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说他是“非典第一人”。也许,人们对他的关注太密切,而关爱太稀疏。 他在全世界面前晃了一小会儿,又默默消失在人海。 现在,他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他还能回归厨师行当吗? 我们忽略了,其实他也是位英雄—— 在他压服面对未来的忧惧,勇敢面对全世界的那一刻。 他的出面给许多人直面病魔的信心, 也为医学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 我们应感谢他,尊敬他。 有可能的话,我们也要尝尝他的好手艺。 ——《南风窗》编辑部  相似文献   

2.
他,大约是澳大利亚这群流浪的男人中最后一个处男了,30多岁了,没碰过女人。问他什么是女人,他说他崇拜他妈。他从小父母离异,他跟妈妈长大,母亲美丽而又能干,里里外外弄得妥妥当当,于是他们兄弟三个全如绵羊般温顺。他来澳大利亚,咬牙苦干为母亲寻求幸福的晚年,他做任  相似文献   

3.
朱元璋疾恶如仇,他要扫除一切通往他的理想国道路上的障碍。他的严刑峻法不仅施用一般官员,即使是他的亲属犯法,他同样不会饶过。没有亲疏之别,没有等级之分。在他眼里,法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他的至亲、驸马欧阳伦因为动用公家车辆走私茶叶,破坏了茶马之法,被他断然处死.  相似文献   

4.
如果他一定得死,他应该血溅蓝天;如果他不能不死,他应该战死长空!因为,他是我们空军的一级飞行员,祖国北疆优秀的歼击机驾驶员。但,他却死在哈尔滨冰冻的长街。1988年3月2日,他的一名伺胞,把一柄冰冷的匕首扎进了他的心脏,血浸湿了征衣,凶手逃之夭夭,他摇晃着倒下了,象战鹰折断的翅膀,坠落在灰色的石阶。他叫李鹏礼,生前两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荣立二等功。可惜,他只活了三十几个年头,刚刚步入歼击机驾驶员的最佳年龄! 他是鲜血流尽而死  相似文献   

5.
城里生活方便,是很多人的向往。但父亲进城后,住不多久就要回去,他说他不习惯。对城里的事情,他看不懂,对城里人的心思,他猜不透。对城里的文明,他不认同。他有着太多的困惑和不习惯,他感到陌生,感到寂寞和孤独,于是回乡下去了。  相似文献   

6.
感谢乞丐     
看父亲脸色便知他打麻将又输钱了,我们都烦他打麻将。他赋闲在家,无事可做,而他又是那种闲不住的人,麻将一上瘾,他便不分昼夜。为他的身体着想,我们婉言相劝,无奈他脑袋转得比我们快,认定我们是心疼钱财而不是真正关心他。愣愣背上不孝之罪名不说,最怕他兴师动众召开全体李氏家庭大会。无论是另立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的身份”再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对他来说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但他仍干得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所能比。这时他才亮出了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对口的专业。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能提出许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大学生要高明,这时他又亮出了硕士证,老板见后又提升了他。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质询”,此时他才拿出了博士证。此时老板对他的水平已有了个全面的认识,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不是吗?人不怕被别人看低,而怕的恰恰是人家把你看高了。  相似文献   

8.
他有过辉煌的往事风流,他为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屈探索,他也为和平呕心沥血。虽然目前他被不断孤立和边缘化,但他的影响力仍无人能够忽视。  相似文献   

9.
年轻人很快就要结束他的培训,不久之后就会成为一名老师。跟所有的好学生一样。他得挑战他的老师,以便拓展其自己的思维方式。他抓了一只鸟。他把鸟抓在一只手里,去见他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与其称他为"淮河卫士",不如将他看作一个环保界的"牛虻"。他孤独,他坚守,他戳穿了淮河治污初显成效的"皇帝新装"。在一个人的"战斗"中,他的"武器"只是一部普通相机。  相似文献   

