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刊博览     
“粮改”不是重铸“铁饭碗”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举措的逐步实施,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现象:一些国有粮食部门的于部职工视“粮改”为“救命草”,以为自己又捧上了“铁饭碗”,并由此萌生依赖思想。实行“粮改”是不是意味着重铸“铁饭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  相似文献   

2.
渊源 《廉政瞭望》2008,(4):47-47
封建专制已经成为一个形容专制、愚昧、腐败的制度及其社会现象、价值观念的固有名词。人们也把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归咎于“封建专制”。 然而,如果稍微梳理一下历史,及注意一下近代以来严肃的历史学家们的讨论,就会发现一个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封建”跟“专制”是完全相反的两样东西。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民意涌动的时代,也是法治厉行的时代--“民意”与“法治”,两个当下最能泛起社会涟漪的词汇,在扬州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实现了有机的融合提升,“民意法治”理念结合实际工作举措,使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满意度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4.
高雅 《廉政瞭望》2008,(3):20-22
在很多人心目中,公务员都是和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较高联系在一起的。公务员既捧着“铁饭碗”,碗里又有“香饽饽”,本应令人艳羡。他们会有什么压力呢?《法律与生活》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9,(1):55-56
宋广辉等在2008年11月17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过审核者,已突破105万人,比去年增加20多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而去年,这一比例是60:1。“国考”高烧不退,主要驱动力为四大预期:稳定、权力、利益、社会地位。最诱人的,当属以稳定为标签的“铁饭碗”。有关专家概括指出,当上公务员,并不意味着“能进不能出”。  相似文献   

6.
天上会掉下馅饼吗?对于被医学判处死刑的9岁小女孩黄金美来说,答案是肯定的。“馅饼”不仅砸中了她的头,也砸中了她的心,甚至把她砸成了一个明星:从一个原来在中国农村最不起眼的小女孩,一夜之间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大使”——这是母爱创造的生命奇迹。  相似文献   

7.
贫穷的外套     
李乔 《党建文汇》2008,(2):48-48
农夫回家时,发现屋里有个衣不蔽体的陌生人:“嘿,”他大声喊,“这是我的家,你赶紧离开!”“尊敬的先生,”陌生人回答,“从今天起,这儿也将是我的家了,您怎么可以把我赶走呢?”农夫奇怪地问:“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你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甲:我们最近开了几次会,讨论“生产力标准”,但大家对“生产力标准”的理解不太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乙:首先,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哲学理论上弄清楚什么叫“生产力标准”。简单地说,它是指生产力作为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甲:这好懂。但是,为什么对它使用“标准”这个词呢?乙:在二十多年前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中,人们把实践称为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本来,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和当时所讲“实践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一个意思的不…  相似文献   

9.
过去,中国把“失业”这个概念专门用于描述和研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业情况,并且坚信失业与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应存在失业现象的。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和人民曾经那么真诚而坚定地为消灭失业而战,把消灭失业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一,把是否存在失业作为衡量姓“社”姓“资”的标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端着铁饭碗,坐着铁交椅,拿着铁工资,吃着大锅饭,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更多的所谓“公平”,而在物质生产上却失去了更高的效率,结果是最美好的理想成为海市蜃楼,甚至酿成了最难以吞咽的苦果,以至于“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也成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有些人害了“恐资病”,一听见“失业”这个词,就条件反射,头脑中直接反应的只是“资本主义”。对于我国城镇青年没有工作的现象则称之为“待业”,而不是“失业”。“待业”这  相似文献   

10.
试题:中国古代的治政之道中有一句名言叫:“持其大纲,疏其节目,为政之上术也。”国外领导科学界也有人提出“领导者应该首先是设想家”。请联系领导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参考答案:这句话的深层次涵义是提出了领导行为的正确界定问题,即领导者究竟应该干什么?怎样做才更符合社会的需要?更有利于领导绩效的提高?这是领导者应该十分注意的问题。古今中外对于领导行为的界定可谓丰富至极。《三国志》记载:“蜀国正事无巨细,亮皆独专之”。诸葛孔明尽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由于难以克服事无巨细之弊,最终积劳成疾,…  相似文献   

