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涛 《民主与法制》2013,(18):28-29
先是固始县国土资源局被曝光存在两名“戴罪任职”3年左右的干部;随后洛宁县住建局又有3名“戴罪任职”干部被披露。最近,有关河南被判刑的干部却仍然“戴罪任职”的消息。吸引了媒体的眼球,刺激着网民的神经。  相似文献   

2.
过去,浦北县六硍镇一些忖召集村民群众开会,树干部三番五次通知动员后,才有少许人迟迟参加,而今年初秋的一次,镇党委、政府请来了县和上级农枝专家在镇政府大会堂传授养殖技术、大会堂挤满了人,有的甚至站到了室外走廊上听课,就连一些上了年纪、从不参加任何舍议的村民都去了。这是为什么?因为如今农民有“三盼”:盼科技,带领农民走上富裕路;盼“文化”,为群众打造“连心锁”;盼“卫生”,为农友架设健康桥。但是,在“三下乡”活动中,我们的文化市场管理部门不能缺位,不能让一些不法团体和个人也顺风扯旗,鱼目混珠,打着“文化下乡,服务农  相似文献   

3.
务实创新,顺“天时”顺“天时”,就是既要始终着眼上级党委的大政策、大方针的贯彻落实,又要切实把当地群众的最大愿望变成现实。因此,一是抓学习调研。要在学习中“吃透上情”,深刻领会好上级精神,不但自己注重利用各种机会学习,而且用每周一的“夜学”,让镇干部都能在“吃透上情”上讲出“道道”来。同时,注重在调研中摸清下情,充分了解当地群众的最大利益、最大愿望。我到大港头镇任职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利用白天下村和“夜访”走遍了22个村,并要求每个干部联村,带着任务,带着感情下村,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二是抓好结合点。…  相似文献   

4.
解决当前农民负担过重这个有重大意义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五要”。一要加强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教育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下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要求干部做什么,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好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改变过去农村工作“通不通,三分钟”,“要你出汗两分钟”的粗暴野蛮行为。切实转变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能不能把农民负担减下来,保持农…  相似文献   

5.
陈颂 《现代领导》2008,(4):24-24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运用多种形式,从县、镇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农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干部下派任职,进一步推进了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推动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程正稳 《政策》2009,(6):57-58
近年来.阳新县针对农民群众有“三盼”(盼文化下乡、盼体育活动、盼乡风良好)和农村基层干部有“三想”(想文化活动有场地、想文化事业有经费、想文艺演出有团队)的实际情况,着力推进文化资源公共化、文化团体多元化、文化活动大众化、艺术生产特色化、管理队伍专业化,有力地促进了阳新农村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兴县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调研准备工作进展得如何?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元月14日下午,省委副书记周围富一行跨进了长兴县夹浦镇父子岭村张爱斌的家门。在农家访谈后,周国富就徒步上山,考察了村里的  相似文献   

8.
李天胜 《前进》2001,(3):46-46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深层次矛盾不可避免地大量增加,并呈现出物质利益矛盾突出,发生的问题相对集中,情况复杂,群体性、突发性上访事件增多等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农村矛盾的这一特殊性和复杂性,使群众情绪难以靠单一的思路和方法理顺,因而,农村基层干部要特别善于运用多种“结合”的方法,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效化解农村矛盾。   一是把管理与尊重、理解、依靠、服务结合起来,为思想沟通铺垫感情之路。古人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感情的溪水是双向流动的,农村基层干部要及时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  相似文献   

9.
农村开展“三个代表”教育活动,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之中,去倾听农民的意见,这样才能了解群众的意愿,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教育活动,关键是干部要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要做到这一点,干部首先要下去,倾听农民的意见。农民和干部互相理解,首先是干部理解农民,要农民支持干部的工作,首先是干部要对农民有感情。只要干部下去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就是理解的开始。各地开展“三个代表”教育活动促进了大批干部下乡。多年来,许多干部已经生疏了这种工作方式,他们以为没有必要了,但…  相似文献   

