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这是一个故事,其实我真希望这只是一个故事,但不幸这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真实到很多细节不是一个普通记者可以了解的。除了人名以外,时间、地点、过程,我们尽可能做到真实。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不妨将它当作一个故事,就像我们这个时代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商界故事一样;而对于马上可以将其对号入座的圈里人,我们希望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一个教训,毕竟,上海人的下“海”梦还没有圆,我们希望这篇文章的发表或许能为这个项目带来起死回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工会十四大提出:“贯彻和实践这一重要思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使工会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1998,(1)
彩电大战,是近两年中国商界最引人注目的“大戏”之一。几家彩电巨子在发动一次次降价攻势之后,已重新瓜分市场和排定座次。许多人都认为,彩电业将步入一个平静期,大战中有所斩获的企业将要歇歇脚、喘口气,慢慢品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但是,一位不速之客已悄然而至。1997年9月5日,中国家电第一名牌“海尔”在人民大会堂香港厅隆重推出其彩电产品,彩电的正式名称很长,且混杂了许多新奇的术语:“探路者”数字化中国丽音大屏幕彩电。不用说,“来者不善”。面对新闻界,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坦诚相告,“海尔”在进入彩电行业之前确已经过长时间反复观察,选择这个时机进  相似文献   

4.
吉利的脆弱     
国人对“吉利”的关注,相当程度源于它在一个强大产业政策和庞大国有汽车业背景下所遭受的挤压。“请国家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的悲壮一语,曾赢得多少同情。 但在吉利最终进入国家汽车公告目录,在WTO猛烈冲击国家产业政策之后,我们也要突破单纯的为民企“鼓与呼”情结,回归到对民企自身生存状况真实、理性的观察上来。吉利“造车史”上很少被公开提及的“老板工程”,以及由此在“造车”链条上产生的纠纷,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触摸到这个民企另一面的“真实”——  相似文献   

5.
与米卢对话     
从米卢到中国的第一天起,他就处在了漩涡的中心。他被我们描写着,被我们评论着,被我们质疑着,也被我们批判着。然而镜头前、话筒前的米卢永远是三缄其口,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在记者们的穷追猛打下,他熟练地运用“太极推手”,巧妙、圆滑地兵来将挡、水来土堰。即使与他成为朋友,米卢讲话也不是无所保留,特别是在谈到一些问题时,米卢不愿批评任何人。他最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是——“这可是我们私下说的,你要保密!”从这一点上说,我不是个合格的朋友,偶尔我会将他的“私房话”告诉读者,但这只有一个原因——让更多的人了解米卢,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了解他对中国足球的改造,了解他在中国经历的一切,而所有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与经验。米卢经常说,他尊重每一个人,他努力做到善待每一个人。他说得非常认真,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处事原则。不过,偶尔在他心情舒畅或极度郁闷的时刻,老米也会用一种沧桑的口吻对我说:“LILY,终有一天我要给你打开我的日记本,让你了解所有的一切!”对面是老米的一阵沉默。我接着道,“你不用给我看什么日记,我只想要你一次发自内心的倾诉,关于过去这一年半。”  相似文献   

6.
何小康 《工会博览》2009,(7):154-155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之本,也是贯彻素质教育之必要。“末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的基础教育不能再以传统的教师“教”为主,而应该要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掌握阅读思考、分析判断、总结运用能力。而这也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要求所在。而中学生学习历史能力的培养倜重于史料分析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体现中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高考题型重大的一块。然而在实践当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也让笔者深刻的认识到此项教研工作的艰难性和长期性。作为一名中学一线教师,仍需要继续努力、勇于思考、敢于实践,善于总结,勤于反思,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  相似文献   

7.
建设一个“干净”的社会并不是要造就一个“单纯”的社会。我们经历过那样的时代,它并不值得我们回头。“单纯”是丰富和多元——这是我们20年来矢志追求的目标——的“敌人”,但“干净”不是。事实上,正是那些全面渗入社会肌体的肮脏力量在不断剥夺许许多多普通人享受丰富生活的机会和权利。一直以来,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是压倒一切的目标。但是,当许多人感受到以中国之大而“净土”难觅时,我们的目标是否需要修正?我们的眼光是否需要超越眼前的成就? 奥运火炬正熊熊燃烧,在历经百年风雨之后,它正在为“干净”的成绩而努力。如果说,对个人“良心是最好的枕头”,对国家则“干净是最好的指南针”——干净的国家也许会停顿,但不会走偏。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对它的宣传和贯彻,是新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对它的研究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到整合、凝聚和动员社会的作用。在宣传、落实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应避免将其庸俗化、教条化和神化的倾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既是一种理论创新的产物,更是一种理论创新的榜样,理论工作者尤其应当学习这种创新精神,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
关注乐百氏和法国达能合资,不止是因为这件企业“家事”的生动有趣,而是这么一件“生动有趣”的事,当事者的讲述却十分隐约含糊。老实说,这不是爱露脸的中国企业的风格。 当快乐需要压抑,当胜利只能偷偷品尝,我们当然无法欣赏到像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那样的“梦幻合并”,像香港盈动对香港电信那样的“完美收购”。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聚光灯下一张张表情凝重的脸——虽然在没人看到的幕后,他们彼此展现的是真心笑容。 当可口可乐宣布它不再是一个美国公司,而是一个全球企业的时候,这里可能有某种“做秀”的成分。但对它而言,显而易见的是:企业的“旗帜”要为“利益”服务,而不是相反。大而言之,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当然,“旗帜”是不容易彻底抛弃的,正像非公所有制企业仍喜欢戴各种各样的“帽子”一样,没有了“旗帜”,许多企业就好像失去了“名分”,也就失去了社会根基和安全。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一家外国企业控股的公司要强调它生产的是“中国人自己的”产品,一个业务繁忙的富豪说:“我一半的时间在研究政治。”一个私营企业老板要向当地的国企“带枪投靠”。以及看到乐百氏在小心翼翼地向社会公众解释它的“家事”。 多么希望我们能够对中国的企业说:尽情释放你全部的活力,释放你的快乐吧!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真实而又可怕的数字,80年代初法国研制的4架“幻影”战斗机,在试飞中全部发生事故,机毁人亡。试飞,一直是一个伸秘而危险的职业,人们说,这是一项与死神谈判的工作。王铁翼,这位中国空军唯一的歼击机试飞团团长,便是这样一位“与死神较量”的人。  相似文献   

