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牛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分类、内生发育史、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流行病学特点、诊断、防治等几方面阐述了牛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前人对牛隐孢子虫3个有效种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牛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及有效防制该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西安地区流行的奶牛腹泻,进行了病原学调查。从死牛和病牛肠内容物分离卵囊,作光镜、电镜及不同染色标本镜检。用牛体分离的虫株接种雏鸡、雏鸽、小鼠、犊牛等实验动物进行生物学传递试验。对自然死亡牛和实验动物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在病牛粪便中查到大量圆形和椭圆形隐孢子虫,大小为2.5~6.0μm或3.5~6.0×2.5~4.5μm,其感染率:犊牛为75.40%,青年牛为6.25%,成年牛为29.36%;发病率分别为50.80%、0%和27.52%。球虫(E.bovis、E.brasiliensis、E.cylindrica)感染率:犊牛为7.34%、青年牛0%、成年牛2.13%。参与生物学试验的动物均发生感染,雏鸡和犊牛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小鼠和雏鸽呈隐性感染。病理学变化、实验动物与自然病例一致,均以肠道为主,其他脏器无异常。  相似文献   

3.
采用蔗糖不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牛隐孢子虫卵囊,超声波加冻融裂解,制备可溶性和颗粒抗原,与参考阳性血清和免疫家兔血清呈阳性反应;与参考阴性血清和从非疫区采集的30份犊牛血清呈阴性反应;对牛焦虫病血清、球虫病血清、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对被检测的96份自然感染隐孢子虫犊牛血清阳性检出率为81.25%;对42份实验感染隐孢子虫雏鸡血清阳性检出率为78.57%。初步证明用免疫琼脂扩散试验诊断牛隐孢子虫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对来自西安地区不同奶牛场的9头腹泻病牛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并从肠道粪便中分离到隐孢子虫。用分离到的虫株接种新生健康犊牛2头。人工感染犊牛均发病并表现出比较典型的隐孢子虫病症状;对人工感染病犊做粪便卵囊再分离和病理学检查,不但重新分离到隐孢子虫,而且可见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固有层裸露,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肠隐窝处含有隐孢子虫,粘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肠粘膜压片染色镜检亦看到隐孢子虫。试验结果发现人工病例与自然病例所测指标相似,进一步证明西安地区犊牛腹泻是以牛隐孢子虫为主要病原的疫病  相似文献   

5.
肉孢子虫病是由无丝孢子虫亚纲(Acnidosporidia)肉孢子虫目(Sarcosporiclia)肉孢子虫属(Sarcocystis)的各种孢子虫寄生在动物体内所引起的原虫病。肉孢子虫除寄生于牛、马、羊、猪、骆驼、鹿、犬、猫及爬行动物外,人类、鸟类、鱼类及鼠类也是寄生对象。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和食品卫生,我们于1983年9~11月结合屠宰加工,采用以肉样压片镜检为主,辅以肉眼观察,对青海省黄南州的300多只绵羊和山羊进行了肉孢子虫的检查和虫体形态结构观察。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四川省永川县、泸县、荣昌县的6群2月龄左右的鸭群中发现有4群感染隐孢子虫。用所收集的鸭隐孢子虫卵囊进行人工经口感染7只1月龄雏鸭,感染后第8~9天开始从粪便中排出大量卵囊,持续排卵囊期约为12天。感染后13天开始,分期扑杀动物,取其气管、各段肠道、法氏囊进行组织学检查,发现法氏囊有大量隐孢子虫寄生。引起法氏囊粘膜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萎缩及上皮细胞脱落;电镜扫描观察发现法氏囊粘膜上皮细胞膜下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形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状突起,引起上皮细胞的损伤,从而初步证明鸭隐孢子虫对麻鸭有一定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7.
牛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调查我国牛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应用新孢子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AT)分别检测了来自国内10个省(市、自治区)的262份乳牛、10份肉牛和40份水牛血清。结果显示,乳牛新孢子虫的抗体阳性率为17.2%,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为2.3%,没有检测到既有新孢子虫抗体又有弓形虫抗体的乳牛血清。各牛场所检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在0~34.4%之间。在水牛和肉牛血清中未检测到新孢子虫抗体和弓形虫抗体。流产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20.2%,未流产乳牛为16.1%,其中血清抗体阳性乳牛主要在妊娠中晚期流产。各个年龄段乳牛血清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妊娠胎次的乳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确认新孢子虫病在国内大部分牛场存在。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鹌鹑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掌握河南省鹌鹑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状况,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对河南省鹌鹑养殖量较大的5个地市47个鹌鹑养殖场(户)进行了调查.共采集1 818份粪样,经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感染率为13.15%(239/1 818).根据形态学特征,将分离到的2种隐孢子虫鉴定为贝氏隐孢子虫和火鸡隐孢子虫.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不同品种鹌鹑之间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但鹌鹑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具有一定的地区、季节及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云南家养猫狗感染住肉孢子虫病的调查结果。粪检猫46只,检获住肉孢子虫孢子嚢33只,占71.74%;粪检狗61只,检获住肉孢子虫孢子嚢38只,占62.29%。并对感染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种检测方法,对新疆地区部分牛和牦牛的血清样品进行新孢子虫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98头份牛血清全部为阴性,4份牦牛血清1份为阳性.  相似文献   