10.
<正>只有对贫困群众抱有发自内心的真爱、真情,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带领群众齐心协力奔小康。有媒体披露,某省下派了4名扶贫干部到村里,他们到村第一天就要求村里给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将茅厕改为卫生间,4人吃饭用的碗筷要单独摆放,还要安装无线网,购置桶装矿泉水……扶贫未见成效,却先给贫困的乡亲添了一堆负担、麻烦。相信很多人看  相似文献   

11.
汪巧明 《今日浙江》2009,(17):50-51
村里财务有本账,记录费用收支的情况;村民心中有本账本,记录对干部的印象;如果两账对不上,村里的工作没法干。在基层行政村,虽然村里的账目金额有限、收支简单,但是对于村民来说,每一分一厢收支都关系剑他们的切身利益,是一本大账。  相似文献   

12.
查刚 《创造》2011,(11):68-70
群众工作是党经常性的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作为群众工作主体力量的基层干部(主要指乡镇、村组干部)开展群众工作意识的强弱、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建设、改革事业的兴衰成败。笔者认为,提高基层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一方面,要靠干部“自觉”,注重学习历练,自我提高;另一方面,要靠组织“推动”,  相似文献   

13.
杜学虎 《创造》2002,(2):41-41
自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以来,各级党员干部纷纷深入村社,深入群众走访调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希望基层干部做什么。就农民群众所反映的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怕”、“三盼”、“三需要”。“三怕”:一是怕基层干部作风不实。主要怕基层干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认真执行党在农村的有关政策,工作作风简单粗暴,不作宣传解释,一味采取“通不通三分钟”、“要你出汗两分钟”的做法,吃喝玩乐,不顾群众困难;二是怕社会治安不稳定。治安环境不稳定,偷盗行为时有发生,致使部份群众…  相似文献   

14.
在基层调研时,经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讯工具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的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这种说法未必全面.却反映出一个问题:党群干群之间的联系遇到了障碍.一些领导干部因无法与群众有效沟通而导致脱离群众。沟通能力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是领导素质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5.
漯河市选派党外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漯河市提出:“要象培养党内干部一样抓好对党外后各于部的培养,在选调青年干部到基层任职锻炼时,要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党外后备干部。”根据这一要求,最近,市委选派7名党外干部到基层任职锻炼。其中4名分别到市直企业任副厂长...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浙江》2012,(15):7-7
中青年干部要牢记“三勤”胡军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央机关、中管企业与地方中青年干部双向交流任职培训班上勉励交流任职干部勤学习、勤思考、勤调研,提高履职尽责能力。  相似文献   

17.
置身于一线,我们真正感受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虑所盼;立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真正感受到集民心所向、循民心所归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事,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执政党的能力强不强,执政的本领高不高,最根本的是要看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只有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浙江》2010,(22):F0004-F0004
2001年2月,磐安县胡宅乡在农村“学教”活动中,了解到群众反映到乡政府办事环节多、事难办、人难找等意见,乡党委、政府决定把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相关职能,采用“一人掌管六个印,天天服务老百姓”的方式。设立了“365办事窗口”。即变过去群众找干部办事为干部等群众办事;过去办事要多次、分散找人为一站式服务,找一人即可:过去干部“一人一岗”,现在要求干部做到“一专多能”,成为复合型干部;过去办事讲人情,  相似文献   

19.
黄国雄 《现代领导》2006,(11):23-23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一种干部,被群众称作“官油子”。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官油子”,就不难发现他们的一些特征:资历老,有能力,关系广,路子多,不做事。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军队里面“4+1干部”比例越来越多,这无疑给部队注入了新的血液,使部队军官的知识层次得到了提高。“4+1干部”特点鲜明,主要存在以下优缺点:一是思想比较活跃,但军事素质较差:二是文化知识丰富,但对部队接触较少;三是专业技术较强,但作风相对松散。因此,新人军营的“4+1干部”唯有提高自身的任职能力和素质,才能在军营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