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杨蓓 《奋斗》2014,(9):56-57
经过36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然而,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中国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与困惑。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再一次站在了历史的路口,如何继续改革?如何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安理会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由于各国所提出的关于安理会改革的方案差别太大,因而安理会改革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各国关于安理会改革的方案之所以差别太大,主要是各国对于安理会改革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众多的差异中,八国集团(英国、美国、俄国斯、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与中国关于安理会改革的原则差异表现得最为明显。那么,八国集团在安理会改革上提出了什么样的原则?中国的原则又是什么?在安理会改革上,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这些问题的解答将…  相似文献   

3.
好书推荐     
《理论导报》2012,(6):61-61
《中国改革三步走》 作者根据自己这些年来对中国改革的观察,试图理出一个改革的实践逻辑来。改革都有哪些方而?改革的现状如何?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改革的未来做如何的选择?这是作者想要说明的问题。作者在书中明确提出了中国改革分为三步走的看法,即中国的改革要经过经济改革,到社会改革,再到政治改革。作者在书中有时也会涉及一些理论问题,但作者的重点并不在此。作者想做的是寻找中国改革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4.
张新 《廉政瞭望》2010,(1):60-61
苏联的三次改革为什么失败?中国的改革为什么成功?比较中国和俄罗斯的改革模式如何评价……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中苏问题专家沈志华教授。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22):38-46
刚刚满一周岁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一场制度革命正在向纵深推进,减一道程序,少几番折腾,市场正在感知政府之变。一年来,上海自贸区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它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和问题?未来我们还有哪些期待?下一步的改革重心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8,(10):28-29
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中国不改革行不行?这样的问题至今还时不时地从某些人口中提出。我们说,中国不改革不行,中国的改革是让形势“逼”出来的。回首30年前,中国改革发轫时的情景的确如此。  相似文献   

7.
韩复龄 《求贤》2013,(10):16-16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中国改革的动向。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35个年头,在这个关键当口,舆论热议改革的共识是否在分化?改革的动力是否往减弱?改革的机遇是否存丧失?  相似文献   

8.
一、20多年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记者:范司长,您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那么,作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  相似文献   

9.
徐浩程 《廉政瞭望》2014,(15):58-59
有领导这样说过叶青:“你怎么能将公车改革的功劳归到自己头上呢?中国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会推行公车改革。你的呼吁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0.
好书推介     
正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内容简介】4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改革为什么能够成功?本书从十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比如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让改革开放得以顺利推进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让改革路越走越宽广的内生  相似文献   

11.
《党建》1994,(12)
一九九四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国家体改委负责人答本刊记者问问:今年推出了哪些重大改革措施?运行情况如何?答:今年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一年,推出了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体制改革措施。实施顺利,运行正常,标志着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正处在一个新关口,改什么?如何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各个不同的视角看,都有一些道理。以我之见.中国改革真正可以深化的视角是明确底层设计为根基.然后才有可能做出顶层改革。  相似文献   

13.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蓝图,如何一步步变为现实?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大业,怎样积聚奋发向前的动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集合号响彻中国大地,历史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考题。  相似文献   

14.
一、导言在反对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的?为什么在某一时期和地区失败了,而在另一时期和地区取得了成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条是怎样适应中国实际的?如果苏联和它所建立的共产国际的政策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和失败有关系的话,那么情况又是怎样的?民族主义和社会经济改革计划在中国共产党人夺取权力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某些战略的长处和弱点是什么?有些重要的问题在一定的时间内吸引了中国共产党的学者,而且毫无疑问将继续牵扯许多人的精力,已经出版了许多杰出的著作。毛泽东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15.
《新湘评论》2014,(1):19-21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蓝图,如何一步步变为现实?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大业,怎样积聚奋发向前的动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集合号响彻中国大地,历史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考题。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改革要在两个重点方面取得突破———访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教授本刊记者刘莹离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只剩下三年半的时间了。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一步改革,我们将要在哪些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人把中国的经济奇迹归功于邓小平实施的广泛改革。不可否认.各种经济和体制改革.促成了中国经济勃发。但中国不是唯一从计划经济转向事实上的市场经济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国家也纷纷推行过改革.但这些国家没有一个像中国那样经历巨变。中国在其转型过程中做了哪些正确的事?中国所做的与苏联、东欧国家有何不同?我们不妨来看看几大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成功实行了农村改革,农民逐渐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取得的。邓小平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引路人。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一)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19.
《理论导报》2023,(3):42-44
<正>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换届的大会。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2022年以及过去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又该如何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10,(18):20-21
打造一支立足于全球市场的强大的“中国企业国家队”——这究竟是一种致命的自负,还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这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终极目标吗?这是国资委成立的使命和职责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