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以来,中国股市的“信用危机”大规模爆发了。其中最让中小股民痛心的,不是他们亏了多少血汗钱,也不是股市运作体系中对他们的一系列不公平,而是他们发现:他们无法再去信任一些什么,他们找不到一个可靠的支点去判断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谁都有可能造假,从企业自身到其上级主营部门,从券商到会计师等中介机构。沿着一条人工制造的“虚假繁荣”的通道,多少垃圾公司招摇过市,大圈其钱。不客气地说,中国股市活跃着不少妖魔鬼怪,以及帮助它们化妆、易容的帮凶。当一批股市上的妖怪开始现形时,人们必然  相似文献   

2.
8月3日,当郎咸平登上复旦大学的讲台,发布《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演讲时,一幕席卷全国的争论,就此走向高潮。这位香港中文大学的财务学教授,目光炯炯,义正词严,直斥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席卷国家财富。在此之前,郎批判的大名单上,已经赫然排列着德隆、海尔、TCL这些大陆"声名显赫"的企业。德隆,曾经号称中国"第一民企",在2001年郎质疑之后,如今已经"崩盘",由华融托管,寻求重组求生的机会;而出身"国企"的海尔和TCL,先后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旗手"著称,在李东生8年磨一剑改制TCL之后,张瑞敏正力图"分享海尔"。郎以维护"中小股民利益"的旗帜,批判这些企业在"国退民进"中的"暗箱"操作,赢得了相当广泛的支持和喝彩。自2001年以来,以"郎监管"著称的他,更迅速"红"遍中国。此刻的郎咸平,正站在香港和北京两个潮头之上。北京方面,郎咸平现象背后,显现的是一场关于中国走向持续而深刻的交锋。其核心是,20年的市场化之后,国家权力及其哲学依旧试图继续掌控秩序设计与走向自由企业社会趋势的冲突。郎发出了比国资委还国资委的声音,质疑国企产权改革,守卫"国有资产"。香港方面,必须看到,"郎咸平热"可以说是张五常、张化桥、梁定邦、史美伦"现象"的延续。这些来自香港的人物,都  相似文献   

3.
著名学者郎咸平日前在接受记者访谈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土地流转的下一步就是中国的工业革命。而在工业革命之后,大部分中国农民要从种植农业中脱离出来,转移到工业部门和高附加值的农业部门。而这个时候,没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中国粮食要被进口粮食所取代。《南风窗》:假如中国的农民向工业化人口转移,中国庞大的人口  相似文献   

4.
有一回他亮出自己的身份证办事,人家看到上面有“吴远辉”三个字,马上露出惊喜的神色说“久仰久仰”,并一见如故地攀谈起炒股经。吴远辉是在股民中有点影响的广州股评家之一。出于新鲜感也出于好奇心,我如约赶到三寓宾馆去采访他,坐了一会,他才风尘仆仆地从股市赶回。你问我什么时候开始炒股的?1988年深圳股票刚上市我就买了,我属于广州人之中的最原始的股东呢。当时,股票不好卖,深圳用行政手段硬摊派,很多人用怀疑的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市场经济的大潮冲破了传统的束缚,激活了人性中的谋利欲望时,我们才发现了人的本色,人的真实面目。“获利的欲望、对营利、金钱(并且是最大可能数额的金钱)的追求,这样的欲望存在于并且一直存在于所有的人身上。”(马克思·韦伯语)对中国百姓来说,股票,或许是最刺激、参与度最高的热门经济话题了。上海的朋友说,上海人的精神面貌现在之所以变得生猛开放,与炒股大有关系。对国家来说,证券市场已成为敏感度最高的市场之一。无论是邓小平当年将一张“小飞乐”股票送给来访的美国客人,还是江泽民访美时拉响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铃声,股票,都是一种经济开放和国际化的象征。近年来,我们不断发现许多股坛高手和普通股民总结说,“世界上若有后悔药,股市中肯定是最畅销”。股市是人性的优点和缺点的“放大器”,贪婪与恐惧心理是股民最大的敌人。在股市、期市(期货)等带有相当投机色彩的证券市场中,人的理性经受着巨大的挑战,人的心理素质经受着巨大的锻炼。愿几千万中国股民和他们的家庭走向冷静、成熟、豁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郑东阳 《南风窗》2011,(20):66-67
无论如何,将对社会的种种不满,发泄到一个又一个个体身上,都不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行为,无论多么大的丑恶,对其批判和惩罚也都应该止于合理的范畴。在沉默了近一个多月后,郭美美又一次成为舆论焦点。在其登上某时尚杂志,并贡献一组时尚大片后,触发了媒体是否"助纣为虐"的反思潮。3个月前,这个90后在微博上"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认证掀起了一场慈善危机,此后郎咸平的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5,(17)
<正>20多年来,中国股市始终是社会热点、焦点,如果再叠加股市大幅波动,中国股市几乎就是社会炸点。只要想想股民人数近亿,再小的股事也是大事;如果再考虑股民的亲属朋友,那就几乎可以说,股市无小事。最近几个月的股市,应该算大起大落,从2000多点到5000多点,又到4000多点、3000多点,一天之内可以有8~9个百分点的涨落,这样的剧烈波动,肯定不正常。由此各种各样的股论股评出现了。大体上,涨的评论在数量上要少于落的评论(闷声  相似文献   

