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宪章,是劳动管理的自治规章、员工行为规范,一经制定、生效,对用人单位的全体成员皆具有约束力,是用人单位的内部管理法。然而,从人力资源工作角度来看,在真正处理问题员工时,企业精心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尤其是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往往会出现员工不服的情况,在面对劳动仲裁和司法审判时也是漏洞百出,  相似文献   

2.
《干部人事月报》2014,(7):64-67
在诸多离职操作实践中,员工主动辞职或者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通常都是较为理想且风险较小的操作模式。但更多情况下,员工严重违纪、严重失职、不胜任解除等情形却最为常见。在这些单方解雇操作中,用人单位往往因为前期证据不充分、规章制度不健全、解雇操作不恰当等原因,给企业带来了本可以避免的"灾难"。那么,该如何掌控这些单方解雇过程的风险呢。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经济的衰退。经济不景气,使得大批企业人力成本突显,裁员成为诸多企业抗击危机无奈而又有效的自救选择。然而,裁员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棘手的事,有时需要更专业的人员来操作和处理,于是在美国出现了一个崭新的行业——解雇行业。  相似文献   

4.
席卷全球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中国企业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裁员成为很多企业迫于无奈的选择。裁员对组织承诺、工作流程和员工心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裁员顺利结束并不意味着裁员成功,留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决定裁员的成败。因此,研究裁员后留任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人力资源整合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让许多企业上演了劝令员工集体辞职的事件,而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的一名老员工王国平,却打赢了公司解雇员工以规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官司,审判法官说,用人单位应正确看待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6.
解雇员工是人力资源工作者(以下简称“HR”)在日常工作中无法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解雇面谈则是解雇员工的关键环节。如果解雇面谈处理不当,被解雇员工或因情绪失控而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或是引发劳动争议,最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甚至向法院提起诉讼。无论是哪一种后果,都会给用人单位带来麻烦和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热炉法则     
《时事报告》2010,(12):67-67
这是西方管理学家提出的惩罚原则,以“烧红的火炉”来比喻企业的规章制度,其实际指导意义在于一旦有人违反规章制度,就一定要让他(她)受到“烫”的处罚。  相似文献   

8.
实施裁员,有的方式简单粗暴,事中冲突不断,事后遗留问题一堆;而有的借助EAP的力量,不仅方式方法充满人性关怀,事中安稳平顺,而且事后员工口碑、企业社会形象不降反升。面对这个裁员多发季节,怎样才能让你的被裁员工平静而体面地离开?  相似文献   

9.
案例:L公司自2007年底以来订单逐渐减少,压力之下,公司决定与34名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在工会对此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司HR部门会同生产部门经理召开动员会,宣布以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的方式,鼓励员工主动提出辞职,结果有29名员工愿意接受安排离开企业,另5名员工提出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公司拒绝他们的要求,双方此后一直处于僵持状态,、数月之后,L公司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对另一批员工实行轮岗轮休制度。双方签订轮岗协议,约定在今后一个自然年度里,工人累积实际工作的时间若长于法定工作时间标准的,视为加班;如不够,按比例扣除相应工资。轮休期间,工人不得从事任何其他工作,否则视为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企业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对此约定,L公司没有上报有关劳动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10.
《辽宁人大》2009,(4):44-45
中央电视台(CCTV)、LG、沃尔玛、中石化、泸州老窖等裁员案 【案情简介】 2007年下半年开始,包括中央电视台(CCTV)、LG、沃尔玛、中石化、泸州老窖等知名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开始了大规模裁员。裁员的理由多种多样,但体现的法律表现形式大致包括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终止事实劳动关系、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甚至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裁员的对象基本为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年限5年以上的老员工或者是所谓的临时工、劳务工;裁员的规模在部分企业甚至超过了20%;裁员的结果也各不相同,有平稳解除或终止的,有解除或终止后,转为以劳务派遣方式继续用工的,  相似文献   