11.
接着“财富涌流”的大题目,写下这四个字,或读者不免错愕。 然而且慢,我们并无枯寂悲观的意思——在这里,解释的空间应是无穷的——我们大可以抱着崭新、积极的态度,来重新理解“色”,理解“空”。 佛经中,“色”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当然也在其列。 当我们说财富是“空”的、说它“没有真实本体”时,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年里,中国企业经历了沧桑般的变迁,出现了两极发展的趋势:一些企业率先完成了转轨变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如海尔、三九、科龙等;同时也有大量的企业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成了失败的另一极。尤其是曾为国家财税收入作出较大贡献的民营企业,纷纷呈现“盛极而衰”的征象——“各领风骚两三年”。那么,中国企业的早衰、高夭折率的原因何在?这一问题值得所有关心中国企业命运和中国经济前途的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渴望倾诉     
一名打工妹在广州工作了三年,其间尽尝人世间的甜酸苦辣。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本刊看到了“读者热线”栏目,于是在一个细雨霏霏的下午,她打了一个电话过来。那个下午我们聊了很久,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电话,她既不是要寻求什么帮助,也不需要我们帮她  相似文献   

14.
“我们需要质疑每一个陈规和习惯。我们需要持续地这样做,不仅在足球领域……改革需要成为一个持续过程的一部分,这个过程不因为世界杯的结束而结束。”“我们有机会重新定义德国,创造一个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15.
韩跃 《工会博览》2004,(23):4-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贯彻和实践这一重要思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创新,使工会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创新工会工作,是现实地摆在每一名工会工作者面前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6.
“如果在你的企业里发现了一条蛇,怎么办? “如果是在EDS公司,第一个反应是杀了它;但在通用汽车公司,首先会四处找一个蛇类管理顾问,接着花两年时间研究这条蛇,最后再成立一个委员会来解决蛇的去向问题。“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企业应该有随时应变的心理准备,而且勇于尝试新事物。一个企业最大的敌人是抗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经济发展不甚景气的情况下,亚太地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却持续高速增长,显现出蓬勃生机,是最富魅力的大市场。亚太地区的大国各自怀着不同的利益和需要力图跻身于这个大市场,以图在未来的“太平洋世纪”中处于主导地位。当我们谈论这一地区的大国战略时,我们不应忽视另一个俄  相似文献   

18.
捧死人     
李国文 《法制博览》2010,(12):72-72
中国人比较爱造神,中国的伟人也喜欢别人为他造神,关羽,是中国人的造神运动中,最为成功的一个例子。后世的崇拜者,由于对他的这份“忠”,这份“义”,神化得太厉害了,于是不及其他,就有点不实事求是了。其实,关羽这个人,  相似文献   

19.
霍寿喜 《工会博览》2013,(35):42-42
这应该是好几年前的书了,但内容一点也不“旧”。因为这几年间,我读过许多写官场的小说,也读过许多年轻人唱主角的小说,但“年轻人在官场”的小说却读的不多,也不容易读到——这也是我再读一遍《我与上一代人的战斗》的动机之一。如果说我第一次读罢的感觉是“真实,太真实了”,那再读这本书,就感觉书中的许多人物都似曾相识(有重复阅读的原因),有的就像在我们身边一样(这就是小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魅力所在了)。  相似文献   

20.
“大学之道……”这是一部古老经典的第一句话。今天,它仍能给我们很多唏嘘,以及很多联想。我们看到,在一些地方,大学的建筑是越来越壮观,研究成果的体积也仿佛越来越庞大;可是,“斯文扫地”的事件也不绝如缕。大学究竟怎么了?这一组《独家策划》里,我们采访了南京大学的校长、以及一位著名的教育学者,探讨大学之道的本原——我们相信,这是个永远不会过时、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有位来自昆明的教授,愿意借本刊揭一个黑幕:其所在高校院系,竟有脚踏仕学两道的某君,以重金收购学术刊物版面,以邀上级之欢,以猎不实之誉,以谋一已之私。这位教授尖锐指出:“公款买科研成果 ”也许会继“公款买学历”之后,成为新的腐败热点,使普通学人的生路更为屈辱和狭窄!诚然,高校不能脱离政治而自存,教师们也必须懂政治。我们认为,高校的政治不应当是某些官僚个人的政治,更应当是由知识和真理来支配的政治。过度的行政权力的介入,不但无益于高校竞争力的提升,更可能成为诸多腐败的渊薮。回归大学的本原,回归知识群体的本分,这是学人良知之要求,也是开放时代之吁请。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师生,在道义层面、在制度层面,对高校与高教的生态做诚实而深入的分析与反省,真实的大学之道定会日益昭明,良好的为政之道也才能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