与重,若与乐,辛劳与闲逸,平稳与险阻,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老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反映出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样还有一句老话“士为知己者死”,也反映出人才可以为“知己”奉献一切,那么国有企业如何才能做人才的“知己”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北美是近十年来华人移民的新中心 中国有句谚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它正好适用于形容今天东南亚各地区华人的心态。他们中不少人已经离开或正在设法离开居住多年的地方,向北美、澳大利亚和西欧等发达国家转移,其中,以移向北美的最多。 1980年美国有华人81.2万,据统计,1985~1990年美国接纳香港、台湾、大陆移民平均  相似文献   

4.
人往低处走     
孙睿 《中国减灾》2011,(6X):41-41
<正>人往高处走,是人生追求。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人往低处走,不是比谁更低,而是种心态:低调。低调,是自然、平和、不争,但不能是为了低而低,故意太低,就是造作。低调,不是无为,是不显摆。靠谱的都低调,忽悠的才高调;靠了谱,又何必忽悠?  相似文献   

5.
“信访工作就是在做人的工作,人是讲感情的,有了感情就容易沟通。要设身处地为信访群众着想,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有时候,一声问候、一个笑脸、一腔热情,就可能避免矛盾激化,就可以让信访群众看到希望。”这样一段极富人情味的言辞,出自高层领导之口,便显得意义非同寻常。因此,盛华仁副委员长在加强和改进人大信访工作座谈会上所说的这番话,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经媒体转引,更是在人大系统引起强烈反响。对上访者而言,这段话更像是个福音,它所透射出来的浓郁的人文精神,让人们体味到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对百姓的关爱,对信访工作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客家人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俗语也许可以用来解释客家人为什么喜欢不断地迁徙。客家人到了海外之后,还会不断地迁徙,促使他们不断地迁徙的原因固然很多,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动因。在目前的台湾,有大量的印尼客家新娘,她们为什么要像父辈那样,再一次跋山涉水,移民台湾?她们追求什么?她们在台湾的生活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7.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某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遇到的障碍和干扰,致使他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一种情绪状态。挫折,是在否定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状况下产生,即由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引起。挫折传递给人的是不良的情绪体验。它使人烦恼、痛苦,甚至绝望。但是,对待挫折的态度可以扭转“乾坤”。如果一个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悲观绝望,那么挫折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相反一个人能正确地面对挫折,那么挫折对于他来说无异于是一笔财富。初中生挫折感强,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弱,容易被挫折“弄晕”,使自己陷入悲观绝望中。…  相似文献   

8.
《上海支部生活》2018,(7):11-11
务必把一段完整的话一次性发送。如果一句句地看,不但效率低,也容易找不到重点。 重要的消息请打草稿,至少不要有错别字。微信沟通类似书面沟通,太过口语化、错别字满屏,会降低沟通效率。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初,一个在柏林洪堡大学就读的小伙子,经常因为要筹措学费而外出打工,那年的暑假,他来到一家成立没几年的玩具作坊里当会计. 玩具作坊的老板是一个非常严格和苛刻的人,他希望自己的每个员工都是最勤劳的人,最好一天到晚都不断地工作,连洗手间都不要去,可是哪怕如此,作坊效益依旧很不好,而且问题不断,有时候是产品的质量遭到客户投诉,有时候是无法如期完成订单,还有时候则是成堆的产品堆在仓库里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10.
谚云:人住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别的不说,单说对权位的追逐,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沿着这条崎岖而狭窄的山道奋力登攀,乐此不疲。在古代卖官鬻爵者大有人在;而今也有人釆用跑、要、闹甚至行贿等种种手段以求爬上高位。官场之中何处为高,何处为低,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标准。按照共产党人的标准,每一个官员分工有不同,但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决定人生价值的不是地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而是看他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1.
人常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其实不只是水,按人的自然本性,也是要"往低处"走的. 道理不言自明.人在路上,上坡下坡,自然喜欢下坡;顺水逆水,自然选择顺水.推而广之,生活中,轻与重,苦与乐,辛劳与闲逸,平稳与险阻,人的选择也总是"避重就轻",亲安逸而疏艰辛.这没有什么奇怪,也不能说就一定不好.因为这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也更符合一般的生活规律.  相似文献   

