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黑龙江省东宁县中俄边境上有一个山清水秀、风光怡人的转角楼村,它宛如一颗晶莹的绿宝石镶嵌在绥芬河北岸。五月的春风吹来,这里的农村田间便铺满翠绿的葡萄树苗,每户农民家里摆满了地栽的木耳,忙碌中的农民脸庞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面对这一片繁荣和谐的景象,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个出了名的上访村、案件多发村、政府眼里的"挠头村"。村委会主任宋福君道出了面貌发  相似文献   

2.
正提起兴隆镇兰旗村,在新民市的机关干部和周边乡镇的百姓中,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兰旗村确实"出名"很多年了:一年前,它因闹因乱出名,发生过几起集体群殴事件,越级上访不断,是省、市挂号的"上访专业村"。而如今,兰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村屯环境旧貌换新颜,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兰旗村仅仅过了一年时间,就让人们  相似文献   

3.
五年前,当张福恩从枣庄矿业集团离岗到刘沟村任支部书记时,党员群众对他避而远之,甚至扬言把他撵出刘沟村,但在两年后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他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在不久前结束的刘沟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全村20名党员齐刷刷地把票投给了他,58岁的张福恩再一次以全票实现连任。是什么让党员群众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是什么让党员群众如此信赖一位"外来"的村支书?事情的原委还得从刘沟村说起。2006年以前,刘沟村群众上访不断,六年换了三任村书记。党员群众中流传着  相似文献   

4.
<正>上访告状多、干群矛盾多、班子问题多……过去的香河县蒋辛屯镇岭子村,是十里八乡出名的乱村。可现如今,岭子村不仅摘掉了上访村的帽子,而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处处鸟语花香,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他,就没有岭子村的今天。"谈起岭子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无不称赞村党支部书记常仕忠。岭子村地处廊坊市香河县蒋辛屯镇西北,和北京通州区相邻。8年前,岭子村上访告状、越级访时有发生,部分村民常年奔走于中纪委和国土资源部;村  相似文献   

5.
<正>当年,村集体数千万资金不知去向,几任支部书记明争暗斗,1000多人的小村2000多人次上访……如今,村干部吃饭欠了72元钱,第二天就被通报批评;村党支部给全村通煤气货比三家就为给村民省钱;10年的"上访风"戛然而止……这样的变化就发生在山西省晋城市刘家川村。变化怎么来的?"从严治党,管好村干部。"一位村干部说。"腐败村"重建党支部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刘家川村毗邻大型煤企晋煤集团,交通便利,水清土沃,2006年以前一直是当地的富裕村。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吉林省梨树县梨树乡霍家店村因成功地实行村民参选、竞选、海选村民委员会委员而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联合国人权组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相继给予了报道,海选村官的方式传遍了全中国。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专程来到霍家店村视察了海选情况,并肯定地说:“你们为全国海选村委会委员带了个好头。”还亲笔题写了“村民自治好”。 如今,霍家店村再次成为梨树县乃至四平市的一个亮点,因为这里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发生厂村里人称之为“奇迹”的变化,实现了由欠债近千万元到人均收入达3500元的跨越性突破,全村的…  相似文献   

7.
莱芜市高新区郭家沟村是我市近几年涌现的由乱到治的典型。这个村原先班子软弱涣散,村民因为集体账目问题不断上访,还发生了聚众打砸抢驻村铁矿、围堵市政府等群体性事件,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乱村、上访村。2004年现任村支书徐祥新上任后,通过抓班子带队伍,短短几年就把郭家沟变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和谐富裕文明、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农村。郭家沟的变化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冷漠的背后     
辽宁省庄河市海洋村近千名村民有话要说,四处上访碰壁之后,前不久齐刷刷跪在市政府门前求见市长.市长孙明避而不见.此事被媒体曝光后,社会声讨如潮,"冷血市长"一夜扬名.上级部门出入意料地打出"冷拳"--孙明被迫辞职,上访村民反映多年但无人理睬的村财务问题也将"立即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9.
旧村改造利国利民,意义重大,然而十分艰难.福清市港头镇草柄村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闯出了一条主要通过旧村改造建设新农村的成功之路,并在整个过程中创造了“零上访”的奇迹.草柄村旧村改造的经验对大力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和乡村治理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1996年至2003年,铁山村的形势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由七台河市名列前茅的先进村,"断崖式下跌"成了"破落村""垃圾村""上访村"。村集体积累由上千万元转身为"倒挂"数百万元;新建成的村办公室,因欠施工方的工程款而只能"铁将军"把门;偷盗常发、赌博成风、上访不绝,打架斗殴成常态,7年间换了4任村支书、村主任……党员呼吁赶快结束党组织的软弱涣散状态,群众盼望"能人""强人"领他们走出贫穷困境。  相似文献   

