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晓燕  曹琳 《人民检察》2013,(18):37-40
民事检察案件集中管理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案件办理期长、管理难、质量低等问题。应切实做好案件的统一受理工作,加强部门协同,建立案件质量激励机制,以进一步完善民事检察案件集中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李立峰  张衍路  彭静 《方圆》2020,(9):44-44
办理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涉海洋检察公益诉讼案件,督促有关职能部门整治入海排污口209个、清理污染海洋固体废物9.9万余吨……近日,广东省检察院公布该省一年来开展"守护海洋"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的"成绩单"。根据最高检部署,自2019年3月起,广东省检察机关开展"守护海洋"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截至目前,共发现线索799条,立案464件,发出行政诉前检察建议354份,提起公益诉讼36件,支持起诉2件。  相似文献   

3.
当前相当比例的劳动争议案件进入检察监督环节,并呈现诉争焦点相对集中、新业态领域案件增多、息诉压力居高不下、案件多元化和复合化趋势明显等特点。检察机关在办理该类案件中面临法律适用难、协同治理难、促进和解难等困境,需要根据劳动争议纠纷特点和案件类型精准开展检察监督,并构建部门联动和协作配合机制,打通劳动者权益保障协同共治的“最后一公里”,革故鼎新提升专业化办案能力,从而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劳动争议检察监督案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对于乡村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村委会主任在本村基本农田实施非法采矿案件,检察机关会面临侵权主体难认定、生态修复方式难确定等问题。在办理此类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时,检察机关应当贯彻一体化办案机制凝聚检察合力,结合刑事部分梳理固定的扎实证据和民事公益诉讼部分挖掘补充的关键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条;积极推动检行协作,通过特邀检察官助理加强与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各方公益保护积极性,合力破解办案难题;主动践行检察能动履职理念,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监督职能,推动以“我管”促“都管”督促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职。  相似文献   

5.
针对刑事申诉检察工作难的现实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案件办理、审查形式、涉检信访、刑事赔偿、刑事救助机制等方面工作,体现申诉工作的专业性、透明性、畅通性、严谨性和法定性,实现检察办案的全程化、公开化、法制化、效力化和最大化,切实破除"申诉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会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伴随而来侵犯学生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日渐增多。作为检察公益诉讼探索的重要领域,涉及学生个人信息保护案件的办理存在线索发现难、调查核实难和案件证明难等问题。各地检察机关在办理涉及学生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时,应多措并举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调查取证,同时要敢于运用事实推定,善于沟通协调,促进公益诉讼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2014年开始我国互联网金融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带动上海民间金融热度上升,非法集资活动也随之呈现爆发态势.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予以回报的行为.①至2015年上海非法集资案件持续四年增长,其中2014年和2015年增长率均近200%.②本文以上海市某中心城区基层检察院近三年来办理非法集资案件的情况为样本,对此类案件的发生发展趋势、特点,以及检察办案环节面临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为检察机关有效办理和预防非法集资案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税收关乎国计民生。检察机关办理涉税案件是维护国家税收制度和政治经济安全的具体体现。新时期新阶段,如何充分发挥数字检察优势,提升涉税案件办理质效,值得探讨。一、检察监督视角下涉税案件办理存在的问题,一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税款追缴规定存在漏洞。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办案决策工作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办理案件是其主要业务工作,而案件决策则是办理案件的关键环节。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检察机关形成了"检察人员承办,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或检察委  相似文献   