12.
徐道广 《中国保安》2008,(12):66-67
人生会面对许多的选择与取舍,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当今社会,保安这个行业还不被社会所看好、收入也不高,他却钟爱着这个职业,而且一干就是十七个年头,就连妻子也说他傻,劝他换个职业学门手艺。可最后,连妻子也被他同化了,拉进了保安队伍,成了一名保安队员。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保安的工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英语课上,有一次,在分析牛顿发现地球引力这句话时,老师问道:“这里为什么使用‘发现’而不用‘发明’这个词呢?”这个问题听来是再容易不过了,地球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有吸引力,这是原来存在的,难道还用什么人去发明吗?可是不知道你理解到没有,在“发现”与“发明”两个词义中包含着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也就是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不同含义。从“发现”的意义来看,“发现”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规律的过程。我们知道,规律不是浮在事物表面显而易见的东西,而是隐蔽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的东西。因此,要认识规律,就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位泥瓦匠出身的部长接受采访。记者问:“您觉得部长和泥瓦工有相似之处吗%”部长答:“当然,他们都需要保证在高处而不昏头&”这是在近日广州“廉政文化周”廉政段子征集大赛中获奖的最佳段子。这个段子,言简意赅,堪称绝妙好辞,令人拍案叫绝,获奖当之无愧,也让人生发许多联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因为,登高可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处风光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也别忘了,“我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论是建筑工地的脚手架上,还是官衙殿堂的座椅上,都是“高空作业”,高高在上,有时高得令人眩目,需要仰…  相似文献   

15.
有时候对未来特别绝望,有时候又忽然充满希望,就在悲悲喜喜患得患失间,秋秋如花的青春悄然消逝着。30岁,对有些女人来说,生活的精彩才刚开始,而离婚几年的秋秋眼角赫然在现的鱼尾纹却尽显她一脸的幽怨。所幸,在她眼中,希望的光芒仍在。我多么希望,幸福,不要让期盼它的人等得太久。西餐厅的音乐悄然响起,说起往事,秋秋似乎有些沉重……  相似文献   

16.
某班语文课,老师留下了造句作业。要求:一,句式为“对于……,不要……,要……。因为,……。”二,内容要反映现实世界。三,按此句式,每造一句为10分,上限分为100+20。作业收上来以后,老师随机抽取了一份答卷,浏览起来———1.对于一个国家,不要看它的国民人均收入多少,要看它的广大人民群众收入如何。因为,两极分化可以使极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的社会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将陷于贫困。2.对于一场战争之各方,不要一律套用正义和非正义的模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有一种情况叫“黑吃黑”。3.对于一个城市,不要先看它的市面,要先看它的账面。因…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批评派代表性理论家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至少具有三个不同层面的意义,即:语词意义、句法结构的意象和隐喻意义以及由意象、隐喻转换成文本的虚拟象征世界的意义。《边城》中的语词意义、句法结构,构成了一个虚拟象征世界。《边城》的浅层意蕴,主要是由边城世界中极富诗意的自然环境和极富牧歌情调的社会环境所组成的整体边城幻景来显现的。经由"人类之爱"的生命形式的构建,《边城》的深层意蕴展现了边城人完美的生命形式,它具有承受生命压力极限的生命境界,它既是民族精神的再现,也是人类理想的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出国深造一直是很多有志青年的梦想。如今,随着我国残疾人地位的不断提高,生存环境不断改善,很多残疾人也跨出国门。但是,出国留学并非进入了一个桃花源,而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聋人贾晓红从她的留学经历中提炼出一些经验,我们将分期介绍给广大聋人朋友。希望他们在留学之路上能够顺利一些。  相似文献   

19.
杨凯 《当代广西》2011,(7):22-22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3月7日答记者问时,说了一句很幽默的话:“中国人做人有时候也蛮难的。朋友希望我们施以援手,到底是做还是不做?做了有人说话。不做也有人要说话。”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新批评派代表性理论家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至少具有三个不同层面的意义,即:语词意义、句法结构的意象和隐喻意义以及由意象、隐喻转换成文本的虚拟象征世界的意义。《边城》中的语词意义、句法结构,构成了一个虚拟象征世界。《边城》的浅层意蕴,主要是由边城世界中极富诗意的自然环境和极富牧歌情调的社会环境所组成的整体边城幻景来显现的。经由"人类之爱"的生命形式的构建,《边城》的深层意蕴展现了边城人完美的生命形式,它具有承受生命压力极限的生命境界,它既是民族精神的再现,也是人类理想的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