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颁布的首部妇女运动决议,其中关于妇女解放伴随劳动解放进行的主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回应中国妇女和妇女运动的特殊问题,融汇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发展出来的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的基本命题。这一基本命题的提出,有如下理论给以支撑:妇女整体是一个被压迫阶级;妇女作为生产与家庭奴隶的双重身份;经济独立是妇女解放的要旨。简言之,妇女解放与劳动解放的联盟是共同消灭私有制、反抗阶级压迫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李汉傻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刺余价值理论研究妇女问题,他以改变妇女社会地位为根本出发点,以打破私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以社会革命为根本途径,以劳动妇女为根本依靠力量,以全部妇女为解放对象,以男女协同、第三阶级妇女同第四阶级妇女协同战斗的统一战线思想为实施办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妇女解放思想体系,为妇女解放指明了出路.  相似文献   

3.
张莉 《理论学刊》2020,(5):32-39
两性平等和妇女解放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两性关系、实现妇女解放,首要的是实现妇女的经济解放,因为经济解放是一切解放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实现妇女的政治解放和精神解放,政治解放和精神解放是实现妇女解放的重要保障和基本路径。正是基于这一理路,马克思在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对两性关系和妇女解放问题展开了历史考察和思想探索。马克思晚年的这些可贵探索和思想成果,对于实现两性平等和妇女解放,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妇女解放是城市人民公社的重要内容。城市人民公社及相关组织在新中国妇女解放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解放妇女的非常措施,对于极大地激发城市妇女的社会劳动热情,提高城市妇女各方面的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暴露出忽视女性特征与男女差异等消极因素,为尔后妇女的进一步解放留下了阴影。  相似文献   

5.
20年代初,中国的社会是那样的黑暗,中国的广大妇女在社会的最底层痛苦地呻吟,挣扎.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由邓颖超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和妇运领袖发起组织的从事妇女解放运动和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妇女进步团体——女星社宣告成立.它以《女星》和《妇女日报》等刊物为阵地,不仅研究探讨五四时期提出的妇女解放课题,而且为妇女解放发出了新的呐喊——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宣传妇女的自身解放与民族和阶级的解放结合起来,从而把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推向了新的阶段.女星社的妇女解放思想,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页.本文试图对女星社的妇女解放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西方的平等、自由理念塑造新女性,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的进程.但新女性的塑造主要由男性启蒙群体倡导和推动,他们以性别问题为突破口,旨在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所以,新女性遭遇到诸多困境,凸显出个人解放与社会制度转型的矛盾,女性解放与男权中心为基础的社会运动之间的冲突.从性别的视角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的妇女解放,实际上是在不触动男权中心的权力框架内的有限解放.  相似文献   

7.
60年代,西方的女权主义再次兴起,逐渐形成了众多不同的理论派别,主要有以下几种: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该理论认为,自由女权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指出,妇女的被压迫产生于私有财产的诞生。阶级制度摧毁了人类社会以前享有的一切平等。因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才是压迫妇女的根源,而不仅仅是男性占上风的社会行为规则。如果妇女要解放,就必须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  相似文献   

8.
李之团 《世纪桥》2013,(12):58-59,96
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很大的空想成分,是比较系统的主张消灭剥削压迫以获得人的解放的那些理论。空想社会主义开端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交替时期。空想社会主义不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而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不断反对阶级剥削与压迫、不断争取平等和幸福的结果,是阶级对立与社会不平等的结果。空想社会主义在古代社会是农民阶级的思想表现,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的近代社会发展为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唐振南 《湘潮》2016,(4):16-25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曾说:"妇女权利的扩大是一切进步的基本原则。"恩格斯转述说:"他(傅立叶)第一个表明了这样的思想:在任何社会中,解放妇女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马恩选集》第3卷第300页)恩格斯又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进一步发挥:"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上约有40亿人生活在第三世界,其中有一半是女性。因此,就世界妇女解放的整体而言,第三世界妇女的解放具有重大的意义。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如果占世界人口80%的第三世界妇女没有得到解放,很难说世界妇女已经得到了解放。一、第三世界妇女解放取得的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第三世界民族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第三世界妇女的解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借鉴欧美妇女解放经验提出了自己的妇女解放思想。由于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其思想的核心是经济独立与阶级斗争。劳动妇女是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的重点,并将妇女解放纳入了无产阶级解放的范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深刻的思考方式和思想成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借鉴欧芙妇女解放经验提出了自己的妇女解放思想。由于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其思想的核心是经济独立与阶级斗争。劳动妇女是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的重点。并将妇女解放纳入了无产阶级解放的范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深刻的思考方式和思想成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参与公共劳动是妇女全面解放的先决条件。新中国成立之时,城市妇女被严重束缚在家庭之中,参与公共劳动的机会较少,在经济方面也多依附于男性,严重阻碍了妇女全面解放的实现,再加之当时城市生产建设亟需恢复与发展,党和政府积极动员广大城市妇女参与社会生产。为推动城市妇女参与社会生产,党和政府在建立妇女团体组织、提升城市妇女劳动觉悟、保障城市妇女劳动权益、发展托幼事业等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城市妇女劳动观念明显转变,纷纷走出家庭投身新中国建设,有力推动了城市妇女的解放进程,加速了城市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为,妇女是一支伟大的革命力量。曾延续几千年的妇女受压迫,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新中国的建立,社会的发展使中国妇女的进步也同整个社会的进步连在了一起,妇女只有在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发展中才能求得自身的彻底解放。妇女全面参与社会活动特别是政治参与是妇女解放程度的一个标志。妇女参政是指妇女作为一个群体对社会政治事务的参与,表现为参加政治机构和政治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通过立法和改革、完善政治体制、干部体制及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妇女地位,为妇女参政、议政创造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5.
女权运动的核心主要是要求宪法上的平等,它是资产阶级知识妇女所要求的权利。共产党人在充分肯定女权运动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女权运动只有和社会革命、劳动妇女的解放相结合,才能达到其目的。  相似文献   

16.
苏俐晖 《理论建设》2020,36(1):88-93
妇女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进行文本解读,有助于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核心,即劳动分工这把钥匙。理论文本上的深入剖析对思考现实社会中的妇女解放命题具有重要启示:妇女解放需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以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为基础;妇女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实现经济独立,是提升自身地位的前提;在当前社会进步已为妇女解放提供社会土壤的基础上,观念意识的变革重塑对妇女解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妇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康克清同志在报告中号召全国妇女要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敢于同封建残余思想决裂,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这对于提高妇女自身的素质和战斗力、发挥妇女在两个文明的建设中的作用以及推进妇女进一步解放,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中,证明了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二是妇女本身的奋斗。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几千年间,我国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备受奴役与痛苦。虽然她们也曾进行过反抗和斗争,许多劳动妇女英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06,(5):1-1
3月8日,在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上,全世界劳动妇女都在庆祝自己的节日。和平、民主、妇女解放,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妇女为争取到这样的权利而不懈努力,顽强斗争。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自由平等而举行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很快得到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热烈响应。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9.
沈建胜  邬沈青 《求实》2003,32(Z1):61-62
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甚至说过:“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妇女的地位来精确地衡量。”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妇女解放和人类解放在终极意义上是一致的,但并不是人类社会每一阶段的进步必然伴随着妇女相应程度的解放。妇女解放作为人权发展的基本方面,一定的法律制度建设在其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解放成绩基础上,从中外比较视角分析法律制度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而且对于进一步推动相应的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妇女的解放和发展是其重要的内容。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必须以妇女解放和发展为尺度,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的封建文化的国家,更必须把促进妇女的解放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