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熊培云 《南风窗》2008,(20):42-44
缺乏具有号召力的意识形态不仅会让中国丧失了成为超级大国的资格,还对国家凝聚力形成威胁。像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尤其需要某种信念凝聚人心,就像美国人有所谓"美国信条"一样,没有这种精神维系,国家的团结甚至生存就岌岌可危,遑论成为强国。  相似文献   

2.
美国耶鲁大学现代中国历史系教授在美国《新闻周刊》2000年第一期上这样评价21世纪的中国—— 一个超级大国:立足于她那无比的、富于创造性的智谋与资源,中国有机会成为21世纪占支配地位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3.
辜学武 《南风窗》2013,(23):22-25
未来的10年之所以是中国崛起关键的10年,不是因为中国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而是因为被它超越的超级大国可能会出现非理性反弹从而影响中国的最终崛起。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此前,中央高层频频释放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号,暗示局部改革时代行将结束,整体改革时  相似文献   

4.
1989年,一位普通的中国人人狱了,他的一段经历,竟让一些中央领导同志都感到惊异:怎么,现在还有这样的事?!他的命运,也引起了大洋彼岸一家由基辛格博士担任顾问的著名跨国公司的密切关注。这个人就是中美合资亨联有限公司中方副总经理黄贤。美国人准备卷铺盖? 美国亨氏(Heinz)集团是世界著名的食品工业跨国公司,世界名人基辛格博士是它的高级顾问。那一年,基辛格又一次来华访问,一  相似文献   

5.
基辛格的世界秩序思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秩序是基辛格一直关注的问题,他理解这个问题的两个角度是"均势"与"革命"。前者是基辛格理想的现代世界秩序状态,后者是这种秩序状态在现代面对的最大挑战。均势秩序依赖现代西方对人性的特殊理解,并在这个观念基础上延伸出国际制度和国际协调方式。而现代民主革命既对均势秩序构成严峻挑战,又在思想根源处与其保持着联系。面对二者的张力,基辛格选择利用均势秩序的内在普遍性和外部形式性特征去克服革命撕裂世界体系的危险。这种理论努力凸显了基辛格思考的整体方向,即如何在某些国家怀有彻底改变世界秩序意图的多极体系中,让均势继续能够作为多方可以接受的秩序选择。这既是基辛格思想的当代意义,也是其思想的困难所在。  相似文献   

6.
媒体     
《南风窗》2010,(20):12-12
<正>1美国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美】《国家》9月20日安迪·斯特恩是美国服务业雇员联合会的前主席,自2002年以来多次前往中国访问。在离白宫不远的一家咖啡馆里,他说:"我们不得不意识到中国是美国真正的竞争者,甚至可能危及美国的经济超级大国地位。"没有人怀疑中国崛起会带来国际秩序的改变,但要如何应对中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鬼谷子》、《战国策》为分析文本,考察纵横家流派的联盟思想及其影响。纵横家认为,在无政府条件下,国家追求安全的唯一途径是权力最大化;但国家的最终目的并非成为霸权,而是成为体系本身,即以统一化国际无政府为国内等级制。他们从体系层次和国家层次上进行战略分析,并从个人层次上揣摩君主的心理与好恶而实施游说,对联盟困境有独到的思考。他们根据国家所处的地位为其量身定做战略:超级大国兼并为主、联盟为辅;中等强国应建立以自己为首的联盟;至于小国,则逢迎、制衡各有利弊。这种个体主义和单元层次分析以及多线性动态分析方法,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极富启发;其外交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崛起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一个具有干涉主义传统的国家。冷战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广泛推行干涉主义。克林顿政府由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和以北约名义出兵索马里、海地和前南地区,参与缔造和平、维持和平、国家建设,使用武力推动全球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突然之间,中国成了一个显性的世界经济"霸主"。如果不是经济实力上实际已经达到这样的水平的话,那么至少关于中国经济的讨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界和投资界的"霸主话题"之一。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信息提供商之一,布隆博格的专栏作家威廉·波谢克在他的专栏中毫不犹豫地写道:"中国,是最新的世界经济超级大国。"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25)
正基辛格所要重建的国际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呢?他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有一句言简意赅的概括:"在当前的历史时刻,这意味着根据当下的现实实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现代化。"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不久前约见了具有传奇色彩的资深外交家、国际关系学者基辛格,这当然是就外交政策问题征询这位智者的意见。至于他们之间究竟讨论了些什么,基辛格提出了哪些建议,我们当然无由得知。但基辛格对于美国外交战略的多年思考,对于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及其走势的分析和  相似文献   

