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程"本身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含义,但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进程"概念,应该是指一个社会化的互动过程,它既是一个国际行为体的学习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建构过程。以进程为变量解释国际合作形成的理论被我们称为"进程合作论"。进程合作论认为,进程能够推动国家加强对话和学习,接受规范和法治,帮助国家建构集体身份,从而为合作提供强大的认同基础,而国家之间的合作行为,又能扩大共识,再现规范,强化共有利益观念,从而又推动进程的维系。"进程合作论"的基点在于进程,进程既构成合作的原因和手段,又成为合作的结果和目的,进程与合作相互促进,相互加强,共生共存。  相似文献   

2.
印度和巴基斯坦于2011年2月刚刚宣布将在7月之前恢复因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事件而中断的和平谈判,但5月又因美国越境在巴基斯坦击毙本·拉丹事件而变数陡增。5月30日,印巴两国重开国防秘书级会谈,终于实现了恢复和平对话进程的第一步。自2004年启动和平进程以来,迄今印巴已经进行了四轮"全面对话",两国持续多年的紧张关系明显得到改善,这是其各自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现实发展的需要,也与大国尤其是美国推动和谈所发挥的作用有关。目前,两国关系正面临拉丹之死所引发多重危机的考验,同时印巴核因素、印度崛起以及美国反恐战争、美国与印巴关系等仍在制约着印巴和平进程。印巴关系尽管在向缓和的方向发展,但在克什米尔争端这一"核心"问题上近期难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在本土发生,属于原生型文化;古罗斯被多种文明所包围,其文化发生于各种相对发达文化的边际上,故而称之为边际文化.地理位置相对封闭的中国,其原生型文化与他者文化相比,常常具有较高的文化势能,逐渐形成以"我-我"对话形式为主的文化发展模式;俄罗斯地理位置开放,其文化发端起源于与他者文化的对话,并在不断的对话过程中完善自身,形成了以"我-他"对话形式为主的文化发展模式;"我-我"的对话模式伴随的是"稳定和连续",但也带来"保守和停滞";"我-他"的对话模式伴随的是"分裂和离散",但也带来"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强化全球治理:八国集团、中国与海利根达姆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开启的"海利根达姆进程"是八国集团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等五个发展中大国就知识产权、投资、发展、能源效率等结构性议题开展的机制性对话.本文首先探讨了海利根达姆进程的渊源,分析了八国集团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作用,并特别提到了八国集团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大国的早期互动,然后探讨了海利根达姆进程的概念、筹备过程、运作方式等,最后总结了海利根达姆进程的优势和不足.本文认为,海利根达姆进程加强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五国在全球治理尤其是全球贸易治理中的联系,正在朝着"全球治理有效中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致力于探讨东盟(国家)频繁使用东盟会议(场合)讨论南海议题的努力进程、背景与影响。"东盟化"南海议题是对东盟(国家)利用东盟会议(场合)讨论南海议题努力进程的简称,是南海议题"国际化"进程的一部分或者是主要部分。东盟国家尤其是轮值主席国是"东盟化"南海议题的主力,背景是东盟国家在南海议题上对中国的顾虑。域外大国的鼓励与推动是"东盟化"南海议题的外部动力。"东盟化"南海议题的首要场合是东盟会议,也就是仅由东盟国家参加的会议;"东盟化"南海议题的另一途径是东盟会议的衍生会议,也就是东盟与其对话伙伴们的会议,如东亚峰会与东盟+1会议。南海问题"东盟化"的具体成果并不多,但不能否认或低估其实际效果。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是影响"东盟化"南海问题结果或效果的主要因素。不过,只要南海争议(议题)存在,美国与东盟国家推动"东盟化"南海议题的努力就不会停止。  相似文献   

6.
2019年,朝鲜半岛处于美朝无核化博弈和东北亚地区大国战略博弈之中。美国主动出击,在朝鲜半岛地区推行其"印太战略",中国和俄罗斯正面迎击,韩国谋求与美国"印太战略"对接,朝鲜半岛的战略博弈呈现新态势,缓和下的博弈成为一种新常态。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缓解,军事对抗强度降低,安全形势无巨变亦无升温。美国的对朝制裁施压、对韩约束限制政策为韩朝关系投下了阴影。韩朝关系有缓和,但也有波折:军事和解取得进展,但军事合作协议尚未完全履行;保持了对话合作的渠道,但合作交流止步不前。有关国家为促进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付出了努力,无核化进程仍然处于"双暂停"阶段。半岛问题出现钝化迹象。  相似文献   

7.
印度和巴基斯坦于2011年2月刚刚宣布将在7月之前恢复因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事件而中断的和平谈判,但5月又因美国越境在巴基斯坦击毙本·拉丹事件而变数陡增.5月30日,印巴两国重开国防秘书级会谈,终于实现了恢复和平对话进程的第一步.自2004年启动和平进程以来,迄今印巴已经进行了四轮“全面对话”,两国持续多年的紧张关系明显得到改善,这是其各自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现实发展的需要,也与大国尤其是美国推动和谈所发挥的作用有关.目前,两国关系正面临拉丹之死所引发多重危机的考验,同时印巴核因素、印度崛起以及美国反恐战争、美国与印巴关系等仍在制约着印巴和平进程.印巴关系尽管在向缓和的方向发展,但在克什米尔争端这一“核心”问题上近期难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与中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是中美建交以来规格最高的经贸交流机制,同时也是唯一一个被美国冠以"战略"两字的中美之间的双边对话.本文试图探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动因和缘起,回顾以往所进行的两次战略经济对话,对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进行定位,并分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国和拉美愈益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因此,双方亟须加强相互认知、理解和信任,而文明对话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随着拉美成为"一带一路"的自然延伸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一带一路"的框架设计及其内涵正成为推进中拉文明对话的主要动力和构建中拉文明对话机制的主要载体,因为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同中拉文明对话追求的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文明对话是当前国际关系的新范式,中国正是其主要推动者。就中拉文明对话而言,对话目标具有多层次性(即寻求尊重和包容、理解和信任、互学和互鉴),对话主体多元化和广泛化,对话路径也具有多样性。当前,构建中拉文明对话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可借此设立"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并纳入"中拉论坛"轨道;推动并支持拉美的中国研究,打造中拉学术交流与合作网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基于市场的文化交流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做出全面调整,并加紧推进其"重返亚洲"的政策,已基本完成了以全面接触为特征的东亚战略布局.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之下,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也做了调整,而朝鲜新领导人金正恩主政后因国内政局的需要果断再续了与美国的对话,通过美朝高级别对话使双方关系突破僵局并达成了共识.但因美朝双方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相互敌意很深,同时双方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又不断出现新的"暗礁",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美朝两国关系的改善能够走多远仍是一个未知数,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依然是艰难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