11.
“三结合”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常见的词汇之一,是当时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前途,也关系到许多人的政治命运.“三结合”的变化,也是当时政治气候的睛雨表。那么,“三结合”到底是怎样产生的?结局又如何?让我们用历史的目光来审视这一过程吧!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导向”一词成了使用频率较高的诸多词汇之一。讲政策,就有个政策导向问题;讲媒体,就有个舆论导向问题;讲精兵简政,就有个人员分流导向问题……在当前诸多的“导向”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用人导向。有位领导同志曾感慨地说:“现在有的干部能把一半的精力用于工作,另一半的精力用在跑官、要官上就算不错了。”我相信这位领导同志的话并非危言耸听。事情何以至此呢?原因只有一个:“导向”问题。倘若跑官、要官乃至买官的人如愿以偿,弹冠相庆,那么把主要精力用于工作的人还能坐得住吗?即使有意志坚强者,既不跑,…  相似文献   

13.
除了飞来横祸,当代人最怕什么?没有“工作机会”。许多官员也看到了这个现代社会的“要害”,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用来掐人的脖子:动辄以砸人家的饭碗来迫人就范。  相似文献   

14.
对于人们出行来说,公共汽车是主要的代步工具。然而,只要稍加注意便不难发现,如今马上跑着的许多公共汽车都在明显位置注有“清洁燃料车”的字样。那么,这种清洁燃料车在与使用了几十年的汽油车、柴油车有什么区别?它对城市环境保护有哪些积极的保进作用?北京公交总公司又是如何加紧实施“绿色公交”工程的呢?“绿色公交”──城市环保的重要课题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对环保问题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利用不仅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人们把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15.
民为天     
“尊重”这个词儿,在我们这个国度里是很有分量的。尊而敬之,敬而重之,褒义十分鲜明。同“尊重”这个词相搭配最多的名词是什么呢?也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词汇:领导。但是,一谈到“尊重老百姓”,情况就复杂得多了。“老百姓”指谁?最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也。从理论上说,这个问题是早已解决得彻底而又彻底了。从“人民万岁”的登高一呼,到“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深情自谓;从“为人民服务”的党纪党规,到“当人民公仆”的广泛认知。谁敢说“老百姓”半个不字呢?然而,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落实”到具体的“老百姓”身上,“人民”两个…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下海的冷思考徐婷往常,人们见面的问候是:“嗨,吃了吗?”现在,最亲热的招呼是:“嗨,哥们儿,最近哪儿混呢?下海了吗?”“下海”──这个经商最形象的表达语言由市场经济繁衍出来后,正以异常博大的诱惑力刺激着人们的大脑,成为利用频率最高,炒得最火爆的一...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特别是关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论断,在新形势下为党的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在坚持党的宗旨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仅就党要“忠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重要思想谈些粗浅的学习体会。 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内涵 要忠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中国最广大的人民?它的根本利益是什么? 1.何为“中国最广大的人民”。“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是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  相似文献   

18.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就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钱呢?”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这样我以后再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上帝很悲哀,这次他狠心说:“假如我给1000万元呢?”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买下来。”上帝挺高兴。这时乞丐突然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相似文献   

19.
妙语连珠     
于振跃 《求贤》2008,(3):24-24
让中国农民过上滋润而有尊严的生活,体面、被人尊重,这是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也应该是我们社会的共同理想,否则他们即使做了工人的工作,也还被冠以“农民工”,这岂非奇怪之事?  相似文献   

20.
转型加速期的社会公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阶段社会公平问题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公平”原则是一种“平等”原则吗?■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为什么要坚持“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在当代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和发育过程中,社会公平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热点问题。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地谈论着“ 分配不公”、“司法不公”等话题。不仅老百姓关注公平不公平的问题,连我们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也坦言:“面对司法的公正和效率,我很困惑。”他说:“影响司法公正最大的问题是地方保护主义,它们对司法的干扰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