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的大陆政策主张以连战、马英九的政策主张为基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接受“九二共识”,但强调坚持“一中各表”;主张通过两岸“合作”以“维持现状”、捍卫“中华民国”;忌谈“两岸统一”,反对“台独”,也反对“一国两制”。近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他的大陆政策主张发生偏移,主要表现有:强调两岸交流要“求同尊异”;扭曲“九二共识”,出现向“绿营”靠拢的苗头;从宣称两岸“合作”到宣扬“2D战略”,“反共”和“以武拒统”意味浓厚;企图突破“胡连会”“五项愿景”以谋求拓展台湾的“国际发展空间”,“挟洋拒统”;宣称“亲美友日和陆”,对台美关系的重视远远超过两岸关系。这些偏移,伤害了国共关系、两岸关系,朱立伦必须停止“偏移”“下滑”行为,带领国民党回到正轨。  相似文献   

2.
大凡舞文弄墨者都爱咬文嚼字,在下虽算不得文人,却也有这么个“癖好”。一日就忽然对“象征性”一词饶有兴趣,可查了家中几种辞书,只找到对“象征”的解释,说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比如,“红色”象征“革命”,“绿色”象征“和平”等等。而“象征性”一词,在辞书上却总也查不到。要弄懂“象征性”的意义,只有依据其“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3.
“法理台独”的“国际法形态”是台湾当局借助“条约”和具有“准条约”性质的“非官方协定”等规范形式,为其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法效力,臆造“台湾国家形象”的各类活动的总称。“国际法形态”的发展历程可分为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前的前导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的起始阶段和2008年至今的发展阶段。在前导阶段,台湾当局形成的“正式外交关系”和“实质关系”的并行模式为后续“国际法形态”的起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生存策略”和“政治印象”;在起始阶段,台湾当局放弃一中原则,在相关规范中不再反对“双重承认”,转而谋求凸显台湾的“国家属性”;在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国际和两岸形势,台湾当局推动“国际法形态”的重点转向树立“台湾国家形象”、深化“实质关系”、以“域内法”弥补“国际法”不足等方面。总结其变化趋势可知,围绕“存在证成”这一逻辑主轴,台湾当局先后采取“中国代表权”“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三种博弈策略。可以预计,台湾当局未来可能采取“以实补名”“超越主权”“以小博大”等策略,继续推进“国际法形态”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双林 《工会博览》2013,(32):62-63
在北京的“廉租房”之外,还有“廉租楼”。所谓“廉租楼”有两种,一是1958年“大跃进”中建的“公社大楼”,二是文革中建的“简易楼”。如今,这些“廉租楼”大多数列入危楼范畴了。  相似文献   

5.
人称我们这帮文艺经纪人为“穴头”,好像我们是“大款”“大爷”“大哥”什么的。其实啊,说一句实话,在当上“穴头”这两年里,我觉得自己像什么呢,像孙子。 演员像“大款”,观众像“大爷”,“穴头”就像求爷爷告奶奶的孙子。  相似文献   

6.
略晓中国历史者肯定知道,中国历史上不仅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而且还有“不智治国”的愚官政策,“愚民”也好,“愚官”也罢,其始作俑者皆为老子。关于“愚民”,老子曰:“常使民无知无欲”,以达到“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使民心不乱”。对于“愚官”,他主张:“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  相似文献   

7.
一物降一物     
近年来广告公司在某市风起云涌,3个月内竟致600家,相互竞争如打擂台般激烈。有好事者将各种公司大名编成一个顺口溜: 先是者,有“大地”广告公司成立,地在下,草在上,即有“小草”公司诞生。草为株,丛成野,于是“原野”“绿野”呼之而出。野为场,马驰上,“白马”“黑马”应召而来。俗马低,神马威,“天马”“金马”浩浩荡荡。马场上,竞天骄,“骑士”“牧马”逞英豪,手持“长弓”射大雕。万物生,靠太阳,“阳光”“太阳”  相似文献   

8.
刘红 《台湾研究》2002,(3):20-27,96
正在泛滥的“台湾正名运动”有四个特点:一是表面上为“名称变换”问题,“口号浅显易懂,容易动员民众”,实际上掩盖着罪恶的图谋,即“废除中华民国国号”启用“台湾共和国国号”,由“借壳而活”变为“脱壳而出”,目标就是分裂祖国,因而富有反动性;二是“正名理由”改变以往让人们极易认清本质的“极端化台独”的纲领和口号,重在编造使用“中华  相似文献   

