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把物质鼓励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者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这是建立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关键所在,关系到国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 一、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 在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很长时间以来,片面强调企业法人产权制度和有限责任制,而忽视建立有效的经营者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是国企经营者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经营管理者素质不高和国有企业大量存在经营权侵犯所有权现象,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的实现,为国有企业在新世纪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应不懈努力,继续把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推向前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如期基本实现,仅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脱困的基础也不牢固,在一批亏损企业扭亏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亏损企业。当前总的看来,工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一般工业品生产能力过剩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同时并存;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滞后,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仍然低下;企业管理落后、纪律松驰的现象比…  相似文献   

3.
一、国有企业深层次矛盾是产权体制的缺陷 1、人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是国有企业的突出矛盾。 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效益从总体上看还不理想,明亏、潜亏面较大。呼唤效益,以效益为中心已经几年了,成效不明显。现象上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是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列入国家经贸委名单中的债转股企业多数都与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债转股的意向书,标志着债转股工作的起步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也为下一步的债转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础。不过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债转股工作也遇到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资产的评估与审计。国有企业债转股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改制建立公司制,而公司的设立需要进行资产的评估与审计。国有企业的账目混乱及资产不实的现象较为普遍,其原因一是企业会计水平不高,新的会计准则还不适应;二是企业管理混乱,会计账不完整…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把社会保障的职能从国有企业当中分离出来.目标虽然是明确的,但是实现起来却不容易.其所以如此,我认为基本的原因有两个:一、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设计出一个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又能切实为企业职工提供充分保障的系统的改革方案;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还没有和国有企业本身的改革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6.
反腐败要反"显性腐败",也要反"隐性腐败"。拿了"俸禄"不好好工作,消极怠工懒散成习,此风蔓延同样会腐蚀我们的肌肤。治理整顿的举措是树正气,由此使每个人能保持政治坚定、思想纯洁、遵守纪律、作风务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办好社院齐心协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新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其从1995年试点到今天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内,全国各地产生了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由于缺乏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在政策制定、选拔机制、绩效考核、职务晋升、保障机制等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使得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流失严重、角色定位不清、消极怠工现象。同时随着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现象频发,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也受到了腐蚀,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犯罪现象。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背景下,现行法律法规对于大学生村官诸多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一些政策解释还与实践相脱离,造成了违法者多被处以较轻甚至无罪释放的处罚,这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引起群众集体上访,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有了良好开端,但是步伐不够快,公司制改革很不规范,治理效率低。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快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时间更加紧迫,必须抓紧抓好。一、公司制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佳形式。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针对我国的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对象、目标何伟党中央早就确定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今年又将国有企业改革列为重中之重。但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困难重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国有企业改革思路上认识不一致,大家的劲不能往一处使。...  相似文献   

10.
偷越国(边)境案件近年呈逐渐递增之趋势.出于其他目的骗取出境证件的,可根据不同情况构成偷越国(边)境罪的停止形态或者偷越国(边)境罪的共犯;拉拢、引诱他人偷越国(边)境的行为可分别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偷越国(边)境罪的教唆犯;介绍他人偷越国(边)境的,成立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偷越国(边)境罪的想象竞合犯;同时实施了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行为、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骗取出境证件或者偷越国(边)境行为的,应当从一重处断.  相似文献   

11.
劳资关系与政府协调作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资关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并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走向等问题发生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在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当中,存在着诸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劳资关系不协调甚至恶化的现象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一个令人忧虑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构建稳定协调的现代劳资关系,要依靠政府从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劳动立法、执法和司法,保护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权利;推动、促进和影响集体谈判;处理劳动争议,化解劳资矛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虽然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进行了公司制改造 ,但是效益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一方面 ,所有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最终都取决于在市场竞争中失败成为一个可信威胁 ,而对于许多国有企业来说 ,在政府“父爱”的关怀下 ,这种威胁是不可信的 ,这使得国有企业经营者没有压力进行创新。另一方面 ,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只有弱的动力去监督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也并没有建立起内部的制衡机制 ,这使得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仍很突出。我们认为 ,国有企业低效与其独特的产权制度密不可分 ,国有资产分步骤、有条理、有规则地退出竞争性领域 ,这是改革的关键。引进机构投资者 ,加强市场监督 ,加大剩余索取权在企业从业人员中的分享程度 ,也是促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提高国有企业运营效率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不论是隐性失业还是显性失业,都是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本文对当前下岗工人存在的隐性失业现象及如何促进其再就业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乃至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力量。但是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出现了人才聚集和开发不得力,高新技术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化市场,建设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如果将"偷租"行为认定为诈骗罪,在租客知情的情况下,就无法对行为人定罪,这一结论并不妥当。"偷租"行为不能评价为三角诈骗,因为不存在被骗人处分被害人财物的行为。三角诈骗中被骗人处分被害人财物的过错降低了行为人的罪质,因此认定为诈骗罪,但"偷租"中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偷租"行为成立盗窃罪,对象是财产性利益。从广义上理解盗窃罪财产性利益的结构,是行为人以平和手段对他人造成财产性损失的行为。应当将盗窃罪作为财产犯罪的基准予以考量。  相似文献   

16.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商业秘密作为一种不为公众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竞争优势地位和利益的技术信息和经营管理信息成为经营者出奇制胜的“秘密武器”。商家之间相互掘取商业秘密的争夺更使商场演化了一个为商业秘密而战的“战场”。一方面商家认为“买技术不如偷资料,偷资料不如挖人才”,而不惜代价挖人才意在获得商业秘密。另一方面,“跳槽”者将在原任职期间获知的商业秘密作为自己重新择业的“陪嫁”抬高身价,另谋高就;或者另立门  相似文献   

17.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白津夫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发展确实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国有企业改革能不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成效如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到了紧要关头,...  相似文献   

18.
劳动改造是中国监狱工作的特色之一,是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从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角度,对罪犯消极怠工,违反操作规程,不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不遵守劳动纪律,长期装病不劳动,故意制造事端破坏生产秩序等抗拒劳动改造的行为,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是解决罪犯抗拒劳动改造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发展市场经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始终要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清正廉洁、锐意改革的企业领导能救活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而一个贪污腐败分子就能搞垮昔日兴旺发达的企业。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由于管理、约束和激励机制等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权力运用上暴露出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涉及面广、投入精力多、花费时间长的一项改革,但是,从目前效果看,并不十分理想,改革经常处于一种胶着状态,处于进退两难境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主要是国有企业积累的矛盾较多,而老矛盾还未解决,新矛盾又随之而来。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七大矛盾。(一)计划经济的产物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的矛盾国有企业绝大部分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并不是企业,因为它不是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不以追求利润和效益为目标,不需要面对市场,不需要承担竞争、破产的风险。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