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工作     
《党建文汇》2014,(4):15-15
改进完善民主推荐——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务例》对民主推荐进行合理定位,由选拔任用的初始环节调整为第二个环节,将推荐结果由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改为“重要参考”。规定民主推荐情况只是确定考察对象应当综合考虑的因素之一.防止把推荐票等同于选举票、简单以推荐票取人,同时明确群众公认度不高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以起到挡住民意较差干部的“门槛”作用。  相似文献   

2.
增强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关键是要把握好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和监督整个选拔任用过程每一个环节中的民主性,做到民主推荐、民主考察、民主酝酿、民主决定、民主监督,彻底根除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一、民主推荐。首先,努力实现民主推荐的规范化。从便于实际操作、于事简便、于法周严的原则出发,明确推荐职务对象,明确参加人员范围,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实施和情况的呈报。其次,大力增强推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的准确性,赖于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因此,要认真做好准备,包括制定方案、设计和印制推荐票等,有些不明的情况预先还应作些调查研究;要选择适当的形式,包括问卷、对话、投票等形式;要科学制定干部岗位职务标准,包括任职资格、任职条件、岗位特殊要求等。第三,充分调动群众参  相似文献   

3.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对象人选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即实行干部差额考察。这是在新形势下拓宽选人视野,减少用人失察,提高干部选拔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选准用好干部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具体问题:一、确定差额考察对象要公平第一要拓宽视野。在确定差额考察对象时,我们既要放眼“十步之内”,又要放眼“十步之外”,拓宽视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从而为纵横比较、优中选优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二要多方荐才。民主推荐是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最基础的环节,也是公平确定差额考察人选的最有效途…  相似文献   

4.
注重群众公认,是我们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原则。如何体现“群众公认”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确定考察对象时,要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要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按照这一要求,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坚持走群众路线,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测验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必经程序,选拔任用干部一般从民主推荐得票较多,而且排名靠前的对象中产  相似文献   

5.
防止唯票取人,关键是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党委(党组)和组织部门要处理好尊重民意与正确集中的关系,把干部的推荐得票情况与领导班子、分管领导、组织部门平时了解的情况,与干部一贯表现,与班子结构、工作需要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确定人选。对工作业绩平平、口碑不好的干部,得票再高也不能用;对真正干事、得票可能不高的干部,要全面分析,主持公道。在竞争性选拔中,要科学设置资格条件和考试方法,加强德和绩的考察,考出干部的真水平、真本事,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使选出来的干部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相似文献   

6.
组工信息     
《北京支部生活》2013,(18):46-47
中组部要求:不能唯票取人日前,中组部发文要求,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不能唯票取人。中组部指出,防止唯票取人,关键是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党委(党组)和组织部门要处理好尊重民意与正确集中的关系,把干部推荐得票情况,与领导班子、分管领导、组织部门平时了解的情况,与干部一贯表现,与班子结构、工作需要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确定人选。对德才素质不佳、日常表现一般、工作业绩平平、口碑不好的干部,得票再高也不能用;对  相似文献   

7.
田世鑫 《先锋队》2013,(17):48-49
领导干部是企业政策的策划研究制定者、工作的组织推动实施者,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要立足市场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选任机制选好配强干部队伍认真执行干部选任资格条件和程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执行好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严格干部选任程序,按照考察预告、民主推荐、组织  相似文献   

8.
民主推荐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环节,是干部工作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群众公认原则的具体体现,对选准人、用好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工作实践看,民主推荐领导干部中存在推荐票“失真”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根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近年来的实践和干部考核的具体情况,我以为,对干部考核结果的评定应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不能把测评票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干部能力、水平、威信的惟一依据。民主测评是检验干部在职工群众中威信的重要方法,民主推荐、民主选举,是克服任人唯亲、防止权钱交易的有效途径,是干部选拔机制的重大进步。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就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民主选举来讲,既有发扬民主、尊重民意的优势,又有情感因素和个人关系的制约。从全面评价的角度看,满票不一定是好干部,好干部不一定满票,有时候往往会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这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要求。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性程序和重要方法。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对于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拓宽选人视野,提高选拔质量,从源头上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干部工作中简单以票取人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地方不注重分析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把"民主推荐"等同于"民主选举",将得票情况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唯一指标,使干部考察考核、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五寨县委、县政府在采取有效措施,狠抓惩腐倡廉和查办案件工作的同时,注重从源头抓起,从制度入手,整体推进,积极探索标本兼治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匡正用人风气。一是民主推荐。公开任职目标、任职条件、推荐范围及推荐形式。无论是单位群众民主推荐、单位党组织推荐、领导推荐,还是个人自荐,都必须填写推荐卡。在民主推荐中得不到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列入考察对象。二是一职双考。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基础上,将群众推荐、领导推荐和个人自荐的情况相互印证,认真筛选,确定考察对象。一个职…  相似文献   

