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千人作弊     
国家药剂师资格考试频现大面积作弊。在近日举行的2014年全国执业药剂师资格考试中,监考人员在陕西西安考点中抓出了2440名作弊考生,数量达到当地总报考人数的近10%。此外,昆明考点也有1027人有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人事考试违纪违规行为不断增多,作弊手法不断翻新,导致考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化。要维护良好考场秩序,必须打造立体化考点管理模式。一、创新考点管理模式,实行各级分工负责制度(一)创新管理权限。按照管事与管人相统一的原则,下放对考点的日常管理权限。再由人社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制定对考点学校的管理办法,把考点的考务组织、纪律状况以及校领导、监考队伍参与人事考试工作的表现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与评先树优、  相似文献   

3.
科学是追求真理的社会活动。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默顿认为"科学家的活动受到在其他任何领域的活动所无法比拟的严格管制",并由此断言,"科学史上根本不存在作弊"。但这只是默顿的  相似文献   

4.
周宝砚 《世纪桥》2012,(17):33-34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改革的重要时期,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防弊举措,体现在对考生、考卷、考官、考场、阅卷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上,再加上皇帝亲自复试,这些举措的配套使用,增强了考试的严格性、规范性,有利于防范作弊,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其许多做法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测校风、教风和学风的重要窗口。在高校学生的违纪行为中,考试作弊行为占有相当比重,已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本文阐述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特点,着重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余琪 《世纪桥》2012,(9):105-106
考试作弊是一种不道德行为,受到学生自身素质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大学生作弊之风从上世纪末至今有增无减,大有更加猖獗之势,防范和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营造良好的学风和考风,不但是人才培养之关键,亦是社会发展之需要。本文对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和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预防学生作弊的几点措施,以期对高校管理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7.
天下     
<正>泰国警察入选考试400多人涉嫌作弊近日,在曼谷警察总署招收警察学员考试中,有400多名考生涉嫌作弊,当局已下令严查并宣布考试成绩作废。曼谷警察总署此次公开招收1000名警察学员,共有超过1.3万人报名,其中1800人通过了第一轮考试。但考试委员会在最后一轮筛查试卷时,发现了作弊问题。据悉,一名曼谷市的公务员雇佣多个大学生作为"枪手",进入考场考试并将答案传给作弊考  相似文献   

8.
食品进入市场需要严格的准入制 度,然而一次次劣质食品的现形使人们 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既然食品进入市 场需要“出生纸”,为什么又会出问题呢? 在我国,食品进入市场需要满足 的食品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和企业标准。执行哪一级标准?如何执 行标准?只要当地县一级卫生和质监部 门认定便可过关,这就给地方保护留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7,(1):18-18
近日,在曼谷警察总署招收警察学员考试中,有400多名考生涉嫌作弊,当局已下令严查并宣布考试成绩作废。曼谷警察总署此次公开招收1000名警察学员,共有超过1.3万人报名,其中1800人通过了第一轮考试。但考试委员会在最后一轮筛查试卷时,发现了作弊问题。  相似文献   

10.
凌志东 《世纪桥》2012,(7):61-62
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本文运用博弈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博弈,分析考试作弊行为的演化规律,得出在当今考试机制下学生作弊是一种必然趋势的结论。据此,从学生和老师二个方面提出建立考试诚信机制的策略方法,以减少考试作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邹芳芳 《世纪桥》2012,(9):100-101
考试作弊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大学生考试作弊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必须辩证地对待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加强监督管理,严肃考试纪律。  相似文献   

