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在官场,自然免不了众多的人情世故和诱惑,而为官之道又有许多禁忌,稍有不慎,便会招来,临头大祸。曾国藩能在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屹立不倒,自然是有其独特的为官之道,比如他的“为官三不”:  相似文献   

2.
刘飞 《政府法制》2012,(36):29-29
时下,官场小说非常红火。但凡描写官场上的鸡零狗碎或者阴谋诡计的文字堆成了书,总能卖得不错。这也难怪,现在有那么多当官和想当官的人,他们都是潜在的读者。写官场小说的人,不少都是官场中人,把自己见过、听过甚至想过的事情整理一下,就不愁没有故事。读者不缺、素材不缺,金钱自然也就不会缺。  相似文献   

3.
植群 《中国律师》2002,(10):67-67
官员和商人都是古老的职业,在中国少说也有几千年历史。官员的活动范围和空间是为官场,商人经商做生意的地方是为商场。官场有官场的规矩,商场有商场的规律,本无必要把两者拉在一起。但笔者最近听到一种说法,叫“官场如商场”,这个提法颇值得推敲。持此论者的理由是:现在的官场和商场联系紧密,官商结合,亦官亦商,区别不大:官员和商人都以发财为目的,商人做买卖,官员也做买卖,只不过商人买卖的是商品,官员买卖的是权力和职位。君不见,有一官员说过一句名言:“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君不见,用钱买官已屡见不鲜?言之者…  相似文献   

4.
小寒 《政府法制》2012,(20):7-7
虎:都说“伴君如伴虎”,这自古以来官场上可不好混啊!弄不好,那就是掉脑袋的事。“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官场上的人拉帮结派,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你。当然还得担心“养虎遗惠”。没准哪天整你的就是你亲手提拔的“亲信”呢,  相似文献   

5.
“书场”为书法表演场所的简称,顾名思义,“官场”也就是官员表演的场所的简称。现在“书场”有句话,叫“流行书风”.也称“时风”。笔者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书场”与“官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书风”也就类同了“官风”。  相似文献   

6.
前“腐”后继,是指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岗位、同一个职务,“腐”“腐”相连,绵绵不绝,前任已经因腐败触法受惩,继任者却继续铤而走险的案件。前“腐”后继,这是当前官场腐败的新动向、新特点。这些贪官污吏何以会在前任走上不归之路后,依然故我亦步亦趋矢志不渝地前腐后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跑官要官现象屡禁不止,官场腐败事件屡见不鲜。尽管再三强调:跑官要官,坚决不给。仍有不少追求升官发财的人买到了“乌纱”,一些贪官还“边腐边升”。净化“官场”,成了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课题。 日前,新华社报道了福建省最贫困的政和县冒出200多个贪官的新闻,其中有两段话,给人极大的提示。一段是政和县广为流传的:“做生意会亏本,搞种养没市场,办企业无销路,  相似文献   

8.
丁锐 《政府法制》2010,(15):46-46
在人们印象中,明朝大清官海瑞似乎是个狷介乖僻、不苟言笑的人,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也称他是位“古怪的模范官僚”——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海瑞,无疑是明朝官场中的“犀利哥”,但他并非只求“犀利”不讲圆通,他也不乏幽默。  相似文献   

9.
古代官场吏治如何,其实,从权力阶层怎样管束“身边人”就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10.
熟悉台湾政治操纵司法的人,都会认为特侦组在开创台湾司法的历史,把涉嫌贪污的陈水扁扣上手铐,是谱写“中国人政权历史的新一页”。而陈水扁作为政党轮替上台的第一位“总统”,也将是台湾史上最大的贪渎犯,他的最后贡献恐怕就在于留待“有用之身”,作为台湾的民主化、法制化的标本,以警示后人。  相似文献   

11.
白丁 《政府法制》2010,(12):4-5
西方风俗以询问女士芳龄为失礼,而中国官场以打探“真年”为禁忌,此恰能相映成趣。与靠好爸爸做官者大多虚增年龄的做法相反,通过科举得官者有不少人自减年龄,就连《儒林外史》中的那个“忠厚人”范进都一减就是24年,那些滑头滑脑的人该减多少?  相似文献   

12.
沈键 《检察风云》2011,(18):30-31
2011年6月,江苏省委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原苏州市平江区常务副区长兼新城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成为会议提供的三个反面典型之一。作为曾经的官场明星人物,刘军是如何走向堕落的呢?法院的审理资料显示,刘军之堕落与拆迁、工程发包等有关,同时还与一个官场女人有关。  相似文献   

13.
官场,是旧社会对统治机构内部的总称,一部《官场现形记》,把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的官场腐败暴露得淋漓尽致。现今,旧社会的官场不复存在,各级人民政权内的从职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然而,就在这人民公仆的队伍中,一些本是流氓的人混迹其中,人们对此痛恨之极,斥之为“混进官场中的流氓”。 说“流氓进官场”,绝不是信口雌黄,有例为证。湖北省原副省长孟庆平,看见女色眼睛发愣。一个体户派女秘书  相似文献   

14.
人走茶不凉:无所不在的“影子腐败” 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走茶凉”,是对官场生态的一个形象比喻,意指当一位宫员失去其权力时,也将立即失去由权力带来的各种其他好处。但是中国近期的一些腐败现象却意外地打破了这一常规,许多在位时低调的官员在退休之后反而在政、商两界混得更加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15.
王捷 《政府法制》2014,(32):40-40
“整治查处党员干部参赌涉赌案件6122起,涉及7162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绩清单中,首次大规模曝光治理“官场赌风”的成果,向外界传递出中央根治“官赌”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收人钱财,替人办事”虽是上不了台面的“潜规则”,在时下的官场一些人中却颇有市场,一些腐败官员总是收了钱财才肯替他人办事,自然,办的事也多是上不了台面的事;而求人帮忙者,因获得了利益,对此也不声张,使“潜规则”交易不暴露。这种“潜规则”使党风、政风受到严重影响。广西武宣县六峰山林场副场长兼党支部书记何建把,官虽不大,却颇懂“潜规则”,在有人找上门来时狮口大开,向他人索取巨额钱财,但因职权所限,为他人办不成事后,却又认准对方不敢声张,不按“潜规则”将钱退还。堪称“牛人”一个。  相似文献   

17.
陈敏 《政府法制》2011,(31):29-29
在民国官场上,发生过一次“愚人节”笑话式的闹剧。“九一八”事变后,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有个名叫梁作友的人上书省政府,声称外侮临头、国家危难,自己愿捐资3000万元以作救国赈民之用,但有个前提条件:必须面见蒋介石。  相似文献   

18.
官场逢迎问题,似乎难以说得清楚,颇有点“剪不断,理还乱”的味道。当年,武则天“喜祥瑞,怕说老”,竞致逢迎取宠者不知凡几。襄人胡庆居然从河里抓了一个龟,用丹漆在龟腹上写下“天子万历年”几个字,说是“神龟”送到宫廷,御史李昭德偏不信有这等事,  相似文献   

19.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后,在深入基层实地采访调研过程中,经常听到一些干部讲,目前官场存在一种“低调”之风,突出表现是很多干部信奉中庸之道“和稀泥”,不左不右随大流,  相似文献   

20.
宗承灏 《政府法制》2011,(30):49-49
开宝六年(973年)的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在朝堂之上按照惯例会见当年新考上的进士。新录取的进士有11人,诸科28人。这些未来官场的后备干部们来到皇帝日常主持重要会议和政务活动的讲武殿,接受国家最高权力者的接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