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记者:国共两党的黄埔将领有多少?陈宇: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著名将帅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决定现代中国走向的人。据《广州市志·军事志》记载:"黄埔军校作为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官的军事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人民解放军中获少将以上军衔的有40余人……国民党军方面,任兵团司令以上职务的有60余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议题的历史演变过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在分析每个时期两岸关于该议题的基本主张和议题呈现态势基础上,总结出两岸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议题源自于结束两岸军事敌对状态的内在需求,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建立将是对“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排除,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必须考虑两岸军事敌对两个方面的特殊性等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3.
"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一个比"信心建立措施"内涵更深、外延更广的概念.在两岸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过程中,第三方的可能影响不容忽视,必须确立"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并在机制的协商过程中和协议文本中以明示和暗示的方式予以体现,以澄清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单纯性"、"防御性"和"透明性"特征,化解相关国家或地区的疑虑,为两岸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营造一个相对有利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正在不断形成,随着两岸互信的不断积累和共识的不断增加,两岸之间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可能性也在增长。对于海峡两岸来说,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增加双方的政治互信,而且有利于长久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5.
<正>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根据海峡两岸的特殊情况所做的特殊安排。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谈话中指出:"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而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近来亦受到新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会见吴伯雄的五个重要意义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在此次发布会上指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再次率团来访,是国共两党交往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今年两岸关系中的一件大事.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同吴伯雄主席举行会谈,就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会谈取得重要成果,达成广泛共识,对增进国共两党政治互信,促进两岸双方良性互动,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的将星摇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36位军事家中,有10位毕业于黄埔军校,如加上在黄埔曾任职的周恩来、叶剑英和聂荣臻共13人,占总数三分之一.蔡申熙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是红十五军主要创始人之一,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位横空出世的军事天才,在大别山区创造出一系列令人叫绝的经典战例,其短暂一生中最精彩的华章是在鄂豫皖根据地谱写的.徐向前元帅称赞他:“不仅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而且在历次战斗战役中机智果断,勇猛顽强,因而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很高的威信.”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2010,(3):26-27
国台办回应台方军事互信谈判表态:赞成适时探讨 发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台行政部门吴敦义日前表示在确保台湾安全的前提下,两岸军事互信谈判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对此发言人如何评论?”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表示,大陆方面赞成两岸适时就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上半年,两岸关系继续保持和平发展良好势头。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岸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各项交流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台湾  相似文献   

10.
军事安全互信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两岸实现最终完全统一的重要途径。而军事安全互信的构建需要两岸通过重复博弈来逐步完成。重复博弈能够建立一种密集的互动关系并促使博弈策略更加趋于合作而不是对抗,从而推动博弈双方逐渐建立机制化、制度化、模式化的合作关系,这将对构建两岸军事安全互信助益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