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蔚 《党建文汇》2006,(6):54-54
家住徐汇区江南新村的赵阿姨今年74岁,去年老伴过世后,她将原来两室一厅的房子出租了,拿了租金住进了养老院。像赵阿姨这样“租房养老”的老人正在逐渐增多,成为上海老人另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2.
做伴     
父亲八十那一年,儿女们开始为他置办墓地,也算是一种冲喜。两老亲自看过一次,陵园位置甚好,依山傍水,景色清幽。就是远,开一趟车过去要一个多小时,坐前排也颠颠簸簸地不好受。交完款项,父亲召开家庭会议:“如果你们妈走在我前头,就入土。如果我走在她前头,就先不葬,骨灰盒放家里好了。等到最后一起合葬。”儿女们都傻了。父亲徐徐解释:“冬至清明都要扫墓,去一趟那么远,你们的妈,她晕车。在自家方便,也能给她做个伴儿。”儿女们懂了。四五年后,老父病逝,骨灰盒就摆在父亲原本每天看书写字  相似文献   

3.
合欢树     
史铁生 《党课》2013,(14):112-114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相似文献   

4.
儿女是妈妈身上的肉,世间没有一个母亲不疼爱自已儿女的。然而,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有比儿女更珍贵的东西,这就是人民的革命事业。张琼就是这样一位共产党人。她在痛失了五个孩子以后,仍初衷不改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张琼原名朱舜华,1902年出生于汝城县津江村朱氏世家,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她任水口山工人俱乐部夜校教员。敌警前来镇压罢工,迫令交出党员名单。她出以学生名册敷衍,遭老羞成怒之敌毒打,身怀数月的胎儿被踢死于腹中。1927年“马日事变”后,时任湘南特委组织部长的她,上山领导农民暴动,敌酋奈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即将与人类告别的时候,一位出身于湖南安化的秀美姑娘在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第一块羽毛球女子单打金牌。她名叫龚智超。龚智超于1977年5月3日出生在驻安化木子乡的湖南省湘华机械厂,父母均系湘华厂工人。她上有一兄一姐,排行第三,乳名“三三”。1984年9月,7岁的龚智超就读于湘华机械厂子弟学校。一天,一位老师带着女儿打羽毛球,龚智超望着洁白的羽毛球飞来飞去,羡慕不已。老师问她:“你想打羽毛球吗?”“想!”龚智超回答。那位老师立刻教她握拍子,告诉她发球接球。从此,她跟老师的女孩成了好朋友。11月…  相似文献   

6.
郭九林 《求贤》2008,(6):31-31
在天津河西区,有一位被大家誉为“津门张海迪”的曹芸秀。今年52岁的她8岁时患类风湿关节炎,11岁时才架着双拐走进校门,在老师和同学的呵护下度过梦幻般的童年。在她20岁高中毕业时,她极度渴望得到一个就业岗位,然而阴错阳差,她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2,(17):125-125
美国:养老方式多样化 到2030年,65岁以上的美国人将占到总人口的20%。目前美国的养老方式主要是老年公寓、“半托制”养老机构以及社区互助的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8.
“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这“三问”,问出了一个共产党人一生的全部思考。我不由想起我的姥姥张文秋,她用一生的实践做出了正确回答。 姥姥今年98岁了。她是一位世纪老人,更是一位革命老人。她1903年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1919年考入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在学校里,有两位老师把她引上革命道路。一位是董必武,一位是陈潭秋,他们都是党的“一大”代表,是党的创始人之一。姥姥参加了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1924年3月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1月转为中共正式党…  相似文献   

9.
说起种枸杞,在农七师一二四团四连没有人不知道何登芝的。今年45岁的何登芝是1997年来到四连打工的,她的老家在四川山区,那里很穷,为了供儿女上学,她来到新疆。她有着山区人  相似文献   

10.
58岁的唐淑清,是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工农乡工农村四组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倾注全部心血和精力把失去双亲的两个侄儿和自己的一双儿女培育成人;她用无怨无悔、没日没夜的辛勤劳作,供几个孩子读完小学、中学、大学,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才。她无私地奉献着圣洁的慈母爱心,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赞歌。  相似文献   

11.
平浩 《湘潮》2005,(5):47-49
梦幻年代1945年冬,黄萍出生在湘西北澧阳平原一个书香门第,4岁就跟着外祖母摇头晃脑地读唐诗,听母亲讲安徒生童话故事,一上学就直接进入了小学二年级,并且学业十分优秀。小时候,放学后她常到一位教过私塾的摆书摊的老爷爷那儿去看小人书,老爷爷捻着白胡子,摸着她的小脑袋:“看吧,将来做个文化人。”黄萍问:“文化人能写书吗?”“只要有决心,准能!”“真的?”老爷爷的话让她激动不已,从那时起,黄萍就做起了当作家的梦。黄萍上初中时,语文老师很欣赏她的作文,常把她的门生十的小书激的优秀作文拿到高一班当作范文讲解,这使她很受鼓舞。在老师…  相似文献   

