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问题作为生态伦理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对传统伦理学实现突破的切入点。自然界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具有独立于人之外的内在价值?这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焦点。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自然界没有内在价值,只有工具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者则认为除人以外,动物、生命个体以及生态系统都应具有不依人而存在的内在价值。两者分界的依据是人是否是价值的唯一载体;两者分歧的原因是对内在价值理解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在生命的世界里,人类是最高级的动物。而在人类社会中,青年则是最神奇最富有魅力的了。作为人的生命历程中充满朝气、最有活力的年龄阶段——青年,往往特别受到社会的关注,青春的年华始终在人类群体中处于一种优势地位。然而,青年是凭借什么成为“天子骄子”、“人中豪杰”的呢?青年的优势地位真的是永葆不衰、不可动摇的吗? 我们说,人的优势是相对于社会要求而言的。谁能够顺应历史的潮流,走在时代的前列,谁就处于优势地位,谁就是时代的强者。由于不同的时代对人提出的要求不同,因此各个时代的优势条件也就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了。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无论是文人学士,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都很注重自已的形象。从湘南子的“公正无私”,康熙的“正大光明”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对形象做出了总结和概括。作为青少年宫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形象是什么呢?那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我们履行职责完成使命的本质要求,是我们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古人说,师者,传道解惑。青少年宫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教育人的地方,如果自身没有好的形象,怎么能教育出形象好的人;如果我们不加强自身修养,怎么能培养出人才呢?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以“…  相似文献   

4.
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价值理性是人自身本质的导向。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整合的矛盾统一体。在一定条件下 ,人的精神属性对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具有主导作用 ,并由此产生人头脑中的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价值理性就是通过调动理想自我 ,潜移默化地体现对人自身本质的导向作用。工具理性是人作为主体在实践中为作用于客体 ,以达到某种实践目的所运用的具有工具效应的中介手段。工具理性的存在 ,借助于人的思维、观念、运算、操作等实践过程 ,为人们实现价值理性提供智力支持 ,由此也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不断验证“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相似文献   

5.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正由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的不断创新 ,人类才达到了今天这般的高度文明。人类的不断进步 ,其实就是创造型人才聪明才智的高度发展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过程。就人类的未来而言 ,创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有具有决定的意义。没有创新 ,就没有发展 ,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创新及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毫无疑义 ,然而 ,对“创新”的内涵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这应当是关于“创新”系列概念中的一个首要的问题。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中 ,许多学者都很重视人才的创造性 ,在先秦诸子中 ,老子是最突出的一个 ,他提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认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本质上,自由以绝对的形式成为人之存在的前提,而自由的现实化之路充满艰辛.正是在对自由的追求中,人们选择了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没有绝对无自由的法,也没有绝对不需要法来保障的自由.法的正义价值是人的自由本质在社会制度层面的展开,法在制度层面的最核心价值就是对正义的追求,保护每个人所应得的权利,防止他人滥用权力(权利)干涉自由.  相似文献   

7.
日本企业界的巨擘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几十年的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人的哲学。这套哲学的内容很多,其基础构成部分是他对人的本质、天赋的看法。对于人的本质、天赋松下先生透视到了什么?他的对策又是什么? 一、论人的伟大松下先生认为,在宇宙间,人是最伟大的。“从总体看来,人仍然是具有万物之王的伟大本质。”他不否认,人也是一种动物,但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即人不是靠其他  相似文献   

8.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执政为民”是就执政党共产党来说的,同理,参政党民主党派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坚持参政为民。民主党派如何做到“参政为民”呢?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认识和发挥参政党的地位和作用,“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和目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是马克思结合德国革命问题对人类解放问题的深入探讨,其核心主题就是“人的解放”,体现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命题。《导言》中,马克思以人的解放作为落脚点,通过论证其实现手段,进而说明“人”解放的精神和物质条件,重点探讨了如何实现人类解放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的人的解放思想也不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与公共政策中人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的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而人的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然而,人类政策活动的结果却是离人越来越远。今天我们在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上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正确处理发展与人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的终级关怀。  相似文献   

