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香梅 《法制与社会》2011,(20):254-255
强奸,是指违背妇女意志,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进行性交,或者采用任何手段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性交的行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对男性"、"女性对女性"、"女性对男性"性侵犯案例越来越多,根据刑法的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如此一来,上述三种性侵犯都不能以"强奸罪"论处,取而代之的是猥亵罪、侮辱罪等比"强奸罪"刑罚力度较轻的罪名。因此,将强奸罪的主体与对象扩充至一般主体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环境犯罪与生态伦理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联系。以生态伦理的视角来看,环境犯罪在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联系中被赋予新的特征,即是环境犯罪是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一种表现行为,是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侵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利益与权利,否定环境、资源的内外在价值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李宏 《法律科学》2010,(5):51-57
"家族协同说"是古代社会的遗产继承理论,近代思想家依据自然法提出了遗嘱继承"意志说",现当代法学家从关注社会利益的视角出发,提出了遗嘱继承"社会利益说"。西方遗嘱继承理念的变迁,表现为从"家族协同说"、"意志说"再到"社会利益说"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并呈现出多样化特质,但总的发展趋势与规律是走向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4.
"资源依赖"理论是考察第三部门与政府资源互依关系的有效理论工具。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我国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对第三部门的态度仍然是"防范控制"优先于"扶持发展",而后者的应对策略则是"自我节制"、"非制度化生存"与"自我异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第三部门的发展,因此,急需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优化的途径主要包括:转变对第三部门发展的观念、加强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合作、优化第三部门的制度环境等。  相似文献   

5.
本期检察大讲堂的主讲是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张金海。2007年以来,新安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上,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体现了检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统一,突出了检察工作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相一致的基本政治要求。同时在与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共同进步中,赢得了检察机关的自身发展。2007年以来,新安县人民检察院分别荣获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的"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河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园林单位"、"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两次被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2009年2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张金海检察长在基层检察长班上的讲课内容都是"干货",总结了他们立足新安县检察院的实际,勇于在工作思路、业务机制、管理方法等方面开拓创新,大胆尝试的经验和具体做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本栏目节选了"机制创新"与"方法创新"两个精彩部分,与广大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6.
赵君 《法制与社会》2010,(22):10-11,23
唐律"化外人相犯"条是中国封建法律中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规定,对之后的历代王朝,在处理四夷之人相犯案件适用法律规定时给了很好的借鉴作用。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化外人"即外国人,另一种观点从文化标准的角度出发对外国人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化外人"指的是教化不到的"中国的少数民族"。本文通过对唐律疏义中三条有关"化外人"的疏义规定以及唐律释文的解释分析,结合唐朝当时"中国"一词是与"四夷"、"藩夷"对举的实际,认为唐律中的"化外人"主要是缘边关塞之外教化不能到达的四夷之人,与当时的"中国"对称,也可以视为"外国人"。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则主要指的是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的部分中亚、东南亚、东亚等国人,但也包括部分现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人。  相似文献   

7.
霍姆斯是美国实用主义法学、社会法学和现实主义法学的奠基人,他的很多观点深刻而又易于引起争议。"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非逻辑"与"法律是一种预测"是他最著名的法律观点,而在法律思考中采用的"坏人"视角与"严格区分法律与道德"的方法更使法理学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重新认识霍姆斯和他的法律思想对于今天的法理学研究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政府法制》2010,(14):8-8
"吊床"与"蹦床"反映的是城乡低保制度的目标取向。"吊床"是指纳入低保的城乡困难群体长期持续依赖低保金维持基本生活的制度供给,短期内难以退出。"蹦床"则指低保是城乡困难群众通向劳动力市场的"跳板",具有临时、应急、过渡性质,旨在积累自主脱贫能量。  相似文献   

