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历史分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一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历史分期理论,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进行阶段划分的意义、历史起点、指导思想、依据和标志、原则等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进行阶段划分,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出发,不能搬用中共历史的“三阶段说”.  相似文献   

2.
陈加飞 《探索》2022,(2):1-12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生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走向与发展形态。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问题,产生了多种解释。立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的视角,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中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理论内涵和历史内涵,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问题。从这个角度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起点,1927年后在“井冈山道路”实践创新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堪称是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开篇。实践起点与理论开篇及其辩证互动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发生的内在逻辑与历史逻辑。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的双重性及其辩证逻辑,获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生的过程性与必然性的历史解释,对中国共产党总结自身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问题,认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主体.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的争论聚焦在: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科学真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功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个主要阶段的特点.文章拟就以上问题阐述看法,就教于同仁,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研究.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争论,在各种争论之中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的科学理论体系.本文拟对首次国共合作党内存在的争论为例来分析探讨我们党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如何在争论中逐步形成科学认识,最终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理论创新的过程。党的十七大以来,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中共党史人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及学科建设这六个方面,对这一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梳理,以期推动该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系统总结和多维审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利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及发展趋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这些基本经验启示主要概括为: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中国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建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互动的有效机制,找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固化思想的萌芽始于李大制,如果以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那么在李大钊之后到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显然走了许多弯路;而在十年"文革"中.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的问题上也出现了曲折.也即是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王然是有过挫折甚至是严重的挫折的.如何认识挫折及其提供的历史教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逻辑起点是任何学科理论体系的最初规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例外。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有不同表述,通过分析可以认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中国具体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切入点,而李大钊等人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大党章这些是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关键点即关键人物和关键时间。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3,(6)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即"为什么化"、"化什么"以及"如何化"。这三个问题的回答都直接指向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因此,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内容与方法要求的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框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分期研究已然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并取得丰硕成果.关于起点问题,有八个代表性的观点.而在具体历史进程分期方面,存在“时代主题的转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形式、现代化的视角”等五种划分标准.探求特殊事件、特殊因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进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工作,这才是研究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调查研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加深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状况的了解,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准备了干部基础和群众基础,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陈出新,并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论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必须围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个根本问题和核心内容进行.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经验,认识和判断中国实际的历史经验,探索如何正确"结合"的历史经验,对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围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怎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了什么"等重大问题,进行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至今已经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各有不同的鲜明特色:第一次飞跃形成了一个单一的理论形态即毛泽东思想,而第二次则形成一个由多个具体理论形态共同组成、有共同主题的理论体系;两次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不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结合点、关联点、接触点、交叉点不同,因而关联词也不同;虽然两次飞跃都着重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但第二次飞跃则在更进一步搞清这一根本问题之前,先着重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并把这视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前一根本问题的具体回答和第二次飞跃的逻辑起点;第一次飞跃侧重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本土化,第二次飞跃则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并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别中国化的情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坚定"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愈加成熟和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底气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新历史起点上将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走向未来的问题。文章从"三个自信"的来源、提出意义及如何坚定"三个自信"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作了系统再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党的历史上,先后产生过三个历史决议。这三个历史决议分别对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第一个历史决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个历史决议在捍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成果的同时,开始孕育新的飞跃;第三个历史决议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标明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纵观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行,就在于党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民族化、时代化。实事求是是贯穿于三个历史决议的主线,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和灵魂。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问题,它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我们党80多年和新中国60年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才能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伟大的指导作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每向前发展一步,都是在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过程中取得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80多年和新中国60年的辉煌历史,就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既是一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文章主要探讨讨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术研究的专业化;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教育农民;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理论灌输;五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通俗化.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思想理论财富.李大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他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时代精英的历史起点.他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整体性的概括,为在中国树立马克思主义旗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抓住了唯物史观的两大核心要素,对阶级斗争学说和群众史观进行了辩证的理解和独到的阐释,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先河.他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坚持的几个原则,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实质内容、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也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认真挖掘、研究、提炼和升华红色文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