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淼 《政府法制》2010,(23):17-17
1939年初秋,毛泽东去延安马列学院作报告。院党总支书记张启龙、副院长范文澜让教育处长邓力群、教育干事安平生等四人去杨家岭接毛泽东。他们走到半路时遇到毛泽东,便说:“学院领导派我们来接主席。”毛泽东听后说:“这样做有点不好,一个人做报告要四个人接,要不得!要不得!  相似文献   

2.
郭世东 《江淮法治》2008,(17):58-59
1945年7月1日,抗战胜利的前夜,黄炎培争六位参政员登上飞机,飞往延安。。下午一点多钟,毛泽东、朱德等已经到机场迎接他们了。六位参政员在延安除参加会谈外,还参观一些单位,访问一些老朋友。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到家中作客,促膝长谈一个下午。毛泽东问他,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他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  相似文献   

3.
1945年,毛泽东同志和黄炎培在延安的那次著名的谈话,人称“窑洞对”,至今许多人耳熟能详。黄炎培对毛泽东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相似文献   

4.
郭世东 《江淮法治》2008,(13):58-59
1940年2月20日,在延安城北门外中央组织部礼堂,召开了由1000多人参加的“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吴玉章当选为该会理事长,毛泽东等46人当选为理事。在成立大会上,毛泽东发表了重要演说,  相似文献   

5.
徐海东,湖北大悟人,穷苦窑工出身。革命战争年代,历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他勇猛善战,屡立奇功,曾九次负伤,身上留下十几处伤疤;他的家族中有66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形成了一座罕见的家族烈士陵园。毛泽东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他依然保持着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问三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徐海东常讲的一句话是“不能忘本”。他在大连养病期间,有一次得知自己…  相似文献   

6.
爱国华侨陈嘉庚对吃假说过一段颇有感触的话。他说:“800元的酒席我实在咽不下去,两角钱的饭菜我感到又甜又香。一个浪费的是人民的财力和物力,一个是节约人民的财力和物力,两者的生活作风,真是天壤之别。”这段话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陈嘉庚先生率团慰问抗日军民时说的。当时在重庆,国民党用800元一桌的高档饭菜招待陈嘉庚,而在延安,毛泽东主席在土窑里请他坐在小木凳上,吃两角钱一顿的客饭。陈嘉庚由此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如今历史已证明了陈嘉庚先生断言的正确。然而,当历史翻过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再回味陈嘉…  相似文献   

7.
李静 《政府法制》2013,(29):22-23
毛泽东进入北平之后,工作日理万机,加上安全方面的考虑,他不再像过去在延安时期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到处走走。对此,他曾发牢骚说:“我都成了笼子里的老虎了,一点自南也没有。不能随便外出,不能随便看戏,不能随便干我想干的事情,整天是这个警卫、那个警卫跟着,我干什么非得你们那么多人同意?”  相似文献   

8.
梁琨 《政府法制》2011,(26):15-16
不久前有人撰文称,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是蒋介石。该文说: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曾六次高呼:‘毛主席万岁!'”文章最主要的根据是《大公报》的报道。文章说,1945年10月9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张治中设宴款待毛泽东的消息。在酒席上,毛泽东作了希望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演说,“毛先生在高度的热情中,结束了他的演.说。毛先生的话音一落,蒋委员长就咆哮般地大喊道:‘毛主席万岁!’连喊三次,回赠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佚名 《政府法制》2011,(24):12-13
近年来,一些报刊发表了关于毛泽东上个世纪40年代在延安“挨骂”的文章。有些内容并不符合史实。  相似文献   

10.
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毛泽东文集》第三卷,收入了毛泽东同志1944年3月5日撰写的《关于路线学习、工作作风和时局问题》一文,其中在谈到“工作作风问题”时指出:我们的机关中“也有好的首长,如马专员会审官司,老百姓说他是‘青天’。”这里所指的“马专...  相似文献   

11.
纪彭 《政府法制》2014,(23):12-13
老虎本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因其凶猛而常常与有极大危险且难于对付的事物相联系。从毛泽东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到蒋经国拿着尚方宝剑来到上海,放出话来:“只打老虎,不拍苍蝇”,再到“三反五反”运动中成批地揪出危害国家利益的大小“老虎”。“老虎”逐渐从一种猫科动物,沦为反动派、敌人、不法奸商、贪官污吏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洪小潞 《中国监察》2013,(20):62-62
1941年,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在重庆,蒋介石花大钱隆重接待;在延安,毛泽东用自己种的蔬菜和邻居送来的一只老母鸡进行宴请。一饮一食之间皆见作风,正是从这两顿饭的差别,陈嘉庚得出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孔令铜 《中国监察》2010,(10):60-60
报载,毛泽东曾与时任湖北省委秘书长的梅白谈起领导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毛泽东问梅白:你记得曹操评汉献帝的话吗?梅白答道:记得。有这样两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毛泽东称赞说:不错,你读书不少。现在有些干部的子女也是“汉献帝”,  相似文献   

14.
延安初识毛泽东 1937年,陈伯达带着妻儿,辗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一次偶然的机会,陈伯达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那是一次由毛泽东参加的理论座谈会,讨论孙中山的思想。会上,对孙中山思想的阶级性发生了争论。一种意见说,孙中山的思想属于小资产阶级;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孙中山的思想属于民族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5.
在湖北省黄冈市档案馆里.珍藏着一封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的来信。信中说:“米收到,钱寄上,此类事今后不要做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前言 正视历史,以史为鉴 四十年代初,我党在延安时期进行的整风运动,作为一次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已被载入史册。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重提这段历史,是因为在整风运动中曾搞过大规模的“抢救失足者运动”。错误的“抢救”运动虽然很快被毛泽东制止了,但其历史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1942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党校和干部会议上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报告。4月3日,中宣部作出整顿“三风”的决定。5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央总学习委员会领导整风运动。学委会由  相似文献   

17.
朱丽华 《政府法制》2013,(24):38-39
罗荣桓的婚事报经中央同意,于5月16日举办了婚礼.罗荣桓与林月琴结婚几天后,罗荣桓便奉命上了前线.恰在这时,据传早已在战斗中牺牲了的林月琴的前夫,九死一生后回到了延安.消息传来,林月琴陷入尴尬,毛泽东亦震惊不已,这不仅是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纠葛,而且事关政治大局.毛泽东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把当事人林月琴叫来……  相似文献   

18.
1945年 7月间,黄炎培等六人以个人名义访问延安,为延安的兴旺景象所感动。于是,黄炎培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都没有跳出这个周期率。请问共产党有何办法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黄炎培说的周期率,实质是指一个政权或一个政党由盛而衰的历史现象。他想问的是中国共产党一旦成为执政党后,能否不致重蹈前人覆辙。是否也像前人那样,经过一个短期的繁荣后,迅速走向衰败?   翻开中国的历史,从秦汉至唐宋元明清,先后…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夹尾巴”的问题。他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把尾巴夹紧一些。”“不要翘尾巴,要夹紧尾巴做人。”  相似文献   

20.
王香平 《政府法制》2011,(23):14-15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与毛泽东谋过面的总统尼克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完全献身的和重实际的共产党人,而且也是一位对中国人民的历史造诣很深的富有想象力的诗人”。如果说“诗人”是特指毛泽东的个性化特征,那么,“历史造诣很深”则适用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