11.
谢奕秋 《南风窗》2012,(24):96-96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基辛格的《论中国》中译本,头尾都有点闷,大概是因为分别写古代中国世界观和21世纪中美关系的缘故,而主体部分所描述的中国对外几场战争的决策思路及中美苏三角博弈的过程,却因为作者的研究偏好及亲身参与而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称号绝非虚授,基辛格谈及中国的几代领导人都是赞赏有  相似文献   

12.
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是世界政治的中心,国际关系的主轴。战争与和平与超级大国的所作所为密切相关。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战后国际舞台上的出现及其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历史现象。由于它们凭借着远比其它国家强大得多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而奉行的渗透,扩张侵略的霸权主义对外政策,使得它们的争夺呈现出全球广泛性,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又属亚太国家,可以说,美国战略的制定对中国安全目标的实现及安全环境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美国的战略思维,有助于我们把握美国战略的特点和短长,预见美国战略的发展趋势,提高中国战略决策的前瞻性。由许嘉撰著、军事科  相似文献   

14.
媒体     
《南风窗》2005,(13)
中国使西方产生了新的认识。年经济增长率达9%的中国到2020年很可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去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620亿美元。当中国从玩具和小饰品制造商变成技术更加复杂的电器、汽车零件和半导体的生产者时,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正在以每年25%的增幅不断攀升。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说,中国的急剧增长“可能是本世纪的头等大事,从未有哪个国家以中国这么快的速度崛起”。但是,中国崛起为经济超级大国的速度以及对相伴而来的地缘政治影响力的运用受到了限制。例如,大多数中国大型企业都是一张利益交织的网络,其中既涉及党的利益,也涉及个人利益。沃顿商学院教授马歇尔·迈耶说:“中国公司的问题是,政府与企业之间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8)
正基辛格的主张,在多大程度上被美国执政当局所采纳,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美国的许多现实做法中,确实是可以找到基氏学说的影子的。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了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唯一"超级大国",一时独步天下,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边主义"世界秩序。这在美国人看来,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国际社会似乎也只有无可奈何地加以接受。然而,形势的发展却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9·11"之后,两次反恐战争,使美国元气大伤,外面的架子虽然没倒,内里却虚弱了不少,不大可能再像之前那样无所忌惮地号令天下了。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00,(3)
在新的千年里,世界将会怎样? 有分析家认为,从宏观角度看,2000年世界仍将向多极化过渡,并呈现如下特点: 一超多强:这是就综合国力而言的。目前,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综合国力因素比较中,居突出优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接下来,日本、俄罗斯、欧盟和中国系强国或强国集团,其中,日本是经济巨人,政治侏儒;俄罗斯是军事大国,但国力日衰;欧盟正在加速政治、经济、外交和防务联合,但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实体;中国的发展前景看好,但其综合国力与美国相比,差距甚大。有鉴于此,上述一超多强的世界战略格局尚不会改变。 政治多极化:这是就有关国家或国家集团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而言的。目前,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美、俄、英、法,  相似文献   

17.
华黎明(中国前驻伊朗大使):2003年以来,伊朗核问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是冷战结束后一个超级大国与一个伊斯兰大国之间延续时间最长、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对峙.  相似文献   

18.
由我系李义虎副教授撰著的《超级智者基辛格》一书已于4月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4.7万字。该书为第一本对基辛格战略思想、外交活动和生平进行全面评价的中文著作。 作者曾多年研究基辛格著作和思想、理论及政策主张,在其他学术著作中曾阐述、  相似文献   

19.
富布赖特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美国政治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富布赖特留下了丰富的政治遗产。影响中美关系的美国人物大体分为以下四类:一是主掌或影响外交政策的如雷贯耳的国家领导人或政治人物,如尼克松、基辛格、克林顿、布什父子等等二是影响外交决策的学者"中国通",如谢伟思、戴维思、费正清、鲍大可、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司:下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如何对美国和世界构成挑战》(China,Inc.:Howthe RiseoftheNextSuperpowerChallengesAmericaandtheWorld,TedC.Fishman,New York:Scribner,2005)。曾经一度贫穷的大国如何一举成为全球资本主义的中心?中国的增长速度比美国快3倍意味着什么?中国消耗世界40%的水泥、25%的钢铁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全球大公司都在中国落脚?对于落后于美国、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工人来说,企业大举进入中国意味着什么?对这些重要问题,《中国公司》一书提供了解答。资深记者特德·菲什曼为中国所引发的大趋势描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