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继光烈士舍身堵枪眼的英雄事迹,在我国是老幼皆知的。但是,不少人还不知道:在我们这支高扬革命英雄主义的人民军队中,同黄继光烈士一样舍身堵枪眼的英雄还有多位。据公开出版的书刊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我军历史上舍身堵敌人枪眼、有英名留下的英雄共十四位。现按时间的顺序分别简介如下: 一、徐佳标。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特务团班长。一九四五年九月六日在两淮战役中,他背插红旗、攀登江苏淮阴城南门城墙时身负重伤,咬牙冲上前,用腹部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枪眼,掩护突击队登城淮阴被攻克,伪二十八师被全歼,徐  相似文献   

2.
翻过雪山北上抗日红二、六军团强渡了澧水、沅江,撕开了敌人的封锁线。但敌人灭我之心不死,仍调集兵力15个师、6个旅近20余万国民党军队,继续前堵后追红军部队。“为了彻底摆脱敌人,变被动挨打为主动歼敌、机动北上抗日,红二、六军团的万余名官兵,在肖克、任弼时、王震将军的直接指挥下,面对十倍于我的敌人围攻堵截,能打就打;能攻就攻;能歼就歼;打不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24)
<正>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每一段壮美的航程,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深的印迹。"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2012年12月10日,在接见驻穗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时,习近平主席提出了这样一个引发全军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申富强  李红卫 《传承》2010,(3):10-11
"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正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夺取了执政地位,建立了新中国,从而为开拓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建设道路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正>有这样一支队伍,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灾难现场,为废墟中的人们带去生的希望;有这样一支队伍,以大地的震撼为号令,与死神争分夺秒,救死扶伤;有这样一支队伍,足迹涉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每一次亮相都赢得了世界的喝彩。这支队伍,就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她以博大之爱感悟生命,以科技之眼搜寻生命,以无畏之擎托起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为进一步了解这支享誉国内外的智勇之师,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  相似文献   

6.
一、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丝毫也不意味着军队地位的下降 军队作为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作为战争的主要工具,人们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然而,在相对和平环境,在没有大规模战争,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情况下,是不是就意味着军队地位下降呢?显然不是。军队不仅仅是打仗的,还具有威慑作用。军队在和平时期的主要作用就是“威慑”。现在,我们国家能够处于相对的和平环境,能够改革开放,能够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究其原因,既不是因为没有敌人,也不是因为我们主张和平,敌人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来侵犯我们,除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强大的人民军队在威慑着敌人,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倘若军队的威慑  相似文献   

7.
我们来自云南起义伟大的地方, 走过了崇山峻岭,开到抗日的战场, 弟兄们用血肉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发扬我们护国靖国的荣光, 不能任敌人横行在我们的国土上,不能任敌机在我们领空自由翱翔, 云南是六十军的故乡,六十军是保卫中华的武装! 80 多年前,一支威武的中国云南军队,唱着这支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和田汉夫人安娥谱曲作词的《六十军军歌》,走出云贵高原,奔向抗日战场.  相似文献   

8.
"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正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夺取了执政地位,建立了新中国,从而为开拓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建设道路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9.
<正>一般而言,教师的发展可经历由低至高的五个阶段,即"长者为师""吏者为师""知者为师""能者为师"和"觉者为师"。所谓"觉者"指达到觉悟之人,而"觉者为师"是对教师专业化困境的一种超越,强调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自觉、对自身使命的担当。军队政治干部也承担着教育引导广大官兵的重要使命,应汲取"觉者为师"的理念,自觉守护强军兴军的理想信念、自我完善的生命追求、引领官兵的职责规范,以最大程度地激发  相似文献   

10.
申川 《重庆行政》2021,(4):92-94
1927 年9 月29 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举行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三湾改编.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军队民主等伟大举措,成功地将一支精神"颓败之师"改造成为一支能打胜仗、有信仰的英勇顽强之师,其卓有成效的党的建设实践对于新时代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5,(12)
20世纪30年代,中共根据形势需要必须从国民党手中夺回文化领导权,不断扩大自己以工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化阵地。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联"文学团体是一支强大的文化军队,对无产阶级文艺大众化的讨论与实践是这支军队配合中共的很好的战斗武器。除了从文学历史角度,我们还应从政治选择角度正视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2.
春秋时代,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在流亡多年逐国之后,又怎样重求霸,他编练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想为这支军队选择一个年轻的统帅。谋臣告诉他,将帅可以是“有勇之将”,“有智之将”和“有学之将”,尚有勇之将不如有智之将,有智之将不如有学之将。我认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包括保险业在内的任何行业,无不呼唤“有学之将”。  相似文献   

