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读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将军的事迹, 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杨业功爱好练书法,1999年, 他在北京组织国庆阅兵训练时,一名干部去看望他,并带去一些优质宣纸。杨业功半开玩笑地说:“用你送来的宣纸, 我心里不安,肯定写不出好字来!”后来,他对身边的人说: “党员的党性不能在一张宣纸上失守啊。”  相似文献   

2.
《求是》2005,(17)
我军第一支新型导弹部队的建设者、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将军,在毕生的不懈奋斗中,为锻造共和国的拳头部队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智慧,表现出一位优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与无比忠诚。在从军40多年不平凡的岁月里,杨业功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捍卫祖国领土完整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他曾经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导弹旅,组织发射了我军第一枚常规导弹,先后出色完成多项重大军事任务。他挚爱导弹部队事业,刻苦钻研导弹技术和指挥艺术,在部队建设中创造了一流业绩,用全部生命诠释了革命军人的理想追求和崇高价值。在生命垂危…  相似文献   

3.
可敬的习惯     
在学习优秀党员杨业功将军事迹中,其战友有一段对杨业功的评价令人深思:“清正廉洁,在不少人眼里是个标准,但在杨业功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朱声达将军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第一任宁夏军区司令员,为宁夏军区部队、民兵建设殚精竭虑,成绩卓著。"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四人帮"残酷打击迫害,给他强加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给他彻底平反。将军身经百战,三次战残两次死里逃生,在他那革命的一生中,充满了英勇悲壮的传奇色彩。从牧童到将军朱声达是湖北省江陵县人,汉族,1914年12月26日出生于该县张  相似文献   

5.
近日,反复阅读杨业功的先进事迹,慢慢从他的心灵和情感深处读出了三个字——“负债感”。作为一名现代军事指挥员,他深刻地感受到负有党的嘱托之“债”;作为一名高级干部,他时刻感到负有基层群众的希望之“债”。欠人钱财可能不算好事,负有党的嘱托和群众希望之“债”却是好事。像杨业功那样有了“负债感”,就会对党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1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签署命令,追授杨业功同志“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荣誉称号。此前,胡锦涛主席在接见杨业功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时,号召全军广大官兵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向杨业功同志学习,“学习他忠于党和人民、使命高于一切的奉献精神;学习他勇于面对  相似文献   

7.
电视连续剧《亮剑》热播后,主人公李云龙的原型究竟是谁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有人说是二野的“王疯子”王近山将军,有人说是四野的“头等主力师师长钟伟将军,有人说是三野的“拼命三郎”陶勇将军……准确地说,李云龙这一人物形象是虚构的, 他是诸多将军素材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西城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里,居住着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将军。将军今年96岁,德高望重。他就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全国政协常委,当年曾被毛泽东称之为“孙行者”的孙胡子——孙毅将军。 孙将军曾在旧军队谋事11年,历经坎坷。1931年12月14日,他所在的部队——国民革命军第26路  相似文献   

9.
正许世友是当代一位极具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将军。他曾于1973年12月至1980年1月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兼党委第一书记。笔者从戎近40年,一直在广州军区所属部队和机关工作,对这位传奇将军满怀仰慕之情。他调到广州军区以后,笔者终于有机会亲眼见到他本人,听到他的声音,还听说过不少关于他工作、生活方面的逸事。穿草鞋的将军笔者第一次见到许世友,是在1977年5月。那时,广州军区举办了一届业余文艺会演,并选出一台节目向军区首长和机关作汇报演出。演出结束后,首长们兴致勃勃地走上台来接见了演员代表。笔者当时是湖南省军区文艺宣传队的一名乐手,在舞台的乐池里亲眼看到了接见的场景。  相似文献   

10.
1949年4月下旬,37岁的杨勇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和兄弟部队一起取得了渡江作战的胜利。在刘、邓首长指挥下,部队经江西、湖南向大西南进军。进军途中,杨勇将军顺路回到阔别20余年的家乡——浏阳县文家市,在这里小住了6天。将军戎马一生,就回这一次家。下面记述的是他当年凯旋故里的几个小故事。愚劝乡亲“六不要”7月中旬,杨勇兵团抵达与浏阳毗邻的江西万载。杨勇将军想到即将率部路经家乡,心情激奋不已。他修书一封,通过地方党组织转到家乡。在信中,他告诉家乡亲人不日内将顺便回家看看,恳切地要求乡亲们“六不要”:不要敲锣打鼓放鞭炮;不要上街夹道相迎;不要张贴为他个人歌功颂德的标语口号;不要为他杀猪宰羊设酒宴;不要在他家张灯结彩摆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0月17日,按照中国传统习惯,99岁的开国将军胡继成开始步入百岁的人生旅程。这一天,成都军区的领导和家乡的代表及亲友一起为他祝贺百岁华诞,白发苍苍的老将军身着红色唐装,喜笑颜开,喜气洋洋地接受大家的祝福。胡继成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对部队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即便到了晚年,与人交谈,他说的最多的还是当年战斗往事,最关心的是部队建设,他经常在梦中回到了部队,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  相似文献   