12.
关露离开人世30年了。她晚年就住在香山东宫村2号.和我的老师司徒乔(画家)及夫人冯伊湄同住一院。1957年。我16岁.拜司徒乔为师学习绘硎.向师母学习写作.慢慢就认识了关露。我和司徒老师的大女儿都称她为“关姨”。  相似文献   

13.
星期天与朋友饮早茶,贵州老乡 W1君有女初长成,已出国留学在伦敦上大一。她最近有一门课吃了个大鸭蛋。原来,初入外国教师门下,交一篇论文,她“拷贝”了一段网上“产品”, 让老师“考证”了出来。结果,辛辛苦苦写的“论文”,就这样因一段不足200 的文字,被老师斥为“抄袭”,得了大零蛋一个。“在创新中重复的效用是 0”,评语中外国老师如是说,对其中国的老师,似乎也颇有微词。  相似文献   

14.
据北京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启动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市区两级政府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专项补贴,约14万老年人将得到“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卡”,凭卡到民政部门兑换现金。可享受此政策的老人包括: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的60岁以上分散居住的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低保对象、低收入对象、市级以上劳模、归侨、纯老人户(包括仅与残疾子女居住的老年人),以及80岁至89岁老年人中的生活半自理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90岁以上老年人。  相似文献   

15.
沈婕 《学习导报》2013,(16):53-53
繁重的家务压弯了她的腰,忙碌的工作催白了她的发,儿女的康健牵着她的目光。当一个平凡的日子因“母亲节”而变得温馨与恬淡时,我们又多了一个回报与感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89岁的唐菊英老人孤身在宁波汤家村生活。去年8月15日,由宁波民政部门出钱聘请的居家养老服务员厉云婷出现在唐菊英老人面前。她帮老人搞卫生,陪老人说话,每天服务1小时。最初,老人不信任她,不让她进屋;现在,唐菊英老人的生活已离不开她了,把存折也交给厉云婷打理。这是宁波开展农村居家养老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延安保育小学校长——郭青老师祝贺百岁诞辰写一篇文章,项苏云邀集了她的“保小”同学和我们一起见面,因此便和她相识。项苏云说,当年延安保小就像个大家庭,郭青老师就是我们的“家长”。许多年来,项苏云每年都要去看望郭老师。她还召集保小、延中  相似文献   

18.
最近,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同志提出要干部“首先要当好人民的儿女”,坚决摒弃做“父母官”的思想意识。“当好儿女”与“做父母官”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和政绩观念。“父母官”是几千年前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为政思想。其中虽不乏有用心为民、心系百姓和“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父母官”,但他毕竟是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比较狭隘的立场上的一种从政行为,无形中便与人民有了相当的距离。而“当好儿女”则完全不同了。一代伟人邓小平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就是这句饱含深情的朴素话语…  相似文献   

19.
她叫陈精华,女,今年48岁,是农一师四团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 2004年,对陈精华来说,是很不幸的一年。5月9日,她的生父陈朝延去世。12月3日,一直和她相依为命,共同生活了20年的伯父张来娃也永远地离开了她们。 今年除夕之夜,当陈精华捧出两位老人的遗像时,平时很少掉泪的她禁不住热泪盈眶。她和孩子们对着遗像磕了头,默默地向在另一个世界的二老祝福。 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常教育她要有爱心。他说:“把爱献给了别人,自己同样会很幸福。”那时,连队有个叫张来娃的老军垦。他出生于1913年,左眼受过伤,视力很差,耳朵也不好,一辈子没成过家。年老退休后,过着孤苦的单身生活。她的父亲陈朝延对张来娃像亲兄弟一样,经常叫他到家里吃饭,看到他睡的被单脏了,还常让她的母亲帮助洗。受父亲的影响,1984年,陈精华和丈夫高建平一结婚,就商量将已71岁的张来娃老人接到家里一起生活。当时,有不少人说,亲生儿女与父母都合不到一家去,精华这个“拼凑”在一起的家能维持几天?  相似文献   

20.
12岁那年,陈琮英做了任家的童养媳。婆家的儿子比她还小两岁。为供“丈夫”念书,她去给人织袜子。 又过了12岁,陈琮英被人接到上海。这时她才知道,“丈夫”做了要掉脑袋的事,让她出来当帮手。于是,陈琮英在正式成为任家的媳妇的同时,也成了共青团中央书记的秘密交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