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使人大工作宣传真正取得实效,2月14日平塘人县大常委会召开了人大新闻写作专题培训会。平塘县新闻中心、县电视台记者,19个乡镇人大主席、人大秘书等60余人参加此次人大新闻专题培训会。为使人大工作宣传上一个新台阶,平塘县人大专门出台了奖励机制。凡被国家级报纸、刊物、广播电台、电视台采用的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县乡人大...  相似文献   

2.
王刚 《湖北宣传》2006,(11):31-31
武汉地区都市类报纸经历了近10年的成长历练,在报纸的内容、形式、发行销售及广告经营等方面日趋成熟,各家报纸努力打造特色栏目,塑造特有风格,提高办报质量,基本满足了市民读报的需求,受到武汉地区读者的喜爱,并在全国报业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伴随着越来越激烈残酷的竞争和厮杀,武汉地区都市类报纸出现了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3.
法制新闻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类别,在我国出现不过是20来年的事。尽管起步晚,法制新闻的发展却很快,日益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90年代以后,法制新闻开始有了从量到质的飞跃。目前,除了《法制日报》和人大、公安、检察、法院、律师等部门及行业的专业报纸外,各省级党报党刊、经济类报刊和电台、电视台也纷纷开设了法制版和法制专栏。这里,笔者就如何办好报纸的法制版作一探讨。坚持正确的办报宗旨 合理安排版面内容坚持正确的办报宗旨,是办好法制版的前提。笔者认为,报纸法制版的办报宗旨可以这样定位:为社会…  相似文献   

4.
刘编 《人民政坛》2006,(6):29-29
在5月19日结束的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复评暨第十六届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评选会上,我省5件作品获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奖。电视专题片《代表建言,结转督办》(作者:周伟亮 张晶 编辑:刘立耘 黄敏 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2005年7月6日刊播)获电视类一等奖:通讯《共同的心愿——(反分裂国家法)通过后访福建代表团》(作者:黄世宏编辑:刘国军泰荣刊《福建日报》2005年3月15目一版)获报纸通讯社类二等奖;通讯《“是不是就叫‘进城务工农民”’》(作者:姚金清编辑:张郁刊《人民政坛》2005年第4期“)获人大报刊类一等奖;系列报道《预算审查监督报告》(作者:郑国锋 刘志镣等 编辑:郑国锋刘志锋刊《人民政坛》2005年第4期至第10期)获人大报刊类二等。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可谓党报新闻报道的“门面”、“大梁”,而人大新闻是时政新闻的“重头戏”之一。随着社会各方对形势、大局的关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日益频繁地介人人大新闻报道,形成竞争纷起的格局。可以说,人大新闻报道已不再是党报的“专利”,以往“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人大新闻的“市场”开始细分,表现手法“百花齐放”。这一切,都使党报人大新闻报道的主导地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近年,随着人大立法任务的加重,新闻媒体的报道有了更加丰富的报道资源。人大立法报道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也是各个媒体竞相挖掘的一个新闻资源富矿。笔者结合多年报道人大新闻的实践,谈一下报道地方人大法规案应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5月27日至31日,由中国人大制度新闻协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人民权力报》联合召开的地方人大报纸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市召开,有关单位和全国16家地方人大报纸近60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地方人大报纸的办报方针、编辑工作、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于友民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析综、副主任兼秘书长孟俊修出席会议并讲话。于友民副秘书长对地方人大报纸从无到  相似文献   

8.
在“入世”的大背景下,报业市场竞争全面升级自不待言,新闻传媒界多方探讨竞争方略,“竞争力”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报纸的真正资源是新闻信息,报纸的本质特性是新闻传播,报纸的主导产品是新闻报道,报纸的立足之基是新闻质量。报纸  相似文献   

9.
记者多不愿跑人大新闻口。不外乎两个原因:人大新闻行文严谨,不得随意发挥;会议多,比跑其他新闻付出多。我却乐于跑人大新闻口,甚而认为是人大新闻成就了我。  相似文献   