11.
对广东省 10个奶牛场进行了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并按大致 10 %的采样率采集了 10 87头乳牛的新鲜粪便 ,以饱和蔗糖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 ,其中检出卵囊的阳性牛 92头 ,阳性率为 8.4 6 % ;有 7个场检出隐孢子虫卵囊 ,场阳性率为 70 %。这 7个奶牛场的卵囊阳性检出率分别是 10 .0 0 %、7.19%、6 .6 7%、9.80 %、6 .72 %、12 .76 %和 6 .72 %。调查发现 ,乳牛隐孢子虫的阳性率和感染强度与乳牛年龄呈负相关关系 ,而且可能与气候有关 ;所检出的隐孢子虫卵囊经形态学鉴定为鼠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muris)。  相似文献   

12.
用重组蛋白GST-NcSAG1t作为ELISA诊断抗原,对格尔木市乳牛犬新孢子虫病进行了调查。结果,从35份乳牛血清样品中检出犬新孢子虫抗体阳性血清4份,阳性率为11.42%。检测结果说明,青海省格尔木市饲养的乳牛牛群中存在犬新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绵羊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河南省绵羊隐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资料,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河南省4个地区的5个羊场共1701份绵羊粪样进行了检测,并对绵羊隐孢子虫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查出隐孢子虫阳性样品80份,总阳性率为4.70%,3周龄羔羊和产后3周母羊的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1.18%和6.29%.根据隐孢子虫卵囊的形态学数值分析结果,将发现于绵羊的隐孢子虫卵囊初步鉴定为微小隐孢子虫和安氏隐孢子虫.同时发现绵羊隐孢子虫感染存在年龄差异,但未见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调查广西奶牛隐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广西9个奶牛场和4个奶牛个体养殖户的1 612头份粪样进行隐孢子虫卵囊的检测,并以基于18SrRNA基因的PCR-RFLP技术对分离的隐孢子虫卵囊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显示,7个奶牛场发现存在隐孢子虫感染,隐孢子虫阳性粪样为189头份,总感染率为11.72%(189/1 612)。在感染的年龄段上,1~6月龄犊牛的隐孢子虫感染率为21.3%,显著高于7~12月龄的青年牛(9.6%)和大于1岁龄的成年牛(3.8%)(P<0.01)。感染季节以冬季感染较高,但与夏季感染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PCR-RFLP分析显示,分离的7个隐孢子虫株均为安氏隐孢子虫。调查表明,广西奶牛隐孢子虫虫株以安氏隐孢子虫为主,感染率与河南、江苏、安徽、吉林等省份相似。  相似文献   