11.
蒋醺 《法制博览》2008,(10):18-18
苏东坡在最落难的时候,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写出最好的诗句出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相似文献   

12.
张佐良 《法制博览》2010,(15):13-13
1976年1月,周恩来已经病得不成样子了。他身上的毒瘤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掉他体内的营养物质、噬啮掉他的肌肤。此时看来,尽管他的头脑清晰,思维敏捷,但见他已经明显地消瘦了,面部不再丰腴红润。他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理发,看到的只是白发多黑发少,头发更加稀疏了;胡子拉碴的样子,若是几个月没有同他见过面的熟人,一旦看见他,会吓一跳。  相似文献   

13.
赫鲁晓夫是苏联领导人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国内对他仍然众说纷纭 ,评价不一。有的认为他是修正主义者 ;有的认为他的改革没有触及斯大林模式的灵魂 ;有的认为他既有巨大功绩 ,又有严重错误 ;有的否定他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 ;有的认为这是他一生的主要功劳 ;有的认为他对个人崇拜的批判是不彻底的。赫鲁晓夫具有两面性。他进行了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 ,但是没有取得成功。他在理论上既有右的东西 ,也有左的东西。通常是左和右混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1995,(3)
《中国名医大典》和《中华国际名医大全》上记载着一位眼科大夫的事迹。他的名字叫做蒙元棣,人们给他一个爱称:光明医生。 他荣获这个称誉是有来历的。他出自中医世家,从小便立下为天下人医病的志向,尤其当他目睹许多看不到光明的患者的痛苦之后,他步出医科大学校门就下决心做一名不辜负患者期望的眼科医生。 他最大的特点是刻苦、虚心。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一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儿子小涛半年前在一家国企单位被解除劳动合同后,其女朋友又和他分手。此后即待在家中闷闷不乐。我劝说他要看得开,要拿得起、放得下,要有男子汉的气概。但这些话他根本听不进去。我试着和他谈心交心但也都无济于事。我怀疑他可能是精神出现了问题,建议他看看精神科医生,这就更激起了他的反感。  相似文献   

16.
正他是首都移动网络质量的"鹰眼",他是人民群众业务感知的"守护神",他是市场发展大数据支撑的基石,他是互联网时代网络运营的先锋。他十年磨一剑,携国优创新成果站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他,是北京联通网络优化中心技术专家——李纪华。2009年,西电硕士毕业的李纪华加入北京联通网优中心。工作伊始,他便不吝精力、不惜付出。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15日,是胡耀邦同志辞世十周年的日子。他1952年9月调到北京团中央以后,我和他在一起工作了20多年。我是他的部下,也是他的学生,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家都很怀念他,我想讲点他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他不是广州最早的个体户,至少也是最早的那一批。他的简朴、耐劳、聪明,使他曾是广州最有名的私营企业老板,还光荣入选“广州十大杰出青年”。 他的名字叫陈展鸿,他的企业叫“壹加壹”。我曾问他为何叫“壹加壹”,他回答:“企业是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投其所好     
杜维诺先生经营着一家高级面包公司,他一直想把面包推销给纽约一家大饭店。一连4年,他天天给那家饭店的经理打电话;甚至在饭店里订了个房间,住在那儿,以便随时同经理谈生意。但是他一无所获。就在他失去信心时,有人给他一条“妙方”。于是他改变策略,打听那个经理最热衷的是什么。杜维诺终于发现,那位经理是一个叫做“美国旅馆招待者”组织的成员。不止是成员,由于他热心,还被选为主席。于是杜维诺再去见他时,一开始就谈论他的组织。哈!反应令人吃惊。他跟杜维诺谈了半  相似文献   

20.
游宇明 《法制博览》2008,(20):12-12
亲爱的世界:我的儿子今天就要上学读书。一时之间他会感觉新奇有趣,我但愿你能待他温柔些。你瞧,到现在为止,他一直是家中的宠儿,后院的王者。我总是忙着为他治疗伤口,慰藉他的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