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与以往的任何世纪相比,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艺思想之活跃和流派之多达到空前水平。这是人称“主义们”的世纪。不过其主要思想及其发展,我们可以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加以概括。对十九世纪来说,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想的反动或发展。同样,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或发展。如果我们把1917年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谢克洛夫斯基发表的论文《作为手段的艺术》算作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开端,那么1922年《荒原》和《尤利西斯》的出版便标志着现代主义文学的成熟。文学史家常称现代主义阶段为“艾略特”或“乔哀斯”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吴志成 《传承》2014,(10):76-77
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超越实质上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和分离,其基本主张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主体性的非理性主义及"向统一的整体开战"。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哲学范式的转换,但也存在未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分离、偏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等后现代缺陷。  相似文献   

3.
试论文化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牛正兰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社会”阶段。与此相应,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新的裂变,并推进到“后现代”时期,形成一种汇集多种文化、哲学、艺术流派的后现代主义庞杂思潮。根本而言,后现...  相似文献   

4.
伊曼奴尔·康德(1724—1804)作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以其《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等巨著所建立起来的“批判哲学”体系,开拓了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先河。然而,翻开近现代西方哲学、伦理思想逻辑递嬗的史册,我们不...  相似文献   

5.
曾晋  王福生 《岭南学刊》2021,(1):116-122
以实践为核心、中介理解人与以语言为核心、中介理解人,是现代哲学重构主体价值的两种重要路径。以实践为中心的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各自的代表分别是马克思和福柯;实践转向和语言转向的关联,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扩展到人们通往理解“主体的价值”的不同途径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二者方法不同,但对现代哲学重构主体价值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彭文民  封永平 《求索》2007,(8):140-142
自然权利”学说是列奥·施特劳斯哲学的核心思想。自然权利的本意应为自然正义,正是17世纪现代政治学说的出现颠覆了古典政治哲学中的自然正义的原始蕴涵,导致了古典自然正义论的衰微,最终是政治和哲学相互扭曲:即政治哲学化、哲学政治化。“自然权利”学说成为当今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哲学源泉,在美国外交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周维山  谭德生 《求索》2007,(2):192-194
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产生决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而是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的。从社会背景看,科学技术、信息的发展对人们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生存环境的动荡更是造成了虚无主义的盛行。同时,知识分子神话的破产宣布了激进价值的不再可能。从哲学背景看,语言学的转向使得一切都成为了文本,成为了语言游戏,这为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种种表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当然,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也是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的,它产生并继承于现代主义艺术,但同时又显示出了鲜明的反叛性。  相似文献   

8.
姚公涛 《求索》2010,(6):214-216
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于1934年由西班牙批评家奥尼斯在马德里出版的《西班牙及西属亚美利加诗选》中首先提出,他在这部诗选中用"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变。接着著名美国学者哈桑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即不确定性、非合法化、无深度化等。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的欧美文坛有较大的影响。而荷兰学者杜威将"新小说"派看作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我们认为,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看,"新小说"的不确定性、非中心化、文本的开放性和从历时走向共时等特点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特质有明确的呼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拥有三重思想渊源:一是法国唯物主义,二是德国古典哲学,三是英法德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沿用了特拉西的意识形态概念形式,但超越认识论维度,在存在论维度揭示意识形态从观念出发改变世界的空想性;德国古典哲学砥砺马克思实现对意识形态理解的存在论革命,并激发马克思在政治社会学视域、功能学维度赋予意识形态概念以现代涵义;19世纪上半叶英法德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展开的全方位的尖锐批判,为马克思展开自身意识形态批判的具体内容提供了历史材料和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0.
欧美城市公共空间思想经历了由古典到近代、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性演变.尽管每次演变都是为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问题,但是解决城市问题的理念与方法却很不相同.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诞生,是欧美城市公共空间思想的第一次升华.后现代主义的突显人性化、关注多样性与多元化、重现宜居性社区为价值取向的城市公共空间思想,取代现代主义城市公共空间思想,是欧美城市公共空间思想的一次全面升华.  相似文献   

