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公共卫生体系亟待延伸到村一级。 云南省2003年确定20个县作为新型合作医疗,乡村医生的试点,墨江即其一。 新时代的乡村医生重新登上舞台,他们和从前的“赤脚医生”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中国股市的“信用危机”大规模爆发了。其中最让中小股民痛心的,不是他们亏了多少血汗钱,也不是股市运作体系中对他们的一系列不公平,而是他们发现:他们无法再去信任一些什么,他们找不到一个可靠的支点去判断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谁都有可能造假,从企业自身到其上级主营部门,从券商到会计师等中介机构。沿着一条人工制造的“虚假繁荣”的通道,多少垃圾公司招摇过市,大圈其钱。不客气地说,中国股市活跃着不少妖魔鬼怪,以及帮助它们化妆、易容的帮凶。当一批股市上的妖怪开始现形时,人们必然  相似文献   

3.
岛链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国的发明,即利用太平洋岛链建立防御体系以封锁中国。冷战结束后,美国亚太战略几经调整,但三线岛链防御体系却愈发加强。与此同时,美国部分保守派人士也在为美国的亚太新战略摇旗呐喊,他们公然提出,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战略岛链”,威胁了美国的利益,应当对中国实施更加严密的海上围堵。这是美国多来年不断炒作的所谓“中国威胁论”的最新演绎。本文编译自华盛顿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事务研究员劳伦斯·斯皮内塔于2006年6月发表的报道《马六甲困局——以陆基空中力量反击中国岛链战略》。本刊发表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时有删改,标题和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4.
张沛 《国际展望》2011,(4):19-34
国际体系是描述国际关系整体发展状况的一个概念。中国近代以来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宏大的国际视野,不断探索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不断深化对国际体系的认识,不断调整和修正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定位和相互关系,完成了从国际体系的革命者、积极参与者、游离者,到全面参与者和建设者的角色转变,实现了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中国共产党国际体系观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指导着中国外交实践走上了一条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相和谐并平稳过渡的全新之路,使中国成为国际体系负责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相似文献   

5.
媒体     
《南风窗》2011,(26):27-27
01中国的表现打败了看衰者美《福布斯》12月19日过去20年的大部分时间,经济学家都在预测中国经济的崩溃。但看起来他们都错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达到了40%。与此同时,美国只不过是区区0.5%。法兰克·纽曼可能是在职业生涯中管理过一家中国银行和一家美国大银行的唯一美国人。他说,中国股市今年表现不佳,但新兴市场都是如此。中国股市今年来的表现不及标准普尔500指数,但尽管有警告说中国的住房和银行体系都可能会遭遇打击,中国的交易所买卖基金比俄罗斯、巴西  相似文献   

6.
机遇与挑战:单极世界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界定当前的国际体系?这一体系对中国的安全构成哪些影响?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这些都是中国学术界和外交界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认为:当前的国际体系是单极体系,在所有国际体系中,单极体系对崛起国家构成的挑战最大;作为崛起国家,中国有必要客观认识自身的处境,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单极体系对中国国家安全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鬼谷子》、《战国策》为分析文本,考察纵横家流派的联盟思想及其影响。纵横家认为,在无政府条件下,国家追求安全的唯一途径是权力最大化;但国家的最终目的并非成为霸权,而是成为体系本身,即以统一化国际无政府为国内等级制。他们从体系层次和国家层次上进行战略分析,并从个人层次上揣摩君主的心理与好恶而实施游说,对联盟困境有独到的思考。他们根据国家所处的地位为其量身定做战略:超级大国兼并为主、联盟为辅;中等强国应建立以自己为首的联盟;至于小国,则逢迎、制衡各有利弊。这种个体主义和单元层次分析以及多线性动态分析方法,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极富启发;其外交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崛起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战后国际体系经历了从分裂走向整体的过程,中国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人们应一以贯之而不是分裂地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中国一直是战后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但在一个异质性很强的国际体系中,如何实现不同文明、价值、制度和道路之间的互相承认与尊重、和谐与共生,避免国际体系分裂对抗,仍然是国际社会的重要任务。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是概括中国外交理论的重要样本。当前国际体系经历的从转型到定型的过程,必然也是一场知识范式革命。中国外交理论的解释体系并非只能解释中国自身、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还能解释他国与世界的关系,并为处理这种关系提供借鉴。这是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在经历理论本土化阶段后,实现国际化和在外部世界的当地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古代中国既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政治实体组成的国际体系。古代中国体系内存在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多种政治实体,包括中央王国、独立的诸侯国家和少数民族政权实体等。这些不同的政治实体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华夏体系、华夷体系和天下体系等子系统。古代中国体系与近代以来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国家体系不同,是一种以王权为中心的等级制国际体系;古代中国体系强调政治权威的重要性,观念分配对体系的稳定和变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年前我们就说过,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中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法阻挡的,而且已经开始了,当时,大多数人告诉我们说,我们忽略了美国拥有明显的压倒性军事和经济实力这一事实。后来,新保守派在布什成为总统后掌了大权,他们推行自己那套单边强硬军事主义政策,据他们说,目的是恐吓美国的敌人并威胁美国的朋友,让他们无条件服从美国在世界舞台上推行的政策,以便恢复美国无可置疑的霸权。新保守派获得了他们的机会,并发动了他们的战争,但根本没有吓倒他们眼中的敌人,也没有吓怕往昔的盟友,让他们无条件服从。美国目前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比2000…  相似文献   