8.
7月盛夏,SARS过后,著名的财务学专家郎咸平教授也就开始了他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飞机来来回回的学术历程。 “SARS期间的几个月,我有一段完整的时间研究中国的民营企业资产纠纷问题,现在正是和公众分享我的  相似文献   

9.
辩论吓跑黑庄?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中国股民都过得不平静。节前,财经杂志刊登了《基金黑幕》;节日里,中央电视台反复播放着《对话》栏目吴敬琏教授的谈话,这位在中国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对中国股市的警告当然会使股民心惊;刚刚过完节,在股市不断出现深幅下跌的时候,一系列有关中科创业的庄家行为又被曝光;郑百文重组一波三  相似文献   

10.
风云突变,股市又下跌。洒向人间都是怨……2000年3月至12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下跌45%,多少股民被套牢,套牢!机构也被套牢。痛心疾首!痛心疾首!但凡事一分为二,大旱之年也有大丰收的,世上从来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2000年的华尔街又要造就千百名百万  相似文献   

11.
媒体     
《南风窗》2014,(23):14-14
<正>01中国股市自成一体英《经济学人》10月21日过去一个月,全球股市低迷,股民纷纷抛售持有的股票。9月底开始,美国,欧洲,日本的股票指数纷纷下跌了大约5到9个百分点,唯有中国的股市平稳发展。人们通常将中国股市比作赌场,输赢难定。过去10年里,资本控制形成了中国股市特立独行的局面。每当全球风险上升,投资者们便纷纷涌向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12.
国有股及小量非国有法人股的暂不流通,本来不是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暂不”了17年,终至积重难返(由“暂不流通”返至“流通”,因累积的量太大而成了大难题)。于是产生了“股权分置”、“流通股含权”理论,在这个理论的逻辑下,中国证券市场开始了用“强迫暂不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方式,决心一了百了地解决掉这块积久于体内的顽石。这种意义上的股改,以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为标志进入试点阶段——以有关部门出台《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业务操作指引》为标志进入全面进行阶段,至今已近6月。我们看到的应该不只是目前证券市场指数的再次走跌,更看到了市场主体各方对股改工作本身的疲于应付的神态。是过程中的动作出现变形——还是股改本身出了问题?一个月前,李茂生先生给本刊投来此稿,那个时候,市场状况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市场各方也许没时间细听这番话。不论真相如何,现在,也许到了听听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当年,中国股市“基金黑幕”到底有多黑?人们一直都没搞明白,但我们知道它确实改变了中国股市的运行轨道…… 现在,一个更大的、世界性的“黑幕”又出现了,它又会有多黑?又将改变什么? 有人断言:“如果不进行一次新的战争,美国将没法消除华尔街丑闻带来的巨大伤害。” 虽然,我们不赞成用战争的方式来转嫁本该由华尔街来承担的代价,但是也担心,如果不能迅速找到一个消除华尔街黑幕的方法,整个世界都有可能被它抹黑!  相似文献   

