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资本论》是革命导师马克思用政治经济学语言写出来的达到高度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逻辑学,是贯彻理论与实际一致、逻辑与历史一致原则的光辉典范。深入钻研《资本论》的逻辑,对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水平,对发展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再次深刻阐述了大力加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问题。这是继去年8月7日在北戴河与部分国防科技专家和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座谈以及今年4月28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江泽民总书记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问题,连续发表的第三次重要讲话。如此短的时间里,党的总书记就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建设问题多次发表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02,(8):5-6,9
今年7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再次深刻阐述了大力加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问题。这是继去年8月7日在北戴河与部分国防科技专家和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座谈以及今年4月28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江泽民总书记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问题,连续发表的第三次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2001年8月7日在北戴河接见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及2002年4月28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就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表了具有纲领性意义的重要讲话。两次讲话从民族复兴、治党治国和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深刻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问题,对于新世纪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对于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最近,湖北省社科联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学习座谈江泽民“8·7”和“4·28”讲话精神。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5.
1977年11月24日,可以说是我国理论战线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哲学研究》编辑部邀请北京的部分哲学专业工作者,就如何办好《哲学研究》杂志的问题举行了座谈。参加座谈的有:中央党校的吴江、韩树英,军事科学院的范硕,解放军报社的邵华泽,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秀林、郑杭生等十位同志。大家对《哲学研究》的复刊表示高兴和支持,对如何从哲学上深入揭批“四人帮”的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座谈中,邵华泽同志的发言  相似文献   

6.
正义是法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是对西方法哲学正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包括价值正义和制度正义两部分,富有革命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促进法治国家建设有着现实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工师指南》2006,(1):6-7
最近,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邀请北京的部分专家学者和党校学员召开座谈会,畅谈学习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的心得体会。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学哲学用哲学》一书的出版,对于推动广大领导干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现摘录部分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由北京市委、市政府设立的 ,旨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 ,表彰和鼓励广大社科工作者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社科奖。这一奖项自1996年设立以来 ,至今已评选过六届 ,本届共评选出特等奖3项 ,一等奖39项 ,二等奖156项。现将获得本届特等奖和一等奖的部分成果向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一推介。  相似文献   

9.
陈献国 《前沿》2002,(7):4-7
江泽民同志在去年 8月 7日于北戴河会见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曾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 ,除对我国知识分子的状况与贡献、国防科技战线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和作了重要指示外 ,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作了非常重要的论述 ,提出了一些与时俱进的新理论与新思想。今年 4月 2 8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工作时 ,又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作了重要讲话 ,这是对去年北戴河重要讲话的深化与发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 ,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 ,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繁荣发表了两次重要讲话 ,特别是讲话内…  相似文献   

10.
李兴亮 《求索》2011,(1):138-140
当代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布尔迪厄从社会学角度对电视的媒介特性作了深刻的思考。本文分三个部分梳理了布尔迪厄的媒介哲学理论,文章首先介绍了布尔迪厄媒介哲学思考的方法论取向,场域(field)、习性(habitat)和资本(capital)是布尔迪厄批判性媒介研究的主要学术工具。第二部分从电视的活动场域、消费社会电视的媚俗化倾向以及知识分子自主性等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布尔迪厄媒介哲学视野中的电视本性。第三部分提出我国传媒界从布尔迪厄媒介哲学理论中可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下的《生活与哲学》模块作为高中阶段政治必修模块的第四个部分,较之旧版哲学教材,其生活气息更浓厚又不失哲学的思辨性特点。然而,现在的高中哲学课程普遍存在着生活味过浓,哲学味不足,哲学课堂过于"生活化"和"庸俗化"的现象,以及将哲学知识通过其  相似文献   

12.
2016年5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长远规划与谋篇布局做出了顶层设计,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应有地位表明了价值关切,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路径指明了实践向度,使得这篇讲话成为推动我国新时期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哲学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它的哲学基础,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各个方面的灵魂.邓小平哲学,从哲学形态上说,主要不是以"纯哲学"形态出现的理论哲学,而是以方法论为特征的"应用哲学".从哲学主题来讲,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哲学".从历史地位来说,它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江总书记在“八·七”讲话中关于“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 ,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的论述 ,不仅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家地位、作用的科学阐述 ,而且指出了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的重要意义。(一 )完善人类科学知识体系 ,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起着与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的作用人类知识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自然科学 ,一部分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其发展进程中 ,逐步分化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不同的学科。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对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创立和完善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在古…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哲学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它的哲学基础,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各个方面的灵魂。邓小平哲学,从哲学形态上说,主要不是以“纯哲学”形态出现的理论哲学,而是以方法论为特征的“应用哲学”。从哲学主题来讲,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哲学”。从历史地位来说,它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尽管哲学有很多分支,但是人生哲学(以伦理学为主)是其重要的部分,很多哲学家(如斯多葛派哲学家们、R·笛卡尔、B·斯宾诺莎等)认为它是哲学最重要的部分。尽管哲学有很多功能,但是改良、指导、超度人生是其重要的功能,有些哲学家(如苏格拉底)甚至认为这是哲学...  相似文献   

17.
李振伦撰文从研究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表述出发,探讨哲学基本问题的深刻含义,并某些流行的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和理解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准表述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以整个存在同它的一个属性立起来,所以,精神存在只是存在的“部分”。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是部分对整体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所体现的本原和产物、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正是在这种整体对部分的关系中莫定着它的客观基础。把哲学基本问题表述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精神还是物…  相似文献   

18.
解释循环是哲学的突出特征,哲学解释循环的自我超越则是哲学发展的集中体现。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每个时代的哲学都以人类面对的时代性问题而凸显了人类存在的某个环节、部分或方面,从而构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哲学"主导原则"。哲学"主导原则"的历史转换,深化了哲学对自身的基本问题的理解,并以理论的方式表征了人类存在方式的历史变革和哲学对崇高的追求,从而实现了哲学解释原则的自我超越即哲学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每一次巨大的飞跃都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以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体系为其理论基础的。早在150年前马克思就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邓小平哲学思想是从我们时代的基本特点出发,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几十年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又吸收了当代世界哲学发展中的优秀成果而形成的哲学新体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伟大发展。它博大精深又通俗易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的辩证唯物论在我国,由于长期处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科学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追赶之后依然与西方的科学有较大的差距。本文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非常重视哲学,而哲学在我国却不受重视之故。事实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极为紧密的。但我国当前的哲学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