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协调行动,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在基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着力协调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在基层,干群关系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稳定和谐的重要标尺。大凡稳定的地方,首先是干群关系好,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高,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反之,干部行事不公、办事不力,极易引发群众不满,造成群访、集访而导致社会不稳。在干群关系这对矛盾中,干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协调干群关系的关键在于干部,我们的基层干部要自觉、主动地检…  相似文献   

2.
王颂交 《湖湘论坛》2000,13(4):38-38
当前农村部分地区干群关系较为紧张,干群矛盾比较突出。群众称少数干部为“蛮官”,干部称部分群众为“刁民”。但笔者认为,目前农村出现的干群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干群关系的紧张,原因主要在干部,责任也主要在干部。俗话说:“只有蛮官没有蛮百姓,只有刁官没有刁民。”农村干群关系不理想,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干部深入群……  相似文献   

3.
“怕”与“不怕”的辩证法侯琦共产党的干部应不应当怕人民群众?若提出这样的问题,肯定会有许多人持否定态度。他们会议,共产党是人民的党,它与人民血肉相连,不存在怕群众的问题。他们还会说,党群、干群关系有时会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这种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  相似文献   

4.
协调干群关系稳定农村大局文/王沛斌,雷鸣霄近年来,我们通过信访这个"窗口"和"桥梁",深入农村实际调查,从诸多情况中感到,农村群众集体上访.尽管诱因很多,但集中到一点讲,绝大多数是同农村基层干部的矛盾。所以,稳定农村大局.必须从协调干、群关系入手.而...  相似文献   

5.
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明清 《前进》2006,(12):16-18
农村基层的党群、干群关系,历来都是我们党十分重视解决的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适合农村实际的重大方针和政策,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农村基层的党群、干群关系从总体上来说也是好的。但是,毋庸讳言,与战争年代及五、六十年代相比,农民群众对党的感情有明显减弱的趋势,群众与党的关系、群众与农村基层干部的关系也有相对疏远的倾向。有些群众对干部意见较大,干群矛盾相对比较突出;有些地方的党群、干群关系已经相当紧张。  相似文献   

6.
《时代潮》2001,(16)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同群众之间发生了矛盾,领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矛盾的主要责任也在领导。"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指出:"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因此,干群关系改善的关键在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  相似文献   

7.
马修文 《现代领导》2014,(10):28-28
作为领导干部、组工干部,不能当好伯乐,不具识才、辨才、荐才、用才之能之力,是失职、渎职、不称职。当前部分地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矛盾突出,不信任、不理解在加剧,问题关键还是出在我们的干部身上,原因是干部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办法不多,究其根源还是在选人用人上,没有用“慧眼”选“千里马”.反而是“指鹿为马”,用些“非驴非马”甚至是“害群之马”。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在到农村调查中发现,相当数量的村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且矛盾日趋公开化、尖锐化。如不及时疏通化解,其负面效应不可低估。下面,就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原因与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干部方面的,也有群众方面的,既有政策性引发的,也有体制转轨留下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干部自身素质不高,自我要求不严。许多农村干部由于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宗旨观念淡薄,公仆意识不强,自律不够,自身不正,引起群众反感。如有的村干部自身不廉洁,耕地、浇水、用电不缴费,奢侈浪费,甚至  相似文献   

9.
这里的干群关系为什么这样融洽侯作山近10几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与此同时,人们也痛切地感到,现在的党群、干群关系远不如革命战争年代和五六十年代那样融洽。某些地方由于富了干部,穷了群从,坑了集体,肥了个人,公仆和主人的关系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0.
周立 《前沿》2012,(15):28-30
社会转型期我国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利益主体多元化引发的矛盾、新旧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利益矛盾、利益分化加剧引发的矛盾、干群关系引发的利益矛盾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主要表现.深入分析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原因,提出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的对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干部参加劳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一个有效措施。当前在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决定》精神的过程中,应大力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使各级干部更好地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广泛、经常、密切的联系,更  相似文献   

12.
潘传林 《新重庆》2007,(10):13-15
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干群关系的和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社会生活中.干群关系状况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心理因素不容忽视。因此,从心理因素方面探讨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老百姓遇到矛盾纠纷不愿打官司,直接去上访,甚至“告御状”。中国特色的上访问题,多年来始终牵扯着地方各级政府的神经。2010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式启动。两万多名干部抛却机关作风,变接待“上访”为放下架子“下访”,主动出现在了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以全新的方式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干群关系的同时,探索出了一套干部下基层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维稳长效机制的建立,使昔日热闹的信访接待大厅变得门可罗雀,更多的社会矛盾在进入信访通道之前得以化解。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年,许多地方都蕾经进行过通过信访制度本身的改革来解决“上访”问题的尝试,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在现实的语境下,内蒙古自治区通过“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化解上访“矛盾”方面的探索,或许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要实现这些目标与任务,要靠各级干部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共建共享。而要建设和谐社会,六中全会提出了关键在党,这是由于我们党是执政党,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更是领导者,是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因此,实现干群和谐,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干群关系的和谐状况,是整个社会和谐程度的“晴雨表”、“风向标”。干群关系和谐,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就步履维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立融洽的干群关系,以干群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干部是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主体群,他们思维能力的强弱与高低,决定着国家政策和法律贯彻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干部形象与干群关系,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干部培训非常重视道德情操、思想品质的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培养具有良好公德和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于部队伍然而,即便一个干部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素质,在政治思想上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但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时候如果不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能准确地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那么也…  相似文献   

16.
<正> 新年伊始,江泽民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做人民的忠心耿耿的勤务员。这句话亲切、质朴而又意味深长,应当作为党的各级干部的座右铭。人民是主人,领导是公仆,本是天经地义。可惜,前几年我们的一部分干部所理解和实行的,却是群众为他服务,他做人民群众的“主人”,以致伤害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优秀共产党员、模范领导干部李伯照同志的可贵之处,是他对人民  相似文献   

17.
李仁克 《前沿》2005,(3):79-80
干部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是改善干群关系的关键。各级干部要努力克服思想、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 树立起密切联系群众、勤政务实和廉洁自律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王冬丽 《新重庆》2006,(11):40-41
干群关系是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着的一种基本关系。干群关系的和谐与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会有很大的影响。没有和谐的干群关系作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处理解决新时期干群利益矛盾关系时.有关具体原则问题是不能忽视的。这些原则问题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新时期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矛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干部形象是干部的言、谈、举、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干部内在素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的重要表现。干部形象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干群关系和所在单位的两个文明建设。干部清正廉洁,一心为公,能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就必然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干部贪污腐化,以权谋私,不但会受到群众的反对,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那么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应怎样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呢?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的问题及其对策甘自敏农村干群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当前,从总体上看,农村干群关系的主流是好的,干部同农民群众有着一种相互依存的比较融洽的关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趋势在一些地方已明显的出现。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