12.
王建丰 《世纪风采》2011,(11):20-23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中,有10位独臂将军。毛泽东曾感慨道:“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在这10位身残志坚的将军中,有一位童炎生将军,如果他还健在,今年应该是老人的百岁寿辰。  相似文献   

13.
甘泗淇是我军高级将领,也是著名政工将军。革命斗争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组建战斗剧社,不断活跃红军的业余文化生活。解放后,他又深入基层部队,着力做好部队政治思想工作。抗美援朝战争中,在改善部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他做了大量工作。他从一名农家贫寒子弟,历经战争岁月的洗礼,渐渐成长为一位我军优秀的政工上将。他上爱人李贞同为开国将军。他俩相濡以沫,并肩战斗30余载,人们称之为夫妻将军、双子将星。  相似文献   

14.
彭大贵 《实践》2005,(10):47
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员杨业功少 将,一生简朴留典范,人称“本色将 军”。他家艰苦朴素的最大特色有“三 个一”:一套上世纪80年代的老沙发, 盖着一条陈旧的棉毯;一张结婚时用 四个箱子拼成的大床,已经睡了31年; 一个掉漆的搪瓷碗已经跟随他戎马生 涯35年,从排长到将军,他在吃饭的时 候都是用的这个碗。 杨业功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三个 一”,是不是经济上不宽裕?不是。他在 去世前的一份述职报告中写道:我家 四口人都拿工资,我的月收入3000多 元,家庭月收入6000多元,总存款年年 上升,属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小康家庭。 这样的小康家庭完全有条件改变“家 庭‘三个一’特色”,可杨业功觉得自己 小家好于贫困农家,便维持小家顾大 家。在基地驻地贫困山区,有一个女孩 家庭贫困,小学上了三年级就要辍学, 杨业功主动寄钱支付了她全部学杂 费,帮她完成学业;在湖北应城老家,  相似文献   

15.
冯玉祥将军,作为中华民国重量级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颇多。比如,有人说他是“基督将军”,也有人说他是“爱国将军”,更有人说他是“倒戈将军”。纵观其一生,我认为,冯玉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读书将军”。“读书将军”冯玉祥,在读书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倒戈,有人认为“倒戈”意味着  相似文献   

16.
导弹司令杨业功的“决不失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枫 《世纪风采》2006,(2):42-42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惟吾德馨。”杨业功填写的这首《公仆铭》,不仅是他为官的心得,更是他为人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正郝克勇这位开国将军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卧底国民党军队多年,是唯一与毛泽东单线联系的特工;在国民党38军里,他培训中共干部和发展中共党员达几千人;为便于在隐蔽战线工作,毛主席将他原名改为"范明";他孤身涉险,面交密函,促成陕北国民党保安部队起义;他带领部队,历经4个多月,创造了从北路胜利进军西藏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姜廷玉  方玮 《湘潮》2010,(11):8-10
“彭绍辉是著名的独臂将军,总参谋部的不倒翁……唯有他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当了23年的副总长。”这是某海外报纸对独臂将军彭绍辉的评价。彭绍辉先后经历了6位总参谋长。他在我军历史上担任副总参谋长时间最长,为我军的教育训练、军事理论研究和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1999年6月,杨业功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当上基地导弹司令。在新老司令交接仪式上,他十分坦诚地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一喜一忧:“喜的是,部队地位特殊,任务特殊,是为国家和军队作贡献的大舞台,搞得好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忧的是,本人素质上有很大差距,搞得不好就会愧对祖国和人民,成为千  相似文献   

20.
许世友将军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的我军高级将领,在他的生平史册上写下了难以数计并富有传奇色彩的篇章.许世友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曾入少林寺习武8年.他的一身“少林绝技”,使得他的革命生涯熠熠生辉.1926年9月,许世友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于革命事业.战争年代,他8次负伤……从战士到上将,忠实地为党和人民戎马奋斗一生.我们三人曾先后在将军身边工作过几十年(任秘书、警卫).1971年10月许世友将军曾给我们讲过他与张国焘的恩恩怨怨,我们记录下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使广大读者对许世友将军的一生有个更全面的、多方位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