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天 《人民公安》2006,(9):59-59
我这人一般不爱借给别人书,也不爱借别人的书。借给别人一怕他不爱惜心痛,二怕他不还难以启齿。不借别人的书,却怕万一借了本好书,拖拖拉拉舍不得还,落个占蝇头小利之名。所以我的书来历除少数是作者送的,大多便是自买。自己买的书读着放心。永远不用担心正读到热闹处,却电话铃  相似文献   

2.
张阳 《半月谈》2004,(7):67-67
  相似文献   

3.
4.
《研究与交流》2000,(1):38-38
  相似文献   

5.
周恺 《民主与法制》2014,(28):48-49
“状”又叫“书状”,是诉讼中当事人向法官陈述用的文书,现在的起诉状、公诉状、答辩状等都属于此类文书。诉讼以“状”开始。而以“判”结束,自古以来就是非常重要的诉讼文书。我们经常在一些戏剧、电影中看到它的身影,如京剧《铡美案》中就有包公读秦香莲状纸的一段唱: “驸马爷不必巧言讲,现有凭据在公堂;人来看过了香莲状,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抛妻灭子,悔婚男儿招东床。状纸押在我的大堂上,咬牙不认你为哪桩!”  相似文献   

6.
马杰 《人大研究》2000,(6):17-17
最近《人民代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一件未出台的质询案》的文章 ,讲的是江苏省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施巨澜 ,两次在政府办理答复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征求意见函上毅然地写上“不满意”的举动。一条建议得到两次不满意的答复 ,这对承办单位的压力是很大的 ,也是很少见的。这种为人民的利益敢于动真碰硬 ,敢说“不”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近几年来 ,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批评、意见 ,代表的满意率逐年上升 ,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我们为承办单位办理工作的力度大大加强而高兴。然而当我们沉浸在一片满意声中时是否意识到这种满意有点变味 ,难…  相似文献   

7.
《公民导刊》2011,(2):51-51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解读]要想树木长得高大,应当使它的根部长得稳固,要想让泉水永远畅流,必须疏通它的源头。青少年要想将来大有作为。必须先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凝聚着卢克俭同志多年心血的文集《思辨集》最近出版了。这本书的出版 ,是我省社科界的一件喜事 ,我表示热烈的祝贺 !克俭同志是一位高级领导干部 ,长期以来 ,重视学习 ,尊重实践 ,敏于思考 ,不仅为党和人民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而且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剖析和思考社会问题 ,写出了一篇篇具有较高理论品位的文章。《思辨集》收录的 10 6篇文章 ,主要是克俭同志担任省级领导职务以来 ,对一些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深入思考、分析研究的成果 ,是“思”与“辨”的结晶。拜读之后 ,我感到这部著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相似文献   

9.
刘福奎 《中州统战》2001,(12):33-33
不知是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惟独这样,还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如此:有事先的意识。比如,我们在咀嚼食物的时候,如果咬着的是砂子,我们的牙齿和心里肯定都极不舒服,立即想吐掉。因为我们的脑子里事先就存有砂子不能吃的意识。而在大嚼冰糖时,尽管有的冰糖也同砂子一样地坚硬,但我们决不会产生咬着砂子时那样的感觉,因为我们大脑里早就先入为主地存有冰糖是一种能吃的东西。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我们就餐时偶尔吃到一丁点蛋壳,如果立马想到据说这东西也是人体需要的,我们就会用牙齿将其碾碎咽下;我们吃到猪牛等动物的软骨(俗称“脆骨”),…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不久,党和国家作出开垦北大荒的决定。数以万计城市青年和转业军人响应,历经数年艰辛奋斗,将千万亩沼泽地变为良田,生产出千万斤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一时被说成是伟大创举。但近年来,科学家们认为,作为“地球之肺”的湿地开垦后,负面影响日益显现,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洪水灾害加剧,干旱化趋势严重。  相似文献   

11.
陶铁葆 《群众》2017,(1):72-72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曾说,社会也是学校,一切要在工作中学习。社会上的一切都是书,是“无字之书”。他倡导多读“无字之书”,实质上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读懂社会这门“大学问”。日常工作中,多倾听社情民意,多体味酸甜苦辣,读懂“无字天书”的过程,也就是与社会、与群众深入接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没趣”     
悦华 《福建通讯》2001,(3):46-46
脑子里一根筋搭牢的时候,满脑子尽是些“没趣”的事,要不,说两件您听听?  相似文献   

13.
世间的书有两种,一种是“有字之书”,一种是“无宇之书”。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实践是一个“无期大学”,是一本“无字之书”。他在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不仅视书本为生命,直到临终前还坚持阅读;而且,特别重视社会实践,积极提倡向社会、向群众学习,吸收各方面活的知识,即所谓读“无字之书”。“有字之书”尽管卷帙浩繁,足以“汗牛充栋”,但毕竟还能以卷数计算;而“无字之书”,则充塞宇宙、囊括古今、遍布社会、总揽人生,是任何计算手段、任何精密仪器也无法计量的。  相似文献   

14.
刘华庆 《研究与交流》2005,(3):36-36,39
你是一条路,太直就没有柳暗花明。你是一条河,太平就没有波澜壮阔。你是一座山,太矮就没有气贯长虹。你是一棵树,太露就没有无限风光。你是一片叶,太纯就没有五彩缤纷。你是一缕云,太沉就没有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5.
“矛盾”     
  相似文献   

16.
天公为什么这样捉弄人呢?短短半年时间就夺去了我的两位姑妈(允和二姑和兆和三姑)。她们虽都已年过九旬,但这个接踵而来的消息,仍很难让人接受。张家四位女座慧星,悄然陨落了两个。  相似文献   

17.
人是地上的魂,魂是地下的人。地上的魂与地下的人需要对话,需要传承。人与魂是该有一方美丽的对话空间。尊敬的奶奶,您这19年过得好吗?您好像是不  相似文献   

18.
一个头戴纶巾、文质彬彬的瘦弱年轻人,旁若无人地行走在街上,双手还不时在空中比划着“推门”或者“敲门”的动作,口中念念有词:“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呢?一不小心,年轻人撞上了迎面而来、吆吆喝喝的衙役,被吆喝着连推带搡地带到了一架华贵的官轿前。本以为这莽撞的年轻人冲撞了大  相似文献   

19.
吕先义 《今日浙江》2006,(12):61-61
借助戏曲小说可知,旧时官府的大堂上,时常见到挂着“公正廉明”“、明察秋毫”之类的匾额,其中无不包含一个“明”字。这个“明”其实就是“明察”的意思。何为“明察”?据《说文》解释“:察”者,细审也。《辞海》释为明白清楚地考察评审。可见,即使在旧时的官府,也将“明察”列为对官吏的普遍要求,甚至是作为取信于民的一种手段。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明察是处理各种矛盾的基本前提。大而言之,治国安邦要明察,只有明察才能制定出符合国情顺乎民心的大政方针;治军打仗要明察,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法官审案要明察,才…  相似文献   

20.
古今中外,世人大多崇肖第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人,第一个环球航海的人,第一个搞改革承包的人,第一个拿到比赛冠军的人……这第一个人的胆识、业绩、事业心、创造性等,都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