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应民 《政府法制》2011,(20):40-41
毛泽东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三国演义》这部书。1936年他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当时,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左传》、《水浒》、《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1938年5月3日,毛泽东在对抗大三期二大队学员的讲话中说,他在井冈山时,有一天想到土豪家里去看看有没有《三国演义》之类的书,反映出毛泽东对读《三国演义》一类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连允东 《政府法制》2012,(35):32-32
一提到蒲松龄,大家自然联想到《聊斋志异》,但他“晒书”的有趣故事却鲜为人知。蒲松龄科举考试落榜后毫不气馁,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书房中激励自己发奋读书: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相似文献   

3.
当年曹锦清教授的《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引起学术界的热烈反响,他也因此被新华社等媒体誉为“著名社会学家”。此书被翻译成英语,2004年在英国发行。2011年,英国《卫报》推出了一份荐书榜单,开列了有史以来100种“最伟大的非虚构图书”,中国有两本列入,一本就是《黄河边的中国》,另一本是《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监狱学刊》2009,(6):36-36
流沙在2008年12月8日的《解放日报》上著文《成功没有偶然》说,读中专的时候,我有一个同桌,人老实巴交的,他上课时不太听讲,而是一天到晚捧着一本小说看啊看。晚上熄灯了,他仍然趴在床上写啊写。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与《肉蒲团》之书名与题旨实出一辙,总体构思如一,都有"一僧一道";未央生是"皮肤滥淫"的贾宝玉,贾宝玉是"意淫"的未央生;《肉蒲团》"花册"是《红楼梦》写"金陵十二钗"册子的蓝本;两书有共同的小说理论甚至习惯用语。曹雪芹应该读过《肉蒲团》,《红楼梦》受《肉蒲团》"直接的影响"多而显。这既是《肉蒲团》对后世影响的一个亮点,也是已经难得有新发现的"红学"的一个新发现。  相似文献   

6.
揭傒斯著《奎章政要》一书的说法,最早见于元末陶宗仪《辍耕录》"奎章政要"条。根据与揭傒斯同时的欧阳玄为揭傒斯写的墓志铭、黄溍为揭傒斯写的神道碑可以确定,《奎章政要》是讹窜揭傒斯的《太平政要》所致。"奎章政要"条的描述逻辑乖谬,基本是杜撰,这与元季人士对虞集、揭傒斯才华的估定以及对他们的熟稔程度有关。人们以揭傒斯在《范先生诗序》中所提供的虞集关于"元诗四家"的诗评为导火索,对虞、揭关系的解读逐渐偏离事实,引发出许多讹谬。  相似文献   

7.
史新 《政府法制》2014,(20):51-51
清朝咸丰年间,吴县(今江苏苏州)有一个人中了进士,以翰林编修进入南书房任职,类似于现在的书目编辑.一天,咸丰皇帝询问他:“你闲暇时常用什么方式消磨时间?”这人回答道:“我闲暇的时候读《汉书》.”恰巧咸丰皇帝当时也在读《汉书》,听到他的回答很高兴.因此便谈起书中说诗解颐的内容,谁知这个人原来并没有读《汉书》,一时间惊慌失措,答不出皇帝的问题.咸丰皇帝顿时感到非常恼火,命令他回到原籍读三年《汉书》再来复职.  相似文献   

8.
《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最重要的代表作,他通过这本书很好的贯彻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理念,执行了启蒙运动反封建、反教会的重要任务。《论法的精神》所提出的法的精神、三权分立等重要概念和书中所采用的独特的政治社会学的方法对后世的政治学理论和政治制度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他成为近代法学和社会学的创始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 《政府法制》2011,(29):26-26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他一生著有《读通鉴论》、《尚书引义》等224卷书。他给女儿的嫁妆是一只装满书籍文稿的红木箱。  相似文献   

10.
阳翰笙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他创作的《逃亡》、《三毛流浪记》等,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 20世纪30年代,阳翰笙发表了《地泉》三部曲.这部书再版时,他特意邀请瞿秋白、茅盾等人写序.当时茅盾并不愿接这差事,因为他和阳翰笙的文学观点不一致.于是,茅盾直言不讳地说:“你的《地泉》是用革命文学的公式写成的,要我写序,我会毫不留情地批评它!”原以为阳翰笙听后会改变主意,没想到他只是笑了笑,并亲自送去了纸笔.茅盾见阳翰笙如此坚持,只好写了些评语寄给他.茅盾在信中写道:“《地泉》在描写人物时用了脸谱主义手法,在结构和故事情节上出现了公式化现象,在语言上用标语口号式的言辞来表达感情.从整个作品来说,《地泉》是不很成功的,甚至是失败的……”他是想用不留情面的批评,让阳翰笙彻底打消作序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