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10年间,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个与国民党法西斯独裁政权根本对立的政权,在涉及中国13个省300多个县的范围内,创造性地建设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改变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成为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早雏形.  相似文献   

2.
设立新四军办事处,是抗战爆发后国共双方商定的结果。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前后,为了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沟通同国民党当局的联系,负责洽领军饷和筹集、运输军需物资,协助部队集中和处理善后工作等事宜,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商定,新四军可在各游击队原驻地和南方主要城市设立办事机构。  相似文献   

3.
4.
罗惠兰 《求实》2002,1(1):61-6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国家形态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标志 ,是中国共产党治国安邦的伟大尝试 ,在中共党史上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详尽论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历程以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第五回八路军东渡急赴抗日前线办事处紧张交涉进军事宜卢沟桥事变后 ,中共中央即着手进行着红军开赴抗日前线的准备工作。此时 ,中共与晋绥方面在联合抗日的问题上已达成一致 ,但方针、任务、方法等尚无具体办法。特别是中共和红军曾有不经阎先生同意决不踏入晋绥一步的许诺。因此 ,红军入晋对日作战的一系列问题 ,必须和阎方进一步商通。7月 15日 ,毛泽东致函阎锡山 ,并派秘书周小舟赴太原。信中提出 :“关于坚决抗战之方针及达到任务之方法问题 ,红军开赴前线作战问题”,请阎接见周小舟并赐指示。 17日毛泽东又令在延安汇报工作的彭雪枫携…  相似文献   

6.
司法机关的建构关乎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政权建立之初,即致力于司法机关的建构。由于它的司法机关是在彻底摧毁旧司法机关以及借鉴和吸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司法机关的经验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因此又显现出它应有的特色。本文以史实为依据,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司法机关及其特色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对正确认识和借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司法机关的建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私营经济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曾制定了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正确的私营经济政策,但由于共产国际和王明“左”倾中央的错误指导,这一政策很快被“左”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所取代。“左”的《劳动法》的实施及其危害,遭到毛泽东、张闻天等领导人及各级苏维埃政府的批评和抵制,从而产生了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对过左的私营经济政策有所纠正。至瓦窑堡会议,最终确立了正确的私营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8.
为取得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革审计体制,阮啸仙出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阮啸仙上任后,把审计监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规范苏区财会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从而使中共发起的反贪污浪费斗争和节省运动取得巨大胜利。阮啸仙成为人民审计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9.
为取得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革审计体制,阮啸仙出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阮啸仙上任后,把审计监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规范苏区财会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从而使中共发起的反贪污浪费斗争和节省运动取得巨大胜利.阮啸仙成为人民审计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0.
重温当年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卓越建树和光荣传统,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搞好“三个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 1933年 1月迁入中央苏区以后 ,是否同中共苏区中央局合并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是不是中共中央主办的中央党校 ;中央党校校庆日应定在什么时间 ,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考析  相似文献   

1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之初,就面临着公民的政治参与不足,公民对政府的信仰低落以及政治动员缺乏效率等问题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苏维埃政府在1931年11月至1934年1月间,先后开展了几次范围广泛、声势浩大的民主选举运动.通过选举运动,不仅实现了对各级苏维埃政权的有效改造,而且对于解决先前苏维埃政府所面临的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是著名作家萧军诞辰一百周年,在他的家乡辽宁省凌海市隆重举办了纪念萧军诞辰一百周年大型纪念活动,来自全国上百名专家学者、萧军生前友好及萧军的后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这一纪念活动,让年轻的一代更加认识萧军,了解萧军。  相似文献   

14.
略论中央苏区的贡献与苏区精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苏区广大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在坚持革命战争,建立和扩大红军,发展苏维埃建设事业,以及支援红军主力突围转移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与英勇牺牲。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创造和培育出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精神。弘扬苏区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北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宝库、灿烂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西北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诸多的挑战,需要不断开拓思路,创新发展,走出一条既具民族特色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江西战斗了7年.这7年,是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立下卓著功勋的7年.一是突破了"城市中心论"模式,最早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到乡村的转移;二是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三是开辟了地域大、人口多、军事力量最强的根据地,使之成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四是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五是创造了中国革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取得了一至三次反"围剿"战争的伟大胜利.这7年,毛泽东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沉痛的教训.客观公允评价江西苏区时期的毛泽东,对我们今天全方位、多视角深化领袖人物的研究是有其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饶品良 《党的文献》2005,4(6):54-56
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直到1946年5月撤出除旅大外的东北地区,而全部撤出旅大地区则在1955年5月.苏军在对日宣战和驻扎东北期间,为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做出一些令人遗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李瑗 《理论学刊》2008,3(4):22-2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旷日持久,历时十年,又称"十年论战".它是中苏关系史和中共党史上一个十分重大而复杂的历史事件.这场论战既表现了意识形态之争,又蕴含着国家利益之争,也反映了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领导权之争.1963年9月中共中央开展的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是中苏论战的转折点.它就像一枚重磅炸弹,在当时的国内外影响最大、最代表中共方面论战的核心观点,从而使中共在中苏论战中由防御转为反攻,由半公开不指名争论转为全面公开的指名道姓的争论,把中苏论战推向顶点和高潮.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破裂,中苏关系的破裂,强化了毛泽东的"反修防修"思想,因而和旨在完成"反修防修"任务的"文化大革命"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机关,涵盖机关建设的方方面面。构建和谐机关要倡导和谐理念、奠定和谐机关的思想基础;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熟悉管理的干部队伍;开展廉政教育,培养诚信、敬业、友善的人文环境。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人才引进的政策效果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人才引进的充分性、公平性、适当性、执行力、效率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在系统观的视阈下构建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形成人才引进的决策系统、评价系统、服务系统和信息系统,在不断优化人才引进的环境的基础上,为引进有助于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改善的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