11.
汉字趣谈     
一、侃侃而谈的“侃”为什么由“人、口、川”组成“某某人真能侃”,“某某讲话侃侃而谈”,“侃”(kǎn)字目前很时髦,也用得很广,可“侃”字为什么由“人、口、川”组成呢? 口是人和动物进食和发声的器官,人的口除了吃饭,还能讲话。讲话,古人常用“言”代替,所以,“侃”由“人、口、川”组成,其实就是由“(亻口)、川”两部分组成,实际上就是由“信、川”组成。“信”就是“诚实”的意思。如孔子曰:“人而无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对当代人权发展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玲 《理论前沿》2003,(18):29-30
人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人类的普遍关注,追求人权已经成为了我们时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现代人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发展现代人权,需要吸取全人类文化的智慧。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可以为当代人权发展提供积极的价值资源。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就是和谐之说。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和齐百姓”等,可见和谐…  相似文献   

13.
古代的“国学”是“国之学”、“国子学”的简称,指国立贵族子弟学校;今天的“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是一国故有的文化、学术、思想的总称。“人文”指人类的文明、尤其是人类的道德文明、价值文明。今天我们学习国学,重在吸取其中的人文精神精华,为现代社会的价值重构和信仰重铸提供有益资源,为当今国人安身立命提供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从整体上看,是从自然价值本体论的角度展开理论路向的,因此从客观性的角度超越式地继承了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说.但罗尔斯顿强调,我们在肯定自然价值的同时,也应看到,这种存在有赖于人类的感知与评价.由于人类是文化的动物,因此他是通过文化实践而认知并体验自然的,据此确定了人类具有最高的生态权利与生态义务,并依据文化的尺度实行生态伦理.这就在事实上建构了人类主体性的“大地美德”.在这个意义上,罗尔斯顿学说的本质是“大地伦理”与“大地美德”的合题.  相似文献   

15.
《前沿》最近发表了陈芬博士的文章《论实践视域中人的本质》。陈芬在文中提出:“具体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区别了人与人”。在这里,陈芬是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个体本质。我认为,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群体本质似乎更为合理。人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有机统一,人的类本质即“自由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只能区别人和动物;人的群体本质即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只能区别此群人和彼群人;人的个体本质即作为实践动因的“人的需要”才能区别人与人。  相似文献   

16.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知识分子是拥有并利用知识为人类造福的主体。然而在“文革”期间,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知识就是他们的原罪,“知识越多越反动”;大批的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工矿进行劳动教育和思想改造,给我国的知识分子群体、知识分子政策以及科技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知识和知识分子越来越重要,而对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并没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入。  相似文献   

17.
杨世谷 《工会论坛》2005,11(4):118-119
孔子是中华民族创办私学的第一人,他使无法受教育的平民百姓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其“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影响了人类历史上诸多教育家,就是在今天仍有其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与法在“本位与工具”视角上形成了“法本位”法理命题。法律在其“工具性”上,首先是“以人为本位”,即人与法在本质层面上是“人本位一法工具”的“原生关系”;进而,在法治社会,法律又在其“权威性”上,升华为“法本位”,即人与法在运作层面上是“法本位一人工具”的“转换关系”。法律的至上权威,需要权力授权渊源上的民主性强力支持。当然,在立法和本质层面上的“人本位”永不能被替代。有了“法本位”这一“人本位的有效化身”,则“以人为本”也就获得了其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9.
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发动机和加速器。传统的分配模式被打破 ,按“知”分配的方式应运而生。按“知”分配是建立在现代知识分工基础之上 ,以知识 (智力 )资源的占有、配置、开发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 ,并以此衡定其创造价值大小的新型分配方式。它第一次将知识贡献与价值分配明确地结合起来 ,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对复杂劳动的知识价值的全新认知与确立 ,是经济升华和知识物化的结晶。按“知”分配突破了传统的“权力使人获得物质财富”的畸形模式 ,创造了“知识贡献使人获得物质财富 ,物质财富又使人更好地获得知识”的全新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一)文化力是促进人的解放的重要杠杆首先,文化发展帮助人完成自己本质的实现。在猿群走向人类社会的进程中,文化自始至终充当桥梁作用。人类在蒙昧社会中先是用木棒、石器显示自己与动物不同的本质和特征,接着用火、特别是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显示自己特殊的智能和本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