10.
新刑法和新刑事诉论法实施以后,法纪检察部门管辖的案件范围作了大幅度调整,由原来办理重大责任事故、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案件为主,转变为办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权、读职案件,犯罪主体窄了,而涉及的罪名更多了,并且多数是新罪名。调整后的法纪业务,大部分是全新的。调整后,各地普遍出现了立案数锐减的共同问题。比如,1999年至7月份中旬止,广东省仍有87个基层检察院法纪立案数为零,其中有4个市立案数为零,大家都感到了办理法纪案件存在发展案件难、侦查案件难、出庭公诉难、判决有罪难等普遍问题,而一时似乎又束手无策。因此…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检察机关严格按照最高检部署,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积极稳妥开展公益诉讼“等”外探索,办理了一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件。通过案件办理,发现当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还存在法律供给不充分、公益线索发现难、履职情况判定难、推动根本性保护难等问题,亟需从加强立法研究、深化数据共享、完善程序公开、推进源头治理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张凯闵等52人电信网络诈骗案"系我国首例将台湾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大陆进行司法审判的案件,案件入选最高检"2017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审前主导作用,积极履行检察职能,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立足于检察指导性案例"对检察办案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定位,2019年下半年,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张凯闵等52人电信网络诈骗案"办案团队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指导下,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体例要求撰写案例文本并积极报送,后通过严格的程序筛选,入选第十八批指导性案例(第67号)并公开发布。案例对于检察机关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境外证据审查转换、电子数据审查、犯罪事实审查认定以及犯罪集团的认定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涉黑案件涉案财产数量庞大、种类庞杂、权属关系复杂,其处置过程中存在“黑财”与合法财产难区分、流转情况难理清、涉案人员合法权益难保护等难点。实践中,检察机关通过精准区分“黑财”和合法财产、借助专业力量理清财产流转情况、强化对涉案人员合法权益保护等措施,对涉黑案件涉案财产规范高效处置进行有效探索。办理涉黑案件时,检察机关要高度重视涉案财产处置,坚持打击黑恶犯罪与保护合法权益并重,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机制优势,提升沟通协作质效,加强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和洗钱犯罪线索发现,并强化案例提炼总结与指导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14.
行为人利用黑客软件窃取使用者“人脸信息”等公民个人信息,属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应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人脸信息”具有极高的可识别性并符合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属于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人非法获取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损害不特定公众利益的,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检察机关在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时,要落实检察一体化工作理念,发挥检察合力,要注重检察办案与法治宣传相结合,提高社会公众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海洋倾废管理是海洋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激励角度入手,基于激励手段在海洋倾废管理中的缺失来讨论目前海洋倾废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如何利用经济激励手段及教育激励手段改善海洋倾废管理主体监督执法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的现状,以促使海洋倾废管理对象在消除抵触情绪的同时采取有益于减少海洋倾废的源头控制行为.  相似文献   

16.
田宏杰 《政法论坛》2024,(3):125-137
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既是创新知识产权检察履职模式的应有之义,又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战略之举。从试点情况来看,制度供给不足、民行检察案件“成案难”、人才建设与专业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的瓶颈。为此,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以提升知识产权综合检察治理质效,助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代化的实现:一是完善知识产权诉讼程序立法,建议增设知识产权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和支持起诉制度。二是优化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运行机制,包括统一知识产权综合检察的规范适用尺度,加大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的检察监督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强度。三是创新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的治理能力建设,包括厘清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的组织定位、加强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的理论研究、做强知识产权检察专门化的外脑智库。  相似文献   

17.
李小东 《人民检察》2022,(24):12-16
检察一体化有助于形成法律监督合力,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检察一体化原则呈现新特点新发展,包括立法上的二元结构和检察资源、案件管理、职能、数据一体化等方面。检察机关应以系统观念塑造一体化思维,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把握检察工作规律,强化检察一体化原则的程序控制,加强案件办理一体化的程序规范,案件办理的一体化应受到办案责任制和记录报告制度的约束;加强检察资源一体化的程序规范,以必要性、补充性为原则,确保检察权依法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18.
陈鑫  李锦阳 《法制与社会》2012,(28):107+109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犯罪具有涉案人员多、社会影响大、受关注程度高等特点,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应从本罪的主体要件、客观要件等多方面,准确把握本罪中"首要分子"与"积极参加者"以及"一般参加者"的区别,区分其与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寻衅滋事罪等罪名的界限.此外,检察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要通过运用检察建议强化诉讼监督、完善检察官联络室制度等具体措施,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陈长均 《政府法制》2012,(36):58-58
法律规定,存在抗诉事由时检察机关有权对生效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办理抗诉案件是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中心工作,因此检察机关一直都非常注重民行抗诉案件的办理,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办理抗诉案件上。但在民行检察办案实践中,许多检察机关仅靠当事人申诉后,审查是否有抗诉事由,然后决定是否抗诉,却忽视了检察机关自行提起抗诉的职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不服人民法院生效刑事判决、裁定申诉案件不断增加,程序正义的呼声日渐高涨,而现行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的程序规定弊端日益凸显,亟待改革完善。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及现实的合理性。应通过建立刑事申诉检察一体化工作机制,调整上一级检察院提出抗诉的部门,增加刑事检察建议的监督方式,最终实现检察机关通过办理刑事申诉案件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