11.
2013年3月20日星期三晴今天,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挂钩村甸阳镇蒋家寨村的走访路。一路上,与我一同前往的同事都有说有笑,只有我默默无语,当然,这其中的缘由也只有我这个曾有过6年信访局长经历的人最清楚。"这次县委把我们单位的挂钩村从旧城调到了这里倒是好多了,其他的先不说,这里路近,来去方便多了!""是呀!这里的环境也好,气候也好,旧城太热了!"同事的交谈萦绕耳边,但在我脑海中闪现的却是蒋家寨村集体上访时的张  相似文献   

12.
眉山市东坡区罗平镇的九堰村,是一个出了名的"烂摊子"村:村班子软弱涣散,干群关系紧张,村民经常上访,连镇干部驻村都不愿意驻进九堰村.然而,自从去年10月村支部换届选举后,村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干部、村民都说:"这是新支书何斌全发挥余热作贡献,‘四招'治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刘明 《先锋队》2013,(34):34-37
一个人均耕地仅1.7亩的农业村,一个农民年收入2000余元的贫困村,一个垃圾包围的"上访村",一个永济市排名末尾的落后村,一个运城市帮建升级的重点村,在新一届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产业突出、巷道整齐、环境优美、村风文明、人居和谐的永济市新农村建设明星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山西省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村党支部坚持服务群众、服务产业、服务发展,使全村农民  相似文献   

14.
唐山市丰南区胥各庄镇岭子上村曾是有名的“上访村”,全村共208户,涉及上访的就有80余户。2014年,张久增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上任以来,他始终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在他的努力下,岭子上村摘掉了“上访村”的帽子,张久增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实干书记”、富民强村的“领路人”,荣获2022年河北省“千名好支书”称号。  相似文献   

15.
孙中全 《先锋队》2011,(18):24-25
不久前,永济市开张镇枣圪塔村部分村民到市纪委上访,反映村主干的问题。对这个事件的深入调研,引深了我对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的理解,引发了我对解决农村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处理农村问题的核心是维护农民利益,只要农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结合其他基层上访问题,我认为维护农民利益、解决村民上访问题应从以下四点入手:  相似文献   

16.
谁是截访者     
黎广 《廉政瞭望》2010,(20):24-25
北京南站北广场对面,有一处叫东庄的地儿。东庄的北边是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来访接待室,一公里外。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信访局,因此这个地理位置特殊的小区域,演化成了全国各地进京上访群众的“集散地”,更多的人将这里称为“上访村”。  相似文献   

17.
正牛红奎今年5 0岁,是新河县后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乡亲们亲切地喊他"老牛"。他不仅姓牛还有一股子牛脾气,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0多年来,带领后沙村由一个上访告状多、经济基础差、群众意见大的"后进村"转变为经济发展快、村风和谐、村貌整洁的"先进  相似文献   

18.
《党建与人才》2002,(7):15-15
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沟乡馒头敖包村位于巴林左旗东南部,这里无山缺水,土质瘠薄,粮食产量低。1995年以前,这个村人均收入才几百元,是全旗有名的贫困村。自1996年以来,这个村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人均收入逐年上升,2002年人均收入达2200元。从村支书出手不凡的几件事上,也许能看出变化的缘由。  相似文献   

19.
正"人心凝聚了,产业发展了,环境变美了",这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南甸子村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南甸子村紧紧抓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不放松,以产业发展壮大、鼓起老百姓腰包来提升获得感,以基础设施完善、村容环境整治提升老百姓幸福感。昔日的"上访村""空壳村"变身"文明村""先进村"。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磁县高臾镇兴善村,过去是全县有名的乱村。村内宗族派性严重,党支部班子软弱涣散,该村税费征收、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而且多次发生村民集体上访、乡政府公务车在村被砸等群体性事件。在“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这个村改选了村“两委” 班子,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认真整改,使该村在短短半年时间里由乱到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