10.
人大新闻的内容要点写作特点和差错易发点初探□沈掌荣这里所说的人大新闻,是指宣传民主法制建设、报道人大制度的新闻作品,或者简称为与人大制度相关的新闻作品。内容要点,是指新闻作品所应该和能够报道的人大新闻内容的主要方面;写作特点,是指人大报道的不同于一般...  相似文献   

11.
全国第十四次省级人大期刊研讨会(西藏会议)上,提高人大报刊的可读性成为与会人员热烈讨论的话题。长期以来,充斥报刊、特别是人大新闻报刊版面的多是会议程序性报道和反映工作动态的文章,可读性不强。人大新闻如何将读者的阅读心理与人大新闻工作的特性有机结合起来,找准共振点,增强可读性,深刻挖掘人大新闻的内涵和主题,将人大新闻写深、写活始终是人大报刊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就如何把握人大报刊的可读性问题略谈己见。  相似文献   

12.
自恢复地方人大和设立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以来,人大制度的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是至今一直没有关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事项应及时和完整公之于众的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事项的公之于众,一般是地方人大看全国人大和下级人大看上级人大怎么办,搞上行下效。由于无明确法律规定可遵循,因此,要求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事项在当地新闻传媒尤其报纸、电台、电视台全文公之于众  相似文献   

13.
人大新闻选择,是人大新闻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新闻规律的角度,对作者如何选择人大新闻报道的几个问题试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俊 《人大论坛》2007,(10):37-37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新闻采集的富矿,但不是露天矿。要写出有人大新闻特色的报道,特别是一些深度报道,关键在于深挖提炼。  相似文献   

15.
人大工作的宣传有着一般新闻的共同点,也有着不同于其他新闻的特点。它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那就是政治性、程序性和法定性。目前,我市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现状是:常委会领导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了人大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质量;媒体对人大工作宣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报道逐渐向着规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屈效东 《人大建设》2008,(11):22-22
我采写人大新闻时间不长,最近几年相继在《人大建设》等报刊上发表了几篇人大新闻稿件。在这里,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新风扑面     
正"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打开《公民导刊》2016年第一期,便感到一阵新风扑面而来。盘点2015年重庆十大人大新闻,温故而知新。年末岁尾的媒体,大到全球,小到行业,都要评选当年十大新闻,见证发展、铭记历史,展望未来,把握时代,为社会所热切关注。重庆十大人大新闻也是送给新的一年,送给全市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的贺礼。谓之贺礼,是因为十大人大新闻是一年来全市人大工作的缩影,承栽了民意和民声,记录了创新和进步,展现了担当和智慧。  相似文献   

18.
<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相关新闻宣传报道的特点是严谨、准确,注重程序。随着百姓对电视新闻质量需求的提高,如何让人大电视新闻摆脱过去单一从时政新闻角度播报的"联播体",转变为真正贴民生、接地气,这就需要新闻从业人员不断探索,创新人大电视新闻报道的手段和方法。一、贴近群众生活人大新闻中涉及的内容都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人大新闻最直接的受众也是人民群众,能吸引多少受众的眼球,是检验一条新闻传播效果的最直接体现。创新人大电视新闻,首先要从选题入手,选好切入点。从小的切入点,选择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或现象,着眼小问题,反映大事件,不仅能赢得受众的广泛关注,还可以促使问题的解决。人大电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各地对人大宣传工作的加强,从事人大宣传的业余宣传员也越来越多。但是,有些宣传员由于在人大新闻宣传方面经验不足,撰写的人大宣传新闻稿件形式古板,文字单调,投稿命中率往往不高,造成宣传员从事人大宣传的积极性受挫,影响人大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鉴于此,笔者认为,人大新闻稿件要在“活”字上下功夫,要在题目、形式、内容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是新闻宣传亟待开发的"金矿",具有丰富的内涵,大有文章可做。可惜的是,长期以来,充斥报刊、特别是人大报刊版面的多是会议程序性报道和反映工作动态的文章,可读性较差。如何把人大新闻写深、写活?从21年的新闻宣传和人大刊物编辑实践中,我深深感悟到,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的代表机关。多写人民群众关注的新闻或用轻松、活泼的形式报道主题严肃、重大的内容,是提高人大新闻可读性,实现人大制度和法制建设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具体采写中,务必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