13.
关于考察方法干部考察的方法很多,只有综合运用才能全面掌握考察对象的特点和主要表现,为选贤任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般来讲,以下几种方法应当常用: 1、民主推荐。要以了解被推荐范围干部的情况为原则确定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范围。范围过大,有些人对属于被推荐范围的干部不了解,会投盲目票,造成民意失真;范围过小,就会以偏概全。一般来说,属于被推荐范围的上一级至下一级干部和近期退下来的老同志参加比较合适。单位人员较少的,也可以全体干部都参加。 2、个别谈话。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大范围,即考察对象确定前广泛了解  相似文献   

14.
民主推荐干部中的民意失真问题,是不良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在干部工作上的突出反映,其成因是深刻的、多方面的,但至少有这样两个方面是主要的:其一,一些干部的思想作风存在问题。个别拉票者品行不端,惯于投机,尝到了拉票的好处。不少拉票者心理不平衡,担心吃了亏,自觉不自觉地加入拉票行列。少数领导干部“跑风漏气”,以期达到“草船借箭”之目的。其二,民主推荐制度上存在漏洞。以一次性民主推荐得票数即确定考察对象的做法,使一些干部平时不是将精力用在工作上,而是用在拉关系上,而民主推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意对干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已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必经程序。干部能不能提拔重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这一关。推荐票的多少成为衡量民意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个意在引导广大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改革举措,却被一些领导干部“误读”,在一些单位变了味。一些领导干部在发现群众投票重要后,不是在努力工作、为群众办实事上动脑筋,而是一门心思在如何“赢票”上做文章。一些干部大搞“微笑外交”,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甚至在坚持真理、主持公道的大是大非面前,也不敢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惟恐得罪了人,丢了推荐票。  相似文献   

16.
民主测评作为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评判机制,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干部考核考察、竞争上岗、推优评先、评议党员、职称评定等诸多工作中来,应该说这是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符合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但如何搞好民主测评,真正体现公正、公平,却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纵观一些单位的民主测评活动,总的看是好的,但也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三:一是漠然置之,缺乏严肃性。民主测评的根本目的,是对被测对象就某方面的情况做出客观评价。但在实际的民主测评中,一些人感到与己关系不大,就表现得漫不经心,随意性比较大,要么不…  相似文献   

17.
赵来军 《前线》2014,(10):103-105
习近平总书记在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工作”。民主测评是干部考核的重要方法,对于准确评价干部、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民主测评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测评内容过于抽象、测评结果容易失真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长期困扰干部工作。对此,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和科学求实态度,打破固有思维模式,以权责对等为原则,以真实性为基础,以准确评价干部为目标,全面改进民主测评工作,不断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只有扩大民主,广开渠道,才能全面知人,公正识人。否则,闭目塞听,主观臆断,就不能知人善任。因此,对干部进行考察时,必须坚持扩大民主,群众公认,把评判干部的权力交给群众。具体应做到“三个确保”:一、广辟知人渠道,确保群众对干部考察的广泛参与干部考察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些环节应该保密,有些环节却应该扩大民主,需要充分信赖和依靠群众,使之广泛参与。一是民主测评推荐干部要尽量扩大范围。参加测评、推荐的人数越多,越易于显示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分值”高低,其结果也愈公正。因此,参加测评的人员要尽可能多,测评的范围要  相似文献   

19.
监督是关键     
袁良宽 《党建文汇》2002,(19):17-17
由于拉票问题的存在,优秀干部难以显现,往往那些注重实干的同志,有时却名落孙山。确定民主推荐和个别谈话的范围不合理。表现在民主推荐和个别谈话的参与群众范围不合理。就被推荐干部来说,参与群众的含义应该是包括对其了解、熟悉的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人,但实际考察中,确定人选缺乏代表性,因而反映民意不全面。存在着不分对象、不分系统,不管熟悉与否,所有具有被推荐资格的干部统一由同样的“群众”给予推荐或测评。  相似文献   

20.
康骞 《当代党员》2011,(6):33-33
“群众公认”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原则,考察对象的确定,必须经过民主推荐,从获得多数人认可的人选中产生。因此,民主推荐中的得票多少,成为干部是否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于是,每逢提拔调整干部之际,拉票现象就会在一些地方沉渣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