9.
"礼"文化承载着儒家关于国家与社会治理的理想。在漫长的历史之中,卷可在书本上的"礼学"思想影响着现实的制度的建构与社会秩序的形成。而"乡土社会"秩序同样深受"礼"文化的影响,本文指出这种涌向是通过"礼"文化凭借其内在的道德约束,通过"礼仪"、"礼俗"的途径来约束与规范这一熟人社会中个体的行为来实现对乡土社会的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王志远 《法治研究》2012,(5):98-103
鉴于共同正犯与单独正犯之间的结构性与规范性差异、共同正犯与狭义共犯在处罚条件意义上的共同性,为包括共同正犯在内的所有犯罪参与行为寻求统一的实质处罚根据是妥当的。这种统一的参与犯处罚根据观念应当是在"参与犯违法相对性"和"违法二元论"基础上的"功能性实行行为助力"。根据这一观念,我国"主体间"参与犯处罚条件设定缺乏限定参与犯处罚范围的合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四化"同步发展是今后发展的重大政策导向。"四化"同步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现阶段,我国"四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的不均衡性。同步推进"四化"的根本要求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的对立造成了刑法理论的巨大分野,其主要分歧在于规范违反与法益侵害、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侵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等问题上的不同立场。但在笔者看来,两者对立的实质在于对"规范违反"的不同理解。刑法应守护的是包含"市民的隐私神圣不可侵犯"等规范在内的、定着于社会中的规范。并且,作为违法性阻却的违法论中的"违法性"应是,在行为有法益侵害或其目的性时,仍然能够说明该行为的正当化的原理。这种正当化原理也应源自定着于社会中的规范,对该规范的违反将有害于社会。  相似文献   

13.
张永亮  黄晓 《行政与法》2012,(12):62-67
在国有银行股权改革进程中,政府是制度变迁的启动者、提供者,国有银行股权改革体现了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由表及里、渐进式的逻辑特点。由此形成的政府与银行间"惯性控制"与"惯性依附"的非同寻常"关系"对法律产生了"挤出效应",致使法律边缘化、纸面化,即"法律失灵"。因此,完善国有银行股权结构,关键是要信守法治理念,清晰地界定政府之于银行的边界,取消政府利用银行体系实现政府广泛政策目标的做法,允许银行根据商业目标做出贷款决策。  相似文献   

14.
郑琼 《行政与法》2012,(12):149-152,F0003
审理刑民冲突案件的前提是确定刑事诉讼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与否以及处理刑民案件时的先后顺序。"刑民独立、并行为主"应为审理之基本原则,并以"先刑后民"、"先民后刑"为例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案件与民间借贷案件之间的冲突是刑民冲突的典型表现,司法实践中的处理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陈楠 《检察风云》2011,(13):24-25
有着"许三多"(钱财多、房子多、女人多)之称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日前被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死刑。在为法律严惩巨贪官员叫好的同时,此案带给人们的更多是警醒与反思:当"经济能手"与"腐败大鳄"这样的两重"身份"叠合在同一个政府官员之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势必遭受巨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电煤是电力生产的"口粮"。陕西作为能源大省,依托煤炭资源"丰产田"、区位优势明显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加强与五大国电集团合作共赢而"多打粮"。尤为是地市煤炭市场要种好"责任田",更应在"十二"开局之年,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稳产高产"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发展现状着手,根据客观实际提出了两个命题,并对之分别论证: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提出应该明确的将"行政规章、司法解释"全部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范畴;二是宪法要在"制定法律、修改法律、废除法律、法律清理"等"法律体系建构与发展"中的各个环节发挥其"立法指引"、"系统规范"、"责任追究"等三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梅芳 《政府法制》2011,(27):52-52
长治市郊区王庄煤矿第一小学是一所有着40多年办学历史的现代化文明校园,日常非常注重学校管理安全工作,为学生撑起了一片生命安全的蓝天。该校先后荣获"省德育示范学校"、"文明学校"、"创新教育与实验示范学校"、"长治市平安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一篇别样形式的"普法"文稿。该文对法律了解不多但生活经验较丰富的人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多一条认识"民事行为"属性的途径。作者试图帮助人们在遇有"民事行为"时,以法律和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认同与遵守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为标准与尺度,去分析"民事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该文结合案例、事例分析,提出了即使"民事行为"主体不熟悉法律,也不了解诉讼技巧,但切莫漠视当今人们普遍认同与遵守的道德观这一观点。撰写此文的另一目的就是希望能帮助人们尽可能避免因对"民事行为"属性的不了解而作出误判。  相似文献   

20.
徐靖 《法律科学》2011,(1):31-41
软法乃公共治理在全球范围勃兴之产物。软法亦"法",软法乃非典型意义之"法";软法与硬法相对而生,而"法"之共性则彰显软法与道德质的区别。道德不是软法,但理论与实证均表征道德可以软法化。道德软法化是"以德入法"于公共治理领域的又一次渗透,是道德思维在软法秩序中的延伸;且此种延伸在"依法治国"、"法治立国"的当下必须遵循一定的界限与尺度,以发挥其的良好独特调整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