9.
李盛 《工会博览》2014,(27):47-50
从“泄密门”的“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曾向“维基解密”网站泄漏大约70万份美军秘密文件的曼宁,再到揭露了“棱镜门”事件的斯诺登,这些“泄密者”们究竟是“爱国者”还是“叛国者”的争论,始终就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0.
蟋蟀,北方人称“蛐蛐儿”,上海的蟋蟀迷们则最简约而又亲昵地称之为“虫”。人们常说的“花鸟虫鱼”为工作之余怡情养性之物,此“虫”当是蟋蟀。在中国文献中,蟋蟀又有“蛩”、“莎鸡”、“王孙”、“趣织”、“蜻蛚”、“天鸡”、“促机”、“酸鸡”等近20个称谓!大凡被文人骚客们摩玩久了,其花式名目才会如此之多。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发现有很多文人雅士以蟋蟀为题吟诗作文,他们之中有妇孺尽知的杜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从社会学角度认为心理压力是一复杂的结构,是一个“整合力系”。文章剖析了“整合力系”的成因:目标预期、失败暗示、教育冲突、压力转嫁、耐压弱化。在这些基础上,从系统论和发展观的角度提出将“减负”工作落到实处的对策,包括:教育评价:“减负”发展“极”;教育质量:“减负”发展“轴”;监控预警:“减负”发展“度”;系统有序:“减负”发展“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金融业成了中国经济的一个焦点。不少地区资金短缺,现金匮乏,寸头不足。于是相应地,一些奇奇怪怪的现象便应运而生。有人说,近年来中国已出现了“五条登科”现象。这“五条”指的是——卖粮卖货收“白条”,邮局取钱取“绿条”,企业商店发“红条”,来往帐目打“黄条”,“大耳窿”(高利贷)偷偷放“黑条”。虽然“五条”现象只是局部现象,但却引起了中央的高度注视,并多次强调不准向农民打“白条”等等。中国人已深深认识到,“条子”问题再不解决,便可能使“条子”成为仅次于人民币的“第二支付手段”,于国于民祸患无穷。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00,(7)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此后,人大的工作被总结成“立法驶入快车道”,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框架搭起来了。1997年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并将之明确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自此,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逐渐深入。 虽然,对大权在握的“一府两院”实行监督,人大往往有心无力。不过,按照学者的说法是:监督问题毕竟已经“破题”。真正等待“破题”的是“代表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你看,“市井”两字构成的绝大多数是贬义词,除了“市井小人”,还有“市井无赖”、“市井俚语”、“市井之徒”等等,均比喻卑微、粗俗、下贱之类不登大雅之堂的人和事,为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所不悄一顾。人们也许不知道,“市井”在古代是“商人”的专有名词。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对商人至为蔑视,把“商人”排居“四民之末”。在以农立国的转会里,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少有的“可持续文明” ,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致力于建立“人面文明” ,不追求强力 ,而集中力量开发“人和”。正是有了“人和” ,中国才享有“天时”、“地利” ,变成独享世界第三、第六两条大河的“国界内全球化” ,运用特有的汉字与“国”的权威观念 ,把中国变成提倡“礼义”、个人从属于集体利益的多民族大家庭。在当今“去国界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中 ,中国应该抓住三大关键 :( 1 )走扎根于中国文明的中国式道路 ;( 2 )注重“摆平” ,不搞“崛起” ;( 3)注意多样化、灵活应变、“止于至善”。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的“超级女声”比赛为中国人制造了一个庞大的“公共生活”空间。制度化、高效率的追星网络不仅拉近了粉丝们与偶像们的距离,也拉近了粉丝们彼此的距离。短信投票中的“自由选择”体验,悬念迭起、技术动作繁多的选举游戏,“玉米会”、“笔迷会”、“凉粉总部”等等“追星联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深度参与”,褒贬彼此偶像的“公共讨论”,在歌迷会之下设置“组织部”、“宣传部”、“监察部”等“科层机构”来操作与追星有关的“公共事务治理”,在追星之余, 还组织公益活动以提升歌迷会的“公共形象”……  相似文献   

17.
存在     
“存在”(Being)是西方哲学中最古老的词语,它与“理念”、“善”、“上帝”和“逻各斯”这些词语共同构建了整个西方哲学的古典传统。“存在”(Being)一词也有译成单音节的词语“是”、“有”、“在”的,这是因为“存在”这个词在希腊语那里就有上述三种含义,即作为系词的“是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中国,“两代”问题尤为突显。所谓“富二代”,即改革开放以来发财致富者的子女,子弟。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产生的“仇富”、二代”延伸。这尤其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警惕。“两代”,一是今天我们研讨主题所涉及的再就是“官二代”,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高官“仇官”心态正在向“仇富二代”、“仇官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化台独”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同发 《台湾研究》2001,(3):52-55,63
所谓“文化台独”,是为“台独”制造舆论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是台湾分裂势力推行“台独”分裂图谋的手段之一。“文化台独”伴“台独”而生,随“台独”而行,它是“台独”的一面招魂幡。民进党执政后,“文化台独”日益猖撅,向民众大量灌输“台湾非中国”、“台湾人非中国人”、“台湾文化非中国文化”的理念,图谋泯灭台湾人民的中国心、民族情,破坏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对“文化台独”,已然成为海峡两  相似文献   

20.
无奈打工妹     
《上班一族》以新的面孔与你见面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在每一期杂志与大家相聚。在这个版块里,我们设有“人啊,人”、“打工仔必读”、“漫画”、“人海同游”、“微型书摘”、“纸上排气阀”等栏目。值得一提的是,“漫画”将继续由著名漫画家方唐先生创作,一系列以“鬼马张”为代表人物的漫画,道尽上班族的酸甜苦辣;“人海同游”继续以3人同题的形式出现,知名作家叶曙明先生、黄茵小姐、石娃小姐会在此栏目中,为大家奉上一系列“梦”的遐想,请留意他们对“发财梦”、“车子梦”、“房子梦”、“读书梦”、“流浪梦”等等的看法;而“纸上排气阀”寄望你继续“享用”……依然是那句话:《上班一族》试图“用一茎纤细的芦苇,义无返顾地支起一座连结心与心的拱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