11.
资本家和他们的政府为了保护他们的权力与利润,对中国搞阶级对抗,就像他们曾对苏联以及各地的工会和工人政党所做的那样。随着华尔街、华盛顿的问题的增多,这种与中国的对抗也加强了。华尔街的垄断者和投机者所确定的敲诈性的油价,不仅劫掠中国,而且搅乱中国的计划,扩散不确定性,造成社会不稳定。它们同样对中国所需要的其他商品(从大豆到镍)进行投机。帝国主义向北朝鲜发动无情挑战,其最终目标也是指向中国。华盛顿武装台湾,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与日本签订军事条约,与印度努力建立类似的关系,都是把矛头指向中国,指向各国的工人阶级和他们…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关系理论是对国际体系运行状况、运行规律的一种抽象性说明和解释。由于学者都是基于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来进行理论思考,因此,一国所诞生的原创性国际关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由于历史的变迁,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多次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中国学者对国际体系运行的理论认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要么与西方国际体系隔绝或者孤立,要么是西方体系的配角,中国没有对国际体系的原创性思考,因此也谈不上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要角色,这为中国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关系"核心问题"及随之而来的"问题组",从而给中国学者的国际关系研究特别是理论创造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未来10—20年的时间里,如果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能够进一步完善学术制度,并深入探索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行为特征及其带来的国际后果,中国学者有可能继美国学者和欧洲学者之后为国际关系学科贡献巨大的知识财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非洲”的三重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和西方在非洲的行为进行全面考查,将会使我们质疑全球体系。这个体系在许多方面使非洲失去了发展权利,而中国正日益融入这个全球体系之中。只不过,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行为不完全符合新自由主义,因此不完全支持西方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中国与国际金融体系互动的历程可以发现,中国从建国初期的国际金融体系游离者和挑战者,逐渐转变为普通的参与者,进而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许多学者在分析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动力时,大都认为国内和国际的双重作用决定了中国的自身定位,继而造成对于国际体系的不同态度以及融入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0月《组织研究》杂志刊登了由约翰.蔡尔德、袁路和特伦斯.蔡撰写的《中国环保体系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一文。文章探讨了从1972年到2001年间中国环保体系发展历程中的制度创新问题。文章广泛汲取了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中国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对比中,研究中国环保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具有的个性特点。文章认为中国环保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逐渐形成了法规、规范和认知三个制度支柱体系。现将该文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当义工们收获了诸多感动和赞誉时,也遭遇了意外的困境——真实逼人的乡村贫困图景令他们负重难行,来自教育体系内的无声冷流则让他们在困惑中开始了自省。  相似文献   

17.
董勇  季宇 《当代世界》2011,(4):31-3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融入国际体系,通过和平发展,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壮大,而中国的发展也创造了国际体系和平变革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条件。中国之所以能实现和  相似文献   

18.
谭建生 《当代世界》2010,(2):60-61,64
在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深切地体会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掣肘。中国必须高度关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即使现在没有实力完全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与进程,但必须努力促使其改革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先进分子先后经历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反思,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即中国道路。近4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缺乏独立的话语体系,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误解、曲解依然存在。因此,中国当下迫切需要建构可以有力阐述中国道路的话语体系,改变中国理论话语、价值话语和历史知识话语的弱势地位。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必须从构建中国特色理论话语入手,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打造最有穿透力的中国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微天下     
《南风窗》2012,(21):17-17
@思想聚焦:在中国人眼中,受教育不是为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中国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事实上,他们中大多数只是一群仅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