11.
自工业革命以来 ,设计文化进入了现代主义阶段。现代主义设计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的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但是 ,其技术决定论、功能主义的风格也造成了工业与自然、技术与艺术的严重对立 ,成为工业文明危机的重要原因。实际上 ,现代主义设计形成伊始就遭遇到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波及全欧洲的新艺术运动的直接反对 ,到 2 0世纪 50、60年代 ,许多现代主义者反叛 ,走向后现代主义。现代设计文化的内部变革过程和趋势 ,是深入研究工业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展开的一个内涵丰富的新的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新时期以来的现代主义文学及其批评,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和现实语境,从共名和无名、意识形态性、术语界定、西方话语殖民等与文学的关系上对其进行重估,指出了以往论述的一些迷误,认为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话语,不仅仅是方法论,还根本上是哲学本体论,它与“存在性”问题而非“生存性”问题密切相关,现代主义文学的普适化与无名时代和现代大众的出现密不可分,并且在某种意义上,现代主义文学是以现实主义为根本底色的文学。  相似文献   

13.
孔德婧 《青年论坛》2011,(2):154-156
运用现代主义时尚理论、后现代主义时尚理论及相关社会学理论,对时尚以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进行多视角解读,进而阐明"神圣信仰"的纯粹性在现代消费社会中逐渐消弭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公共与古典公共的不可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期国内政治哲学的论述中,一些主张回归古典政治哲学的学者再次提出古今之争的问题,试图以古典政治生活方案超越所谓具有明显缺陷的现代政治生活方案.其中,关于公共问题的古今方案的可逆性论述,成为他们论点的主要支持理由.然而,依据已有对公共历史构成状态的描述,现代公共与古典公共两者之间具有不可逆性,这种不可逆,既是因为历史类型的既定性,也是因为理想类型的不相通.因此,试图改进现代公共政治生活状态,就只能在现代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而不可能以回归古典公共来取代现代公共的方式达成.那种回归古典公共的理论主张只不过是一种历史眷念和知识追源的智力游戏而已.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一些西方学者高举"霸权和平论"的旗帜,为建立所谓的"新帝国"摇旗呐喊.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为批判这一思潮,深入剖析了"霸权和平论"哲学基础--现代理性主义、抽象的人性论和机械的实体论,并由此为探究现代和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文涛  李树德 《求索》2010,(5):102-103
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是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它在试图超越现代西方哲学时彰显了自身的特点:反逻各斯中心主义、超越理性主义、反主体性和反人道主义等。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的一种理论反省,它力图克服现代西方哲学的诸多缺陷,并最终导致了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全部哲学从形而上学到后形而上学,从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有什么原则性区别的话,只不过是前者过于强调了绝对性、基础性、一元性、“一致性”,后者则过于强调了多样性、多元性和“差异性”。如果说“同一”哲学所强调的“同”是因为“不同”,“不同”是因为“同”,“同一律”和“相异律”是可以“同时共在”的,没有一物不“同一”,与没有一物不“相异”,是等价的,具有同等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后现代主义所强化的“差异性”与“同一”哲学所强调的“一致性”不仅具有同等价值,也具有“同一”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的真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少人看来,后现代主义是富裕社会中知识分子所玩的无聊游戏,所谓的“碎片化”、“深度模式削平”、“反宏伟叙事”等,乃是知识分子逃避自身历史使命的借口,因此.它绝对不适合刚刚走上现代化之路的中国。这种观点在中国的知识界占了上风,“后学”即后现代主义也已变成一个贬义词。部分曾经鼓吹过后现代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为自己过去的立场感到耻辱,反“后学”的知识分子则乘胜追击残存的后现代主义者。显然.1998年的中国文化界流行的不是“后学”.而是对“后学”的嘲笑。不过。人们很快会发现这其实是中国知识分子自编自演的一…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国内理论界对后现代主义思潮颇为关注。有的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股反现代主义思潮,不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他们对后现代主义发展观的历史局限性已作了较为充分的分析批判,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有启迪作用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后现代主义。只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出发,实事求是地解读和对待后现代主义发展观,不难发现: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现代性给人与社会带来的问题和灾难的反思,我们应该而且可以从中吸取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精华,剔除其中的消极因素,使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一…  相似文献   

20.
苏梅芳 《求索》2007,(4):55-57
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古典契约论者,用契约论重新阐释了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源泉。他们开创了一种不同于古希腊和中世纪的政治哲学。然而古典契约论也存在许多缺陷,罗尔斯的现代契约论继承了古典契约论的自由主义原则,并对古典契约论进行改造,使契约论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抽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