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概念体现了源自西方理念的协商民主内容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载体形式之间的结合。在理论创新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内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源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也源于西方与中国之间的差异。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入发展,从协商目的而言,要使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同协商民主的一般目的和价值相适应;从协商主体而言,要让协商民主主体与代表制之间相平衡,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协商民主主体平等之间相协调;从协商程序而言,就是要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使其与协商民主所要求的程序正义相契合。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民主政治演变与发展的必然逻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性与民主性的高度统一。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逻辑指向,民主与参与构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逻辑存在于一元领导与多元协商、人民民主与有序参与、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顶层设计与多层推进相统一的基本形态之中,这不仅赋予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合理性和发展现实性,而且对于全面承接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需求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家治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因此,从治理视角看,西方协商民主对于自由主义民主是一种治理超越。西方协商民主力图通过对民主理念的改造来弥补自由主义民主的缺陷,帮助自由主义民主摆脱现实治理困境和合法性危机。然而西方协商民主终究走不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度框架,使其许多理论上的美好愿景难以真正转化为实践上的治理效能。与西方协商民主不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民主实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民主。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有实践探索,革命胜利后又以协商的方式建国,而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政党协商到政治协商,再到社会协商,最后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于西方协商民主又是一种治理超越,它在广泛参与、民主决策、多元共治、权力监督和主体培育等方面开辟了当代国家治理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对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党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要求,强调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并将其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以部署。我们要准确把握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的内在联系,切实发挥人民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中的功能作用,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  相似文献   

6.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并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明确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对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丰富协商民主的形式和内容,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等作出全面阐述,这标志着我们党自觉地把协商民主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方向,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中国人民广泛的爱国统一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着眼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进行了全面规范,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协商民主、为什么要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怎样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等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明确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笔者认为,发展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关键之一在于加强协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游磊 《江苏政协》2013,(1):38-39
<正>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并将其作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发展协商民主指明了方向。一、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等重要论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表明,协商民主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和形式,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集中体现,对于推进科学民主执政、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创造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在现阶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文化,既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确认"协商民主"概念,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重要论断,进而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规划和部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民主制度选择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尽管协商民主的理论产生于西方,协商民主在国家政治层面上进行实践却存在于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有了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需要,总结其基本经验,则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在诉求。从总体上说,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渠道;政权机关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平台;基层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形态,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4.
郭蕊  范斌 《长白学刊》2016,(6):62-68
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发端和定位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层面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源泉和发展保障。从历史性、现实性与前瞻性上精准定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位置,将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环节。完善现代国家治理框架下的协商民主就是要站在整体性、系统性的高度,从强基固本、构建体系、提升能力、做实效果四方面寻找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顾秀宇  李金见 《岭南学刊》2015,(3):23-26,59
基层治理制度创新与协商民主互为依托、形成合力,基层协商治理才能实现善治。逻辑上,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在形式上要依靠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合理的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则应以协商民主为前提。而现实中,某些基层治理制度创新缺失协商民主的前提环节,也经不起协商民主考验,甚至协商民主被不合理的"创新制度"裹挟,反而使协商民主流于形式和平庸。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论断. 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这是第一次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概念, 标志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正式确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求, 对于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薛良 《江苏政协》2013,(11):32-33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如何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江阴市政协在履职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一、坚持协商制度规范化。当前,江阴市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协商制度,并坚持按照制度开展工作。如市委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市委常委会每年年初专题研究政协工作;市委主  相似文献   

18.
牛广明 《前进论坛》2014,(12):18-19
<正>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建立的"三三制"民主政权,就已经在酝酿准备协商民主;新中国成立前  相似文献   

19.
贾庆林 《乡音》2013,(1):13-14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求"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必将进一步发展、充实、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法治奠定坚实民主基础。中央3号文件《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推进和丰富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加强协商民主建设,进一步坚实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基础协商民主作为我国一种重要民主形式,与其他民主形式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意见》与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