14.
风云变幻的中国股市,已有数年历史。其间,中国股坛的专家队伍,如同上市股票一样迅速扩容。选专家有如选股,“股坛大腕”的经历与经验,对已入市和新入市的广大股民来说,都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去年底,9位来自上海和深圳的著名股市操作及评论家聚会京城,举行了一系列大型股市专题报告会。其人其言其行,令人大开眼界,大饱耳福,领略股市堂奥,一览股海风云。 “杨百万”,数月内创造获利百万的奇迹,是中国股市早期的开拓先驱; 王师勤,博士总经理,学者型投资者。据说他在深圳证交所门前一站,深市骤起烟云…… 他们既是货真价实的“炒股大王”,又是八面来风的“舆论大户”。特殊的地位,使他们得以洞悉中国股市的台前幕后,方方面面。 这里,我们撷取了9位“炒股大王”的传奇经历、成功之道、投资策略、实战诀窍,汇集成文,奉献给关心和参与中国股市成长的广大朋友们  相似文献   

15.
声音     
《南风窗》2007,(13):12-12
中国应该建立100个股票市场中国股市"股权分置"问题最早的系统理论阐述者张卫星近日抛出一个先锋观点:中国股市的最核心症结,不是坐庄投机性炒作,也不是始终不能摆脱的政策市,而是现在只有沪深两个"国营"的股市和大约1500多家的上市公司,是非常"迷你的股市",孤立的两个股市和数量有限的上市公司,是中国股市当前各种怪现象的最核心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6.
在长达40多年的全球冷战状态下,美国对日本而言,不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显得非常重要。日本从起初的被迫追随到经济成长起来的谋求自主性及主动配合美国,其命运都与美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日本表现出了一个“好的失败者”(good loser),而美国也表现出了一个“好的胜利者”(good winner)。尽管双方从70年代开始在经济领域不断出现摩擦,但由于共同的政治意识形态与共同的  相似文献   

17.
自“9·11”事件以来,全球许多国家都开始向以色列求教国土安全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术;如今,数十家以色列公司正在帮助其他国家建立国土安全体系。“我们一直在关注国土安全问题,但我们用的是另一个名称——‘防卫’(defence)。”以包列最大的一家军工企业——埃尔比特集团(Elbit System)总裁约瑟夫·阿克曼 (Joseph Ackerman)说。实际上,以色列国防军(IDF)的建军目的是保卫本国边境,使  相似文献   

18.
蔡恩泽 《南风窗》2012,(26):71-73
2012年,郭树清70项新政缘何难救A股漫漫熊途?追根溯源,要从顶层设计上找原因,而唯一的出路,需要推行以分红制度为核心的新一轮改革。2012年年根岁底,微电影《拆弹专家7:股市疯了》风靡互联网世界,以智慧拆解股市炸弹,用电影演绎资本评论,这部浓缩广大股民‘病症"的财经荒诞剧,是2012年A股最悲催的写真。2012年A股就像醉汉跳骑马舞《江南Style》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立市     
过去我们讲了很多诸如“科技立市”、“教育立市”、“贸易立市”等等,而从中国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讲,我提出一个观点叫“企业家立市”,为什么? 从80年代初期开始,“市场调节”这一改革步骤,已经开始向市场经济的方向努力。市场经济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市场机制、市场主体、市场秩序。广东80年代改革的主要成就是在市场机制方面,就是怎样放宽价格,由市场决定供求。下一步要向创造市场主体方面发展,这里重要的是在90年代要培养一个企业家阶层,也就是“企业家立市”。我认为在中国,目前“企业家立市”比“科技立市”、“贸易立市”更为急需。这是90年代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必然,因为机制放开了,主体必然进入市场,这个主体就是人——有经济意识,有眼光的人。中  相似文献   

20.
股市曾经是国人关心的热点,焦点。而今天它似乎已经变成一个温点。而且看起来,还有向冷点转移的可能。我们从不主张“全民炒股”,而认为理性和规范才是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前提。但对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人提出的“股市可以推倒重来”、“彻底回到原点”的“否定论”的看法,我们却以为是不符合历史规律和现实情况的。经济学家杨帆的这篇文章,虽然言语激亢。但怍为一家之言,还是可以起到“兼听则明”的作用。希望引起争鸣和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