15.
1983年1~2月,郑州市一养鹿场发生鹿的流产与死亡多起。初疑为布氏杆菌病,但经对死鹿心、肺、肝、脾、睾丸、淋巴结等组织器官切片检查,未见布病的特征性变化,仅在心肌中发现紫染色团,后进行寄生虫学检查,将死鹿心脏沿心室壁纵切和横切,各取37片厚5微米的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其纵、斜、横各切面(分别依肌纤维长度为20微米以上、3.5~20微米、3.5微米以下),发现有大量  相似文献   

16.
血孢子虫病又称焦虫病 ,或梨形虫病。寄生在脊椎动物红细胞内的原虫 ,以蜱为媒介 ,有时能在哺乳动物宿主之间传播 ,在哺乳动物体内分裂、繁殖并产生毒素 ,动物感染后表现为体温升高、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等虫血症 ,严重的引起死亡。 2 0 0 1年 7月 ,在一个拥有 3 0 0多头乳牛的奶牛场中 ,10 0多头乳牛突然暴发疾病。笔者对发病的 10 0多头牛静脉采血涂片检查 ,并从发病乳牛血液中查出种类较多的血孢子虫。随后笔者用了 3个多月的时间对湖南省长沙等地的 5个奶牛场 3 5 6头病牛静脉采血和涂片 ,进行了血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并剖检了 5头…  相似文献   

17.
隐孢子虫是一种类球虫的原虫,本世纪初由Tyzzer(1907)首先在小鼠胃腺内发现并定名。此后发现隐孢子虫可感染多种脊椎动物,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之一。Panciera等(1971)首次报道了犊牛隐孢子虫病。嗣后,Meuten等(1974)描述了该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Pohlenz等(1978)应用病牛肠粘膜刮取物饲喂健康犊牛感染成功;Tzipori等(1980)使用患隐孢子虫病犊牛的粪便饲喂健康犊牛发生感染;Lanksverk等(1984)在挪威调查9个牧场,发现其中6个受到隐孢子虫侵袭;Vitovec(1984)研究隐孢子虫在牛肠道中的寄生部位。隐孢子虫是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因之一,对养牛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动物新孢子虫病张常印(南京动植物检疫局210009)新孢子虫是最近发现的家畜和伴侣动物的一种原虫样的寄生虫,感染的宿主谱很广,目前仅知胎盘是传播途径,在许多国家都有发生新孢子虫病的报道。由于犬和牛新孢子虫病在公共卫生和畜牧业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已引起各...  相似文献   

19.
自1965年以来,在内蒙古哲盟地区不断发生牛贝诺孢子虫病。患牛主要表现皮肤肥厚、皱裂,被毛脱落,重者导致死亡。当地群众称为厚皮病或象皮病,蒙语葫芦精[译音]。本病不但导致病牛皮张废弃,肉质低劣,而且可造成母牛流产和乳产品下降,公牛可发生睾丸炎,以致引起终生不育。  相似文献   

20.
1994年8月至1996年10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南、银北、固原3地区12县(市)54个鸡场共计45904只鸡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抽样调查。结果,隐孢子虫阳性率达36.81%(212/576),其中蛋用鸡阳性率为37.53%(140/373),肉用鸡阳性率为36.23%(50/138),差异不显著(P>0.05);银南、银北、固原三地区阳性率分别为54.55%(6/11),41.94%(195/465)和11.00%(11/100),银南地区感染率显著高于固原地区(P<0.01)。用从自然感染鸡中收集的隐孢子虫卵囊人工感染雏鸡9批次,感染鸡排卵潜伏期3~13d,平均7d;排卵持续期14~34d,平均24d;其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通过卵囊形态学鉴定,认为宁夏鸡感染的隐孢子虫属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oporidiumbailey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