13.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枪炮声中,一支伟大的人民军队诞生了。在此后的80年风雨历程中,这支军队历经红色政权割据、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98抗洪、香港澳门回归……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保驾护航、恪尽职守。今年8月1日,这支军队迎来了80周年的诞辰。为纪念这个日子,经过我们的精心策划,来自全省各级政协的8位委员寄来了他们的履职故事。与以往描写对象不同的是,这些委员曾经是共和国的卫士。在军营里,他们的心智体魄在革命的大熔炉锤炼;转业后,部队的优良作风依然体现在他们的工作中,作为政协委员,他们尽心履职,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为此,这期《我的履职故事》,我们推出"我曾经是个兵"特辑,作为政协中的老兵向建军80周年的献礼。  相似文献   

14.
丁朋 《中国民政》2015,(6):53-54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最能震撼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做一个震撼他人心灵的人并不难,难的是长期赢得身边人点赞;做一份辛劳的工作亦非难事,难的是始终饱有持久的激情。徐素娥,一位普通的女性,以持久的激情和饱满的真情投入到福利事业中,真真切切地活,点点滴滴地做,默默播撒真爱,谱写了朴实无华、真情动人的人生篇章。"人活着,不能躺下,只能站立"  相似文献   

15.
都说婚姻有"三年之痒""七年之痛",结婚的第三年与第七年,都是一个坎。我一直对此种说法不屑一顾,"我们的蜜月,将是一生;我们的幸福将是一辈子",我与先生如此约定。于是在我们度完蜜月后的日子里.上班时间,不忘记电话传情,见面拥抱更是常见;若遇到意见不统一,只要我表现出小小的生气,很快就会被丈夫哄得转怒为喜。想及,那段日子过得真是有滋有  相似文献   

16.
活着     
有个叫余华的作家写了一篇名为《活着》的小说,有个叫张艺谋的导演又将它拍成了电影。活着,这真是一个好题目。 也可以换个好听些的名词,叫做生活,叫做存在,或是生存。也可以有个难听些的名词,叫做存活,叫做苟活。这些都是活着的近义词,但细细一品,都不如活着好。活着,说起来平实顺口。按英语的说法,是现在进行词。 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活着的,很不好算。要是从受精卵算起,碍于计划生育,恐怕不太稳当。假如这个受精卵终于有了“呱呱坠地”的幸运,活着  相似文献   

17.
当代军校大学生作为军队跨世纪的人才,作为军队未来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应该如何珍惜在校期间这段美好而又难得的时光,充分利用军校的特殊育人场所,锻炼和提高自己,真正确立合乎时代和军队未来建设要求的人生价值取向,去定位有意义的人生追求坐标?这是当代每位军校大学生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有意义的人生追求:人人不能回避的问题 所谓人生追求,即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要活着?为谁活着?怎样才算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这既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6,(21)
正"喧外之平,休闲之谷。我们要通过举办2020世界休闲大会,建设首都国际交往的重要支点"守着自家的两亩桃园,北京市平谷区胡家营村的李德军见证了从"以粮为纲"到种桃创收的转变。"平谷的沙土很适合桃子的生长,我种桃已经有30多年了。"李德军笑道,在桃花盛开的季节,他推着电动独轮翻地车在给桃树翻土,旁边不时有游客驻足拍照。"这几  相似文献   

19.
<正>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漠视,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珍视,我们乘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漠视的结果是失去,珍视的结果是拥有。行走于人生之路上,我们见证了太多  相似文献   

20.
凡是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生活、工作过的同志,只要听到“部队”这个字眼,一种神圣的眷恋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一股温柔的暖流就会从心田滚过。其原因就是因为这支军队官兵之间、战友之间,有一种患难与共、诚心相待的真挚感惰。而这种感情魅力无穷,让人不能忘怀。读了长篇通讯《五指山下“火凤凰”》一文,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