12.
年年七月流火,年年高考大战……伴着莘莘学子们匆匆赶考的身影,忐忑不安的期待,高考作弊现象如阴霾挥之不去,屡禁不止。前年发生在黑龙江望奎县的高考作弊案,去年发生在广东电白县、湖南嘉禾县的高考作弊案,今年发生在山东曹县的高考作弊案,可谓触目惊心,愈演愈烈。高考作弊是对社会公理、正义的挑战,是对高考这一神圣殿堂的亵渎,是对众多考生利益的侵犯,日益引起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关注。前些年高考舞弊大都发生在个别考生身上,近几年却不断升级,演化为监考老师、有关干部联手作案,考场内外全方位作弊。前些年大都发生在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建,公平竞争的机制已渐渐引入高校,学生的学习风气日浓,这是主流。但是,考试作弊现象的歪风仍尚未刹住。《中国教育报》94年12月9日刊出,国家教委再次强调,要加强高校的考试管理,促进考风学风的好转。可见高校考风的扭转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考试作弊虽不普遍,但杜而不绝,已形成一种现象存在。在笔者问起有关高校学生考试是否有作弊现象时,回答是:“这有什么奇怪,很正常嘛!”不正常  相似文献   

14.
湍水石 《奋斗》2012,(4):62-63
诚实守信是“无用的别称”?上海市社科院最近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有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吃亏。上海市社科院青少所做过的另一项调查显示.部分青少年在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时,过于强调实惠实用,导致道德界限的模糊不清。在对待考试作弊的问题上,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只要能考得好成绩就可以”或“无所谓”,23.8%的学生承认“如果其他人作弊,我可能也会跟着作弊”。  相似文献   

15.
杨曾宪 《党建文汇》2005,(12):34-34
10月16日下午,为期两天的成人高考落下帷幕。而随后的第二天,成人高考连爆丑闻,先有黑龙江省近7000考生集体“移民”赴吉林赶考,组织者从报考到作弊实现“一条龙”服务,又有北京数百名成考生涉嫌在大兴数考场集体舞弊。从媒体曝光的各地成考考场违纪舞弊的情况看,其组织之严密,作弊之猖狂令人咋舌。其主要作弊手段有五种。  相似文献   

16.
英国广播公司(BBC)因在节目中作弊,7月30日收到40万英镑(约合80万美元)的巨额罚单。这是英国广播公司收到的最大金额罚单。英国电信局经过调查,认定英国广播公司17个月内在4档电视节目和4档电台节目中作弊,包括在竞猜节目中要求员工冒充竞猜者打进电话,严重违反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企业,短短5年间,不但起死回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而且一年上一个新台阶,被省医药局定为18家重点企业之一。这个企业叫“贵州科辉制药有限公司”.它是改革的产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云飞回首当初,感触颇深。当时.省科委下属的贵州省生物基地制药厂由于种种原因,建厂三年无产品投放市场,奄奄一息。1992年,主管部门决定把制药厂承包出去,向投标者提出三个要求:一是把企业搞活;二是带出一批搞医药的人才;三是能够偿还部分债务。经严格筛选,业已退休的药剂师王云飞受命于危难之时,挑起了这副担子。许多人都…  相似文献   

18.
法律视野下的高校考试作弊行为及其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试作弊与考试相伴相生,由于存在利益上的博弈,高校考试作弊一直未能得到彻底的控制和杜绝。从法律的视角分析,这不仅破坏了考试的公平公正,也侵犯了他人的相关权益。对此,有必要加快“考试法”的立法进度,将考试作弊的认定、处罚、救济等方面纳入法制化轨道,使考试作弊行为得以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资格考试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人事考试部门主管的资格考试,共有15个类别,即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注册税务师、执业药师(中药师)、造价工程师、计算机软件、企业法律顾问、统计师、审计师、经济师、国际商务师、城市规划师、价格鉴证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等。每年内蒙古地区参加各种资格考试的人数达5万人,通过资格考试的导向性和激励性作用,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努力学习知识、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促进了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资格考试在人才选拔和队伍调整上,…  相似文献   

20.
“大中小”     
大会念文件. 中会传文件, 小会侃“黄段”。 大报打官腔, 中报炒作忙, 小报奸杀抢·、一 大吹把官升, 中吹报纸登, 小吹领奖金。 大学常作弊, 中学偶作弊, 小学不作弊。 大官没架子, 中官摆架子, 小官像老子…… 大骗当总裁, 中骗发横财, 小骗抓起来…… 大贪作报告, 中贪听报告, 小贪戴手铐。 大哭注l有拨款, 中哭有救援, 小哭有贷款…… (注):“哭”即向上哭穷,要求 “倾斜”“大中小”@杨翰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