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学界在60年代初曾经就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生产价格范畴、是否应以生产价格作为制定计划价格的基础展开过争论。当时,不少同志持否定意见,理由主要是:一,认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经济范畴;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存在竞争,而平均利润率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产物;三,社会主义产品价格的中心是价值,不是作为价值的转化形式的生产价格。个别同志认为,如果社会主义产品也以生产价格作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仍应发生作用,如何根据马克思的这一基本原理,搞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体系的改革等,都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经常讨论的问题。水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获得“相等的利润”是商品经济的共同要求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直接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为基础,商品生产者出卖商品后就得到工资(商品生产者消费的生活资料价值即Ⅴ的部分)和剩余价值。对此,马克思曾举例说,如果有两个属不同部门的商品生产者,撇开他们所用生  相似文献   

3.
生产价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价格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前提下商品生产发达阶段的经济范畴。因此,不容置疑,凡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只要存有商品经济,都给生产价格的存在提供了客观的必然性。我们知道,在商品生产的简单阶段,商品交换的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当资本主义生产由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并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后,商品交换的价格也就不再以价值而是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价格改革指明了方向。价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在商品生产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价格的形成既有其共同的规律,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其共同规律是,商品价格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即在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价格的形成归根到底都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其不同特点是,在小商品生产的历史阶段,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等价交换;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历史阶段,是按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交换;在社会主义商品生  相似文献   

5.
商品价恪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不仅是由商品价值决定的,还与货币的价值相联系。同时,商品价格高低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是商品经济的一般原理。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产品,即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是什么?农产品的社会价值是怎样决定的?有什么特殊的规律性?则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资本论》是马克思花费了40年心血写成的科学巨著。第一卷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共有7篇,25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简单商品生产为对象,分析商品的价值和价值形式;第二部分叙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三部分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论》第二卷研究的对象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其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共分3篇、21章。第一篇分析资本流通的形态及循环,第二篇分析资本周转,第三篇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三篇分别着重分析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运动形式。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共分七篇。第一篇叙述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如何转化为利润率;第二篇接着叙述利润又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从而不同产业部门的资本家共同分享剩余价值;第三篇揭示了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第四篇叙述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如何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从而剩余价值在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得以分割;第五篇叙述利润又如何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从而剩余价值又在银行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得以分割;第六篇叙述超额利润又如何转化为地租,从而导致土地所有者也来瓜分剩余价值;最后第七篇通过总结各种收入及其源泉,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构成。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是马克思花费了40年心血写成的科学巨著。第一卷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共有7篇,25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简单商品生产为对象,分析商品的价值和价值形式;第二部分叙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三部分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论》第二卷研究的对象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其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共分3篇、21章。第一篇分析资本流通的形态及循环,第二篇分析资本周转,第三篇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三篇分别着重分析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运动形式。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共分七篇。第一篇叙述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如何转化为利润率;第二篇接着叙述利润又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从而不同产业部门的资本家共同分享剩余价值;第三篇揭示了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第四篇叙述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如何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从而剩余价值在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得以分割;第五篇叙述利润又如何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从而剩余价值又在银行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得以分割;第六篇叙述超额利润又如何转化为地租,从而导致土地所有者也来瓜分剩余价值;最后第七篇通过总结各种收入及其源泉,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构成。  相似文献   

8.
我国投资领域存在着投资“饥饿症”等一些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必须依靠市场经济机制,即建立投资的激励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价格改革是建立投资激励机制的重要途径。投资激励机制是保证投资者收益和以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引导投资方向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亲总是向价格较高的行业和企业流动,以实现资源的配置。由于受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影响,生产要素价格较高的地方,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国民经济的短线部门,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其产品可以以高于其生产价格的市场价格出售。因此,这个部门的资金利润率就高…  相似文献   