11.
【案例】:王女士是一家IT公司的销售人员,并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由于需要外出销售,王女士经常工作在外,无法到公司进行考勤登记。突然有一天。王女士接到了单位的一纸通知:“因为员工手册中规定‘外出工作、办事必须经部门领导审批签字,否则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而王女士外出销售,却从来没有让单位领导审批过,因此。王女士已经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公司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裁员、员工离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使得劳动关系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如何处理好员工离职时的一些工作交接问题,用人单位和员工都应该多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13.
《就业与保障》2009,(8):F0002-F0002
美可食品有限公司有60%的员工为下岗再就业人员,特别是连锁门店营业员中90%为下岗大龄女工,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认真遵守《劳动合同法》,坚持不裁员、不减薪、增福利,积极鼓励员工开展产品创新,保证了企业健康发展和员工队伍稳定。  相似文献   

14.
小保:2011年6月14日,某公司打浆工陈锋于工作期间在禁烟区内吸烟,被他人发现。该公司认为。室外吸烟亭系公司唯一指定的吸烟场所,并告知了所有员工。该公司员工手册也规定,员工在禁烟区吸烟的,或把易燃物料带入公司,或在公司或工厂任何区域丢弃燃烧物.被视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将依法解除与该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陈锋已签收了此员工手册。6月17日,该公司向陈锋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相似文献   

15.
金融风暴让不少企业措手不及。从国外到国内,从世界知名的跨国巨头到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危机,力求自保。不少企业采取降薪、裁员以节省开支。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在实施降薪、裁员等自救措施时,并没有注意员工的心理维护,这很有可能会引发员工的群体性心理危机。这种心理危机往往导致持续性的减少产量、不断发生争吵行为、工作质量下降、服务品质变差、工作漫不经心、逃避或脱离工作等。  相似文献   

16.
小保: 我是某民营医院注射室的一名护士。在我与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中有一条规定.劳动者在工作中有“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2011年12月初因为我和男朋友张某分手,引起了一些纠纷导致我值班时短时间离岗。几天后,医院以我“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  相似文献   

17.
王丽(化名)系碧海公司销售人员,在入职时,双方签订有书面劳动合同,且王丽已签字确认知悉《员工手册》及其公司规章制度等内容。近日,碧海公司在日常考勤管理中发现,王丽与该公司另一员工黄鑫(化名)的考勤打卡时间多次高度相近,在同一台打卡机上的打卡记录相差仅数秒。通过调取监控视频及考勤系统记录发现,该二人存在多次相互代打卡及相互委托打卡行为,公司以王丽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为由将其辞退。  相似文献   

18.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裁员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通用电气有一句名言:"任何人,如果他‘很乐意裁员',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做企业的领导;反之,如果他‘不敢裁员',他也不够格做一个企业领导。"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南方A房地产集团对其分(子)公司进行全面整合,剥离了与主业无关的书画院、饮用水公司、文化传播、咨询服务等多家下属公司。自集团在媒体发布转让公司公告的一个月后,集团人力资源部还未来得及出台相关裁员文件,不同的裁员版本却在员工间疯传开来。每名员工都怀疑自己即将被裁,也有人在盘算被裁后能得到多少补偿。  相似文献   

19.
咨询在线     
小保:我是一企业员工,老板每年年底考评、打分,排在最后几名员工将遭淘汰,因此,我十分害怕,但是总觉得不对头。我想请教一下,老板与我们签订了三年正式劳动合同,老板不以合同为依据,而是每年实行"末位淘汰"辞退员工是否合理?-员工某员工:你来信反映:"企业实行年终考评末位淘汰辞退员工办法",我们认为这一做法不妥。根据《福建省劳动合同管理规定》第十三条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损害等情况,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可以不发经济补偿金。年终考评末位淘汰辞退的员工,并不一定存在上述错误,如果是员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与保障》2012,(11):4-4
一个月前,我公司员工李某通过熟人关系,从医院获取了一张“患有严重乙型肝炎,建议休息治疗三个月”的证明,而后向公司请病假。公司因不明真相,准假三个月。近日,公司发现李某悄悄与他人合伙经商后,遂明确要求李某要么去医院复查、要么复工,但被李某拒绝。鉴于公司的规章制度及与员工的劳动合同中均明确规定,员工连续旷工五天以上或严重违反公司纪律的,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公司能否将泡病假的李某按此规定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