9.
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是马克思对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进行总结性研究所揭示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对资本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价值=应付成本,剩余价值=内生利润。“劳动价值”与“商品价值”相对等,商品的价值量=以时间单位计量的劳动量。瓦尔拉斯均衡的假设前提是零利润。“社会的价值体系”、“企业家的价值体系”都指精神层面观念意义上的“价值”,这与马克思设定的生产层面工时意义上的“价值”,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垄断必然造成经济非均衡。在“资本形成”过程中既有利润率变动,也有利润率不变动。“利润率现象”取决于当时市场是非均衡状态,还是均衡状态。非均衡必须变化为均衡,这是平均利润率出现并存在的必要前提。借助概率与统计方法,通过推导得知,利润率总量与积分有关,平均利润率与导数有关。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价值转型"的逻辑起点,并不是始于《资本论》第三卷,而是始于第一卷。这个问题之所以有必要澄清,就在于学界通常认为,马克思的"价值转型"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才开始的。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虽然马克思专门讨论了市场价值向生产价格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的"价值转型"始于《资本论》第三卷。问题的要害在于,市场价值并非价值转型的逻辑起点,劳动才是价值转型的逻辑起点。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随着价值形式、资本、剩余价值等范畴的出现和演化,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价值转型的发生过程;在《资本论》第二卷中,从资本循环与周转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价值转型的深化过程;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随着市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及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马克思为我们揭示了价值转型的定型过程。基于这样的逻辑线索,本文批判性地讨论了斯蒂德曼、鲍特基维茨等人在这个问题上对马克思的误读。  相似文献   

12.
要论证生产价格是社会主义价格形成的基础,就必须论证生产价格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客观经济范畴。有的同志认为,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是社会化大生产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社会主义社会是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所以,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的范畴。这种仅从社会化大生产直接导出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的观点,并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我们知道,经济范畴是经济关系的概括和反映,因而经济范畴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上看,产权理论的真正奠基者是马克思。马克思依据商品经济的矛盾运动,依据他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创立了借贷资本和利息理论,土地所有权和地租的理论。在这些理论中,马克思论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是怎样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在价格调整和价格管理办法改革的过程中,有些商品的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引起人们一些议论。那么,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商品价格的上升和下降是经济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就是通过价格波动而体现出来的。我们知道,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由c、v、m三部分构成,c表示生产过程中消耗了的生产资料的价值;v表示活劳动消耗,即工资支出;m是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表现为税金和利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之谜是w=c+v+m与p=c+v+s的对应关系。马克思在劳动价值和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基础上分析资本主义,揭示剥削现象。按照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定义,资本有机构成应写作c/(v+m),而不是写作c/v。投资的目的是取得利润,一般均衡状态下的等成本交换没有利润,那么利润怎么出现的?马克思的价值构成式w=c+v+m给出一种答案。均衡价格的本质是应付成本,应付成本是从包含个别利润率转化为包含平均利润率。用斯蒂德曼模型的数据可证实价值转形,而不是证伪。以数学语言论证价值转形,计算方法必须正确,计量单位必须一致。不要生搬硬套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不平等交换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是为了超额利润,资本主义的危机在于剩余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劳动创造什么价值?劳动创造财富价值、商品价值.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劳动怎样创造价值?有效劳动生产使用价值,一般劳动形成交换价值.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什么劳动创造价值?把总体劳动、整体劳动、系统劳动统称为社会共同劳动.是共同劳动创造财富价值、商品价值与剩余价值.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各有其义,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掌握市场变化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采用经济手段,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加强经营活动,促进生产不断发展、市场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价格表现为商品价值的职能。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是围绕  相似文献   

18.
《党建文汇》2011,(6):5-5
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7.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8.1%,比发达国家要高l倍左右。许多商品的价格变化,不再取决于生产和供求,而是取决于运输状况。  相似文献   

19.
在供需不平衡时商品的市场价格差别很大,有人因此怀疑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正确性。如果以马克思基本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就会发现,等价交换的依据是实效价值,积累价值等多种因素影响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石油不再是一种普通商品,而是一种与国家经济、全球政治和实力紧密相关的战略商品。石油生产与石油安全已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它与政治、军事、外交等关系更加密切,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之一,是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及和平稳定的战略性大事。江汉油田作为生产原油的国有大型企业,肩负的使命艰巨而光荣,更应该把各项工作做好、做扎实。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更扎实?按照中央精神,我们实施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油田的“和谐工程”。这是油田生产建设的需要,是广大员工安居乐业的需要,是全面提升社会文明水准的需要,也是我们在为国家生产更多原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