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薛涌 《新民周刊》2015,(21):25-25
十八岁以前,如用太多的时间应试、勾选项,大脑神经系统就相应地固化。但是,看看我们从事的工作,哪个是靠勾选项能应付的?应试教育之害,已经被口诛笔伐几十年。如今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留学潮越来越汹涌。据说,留学是逃避中国的应试教育的一个手段。但是,什么东西,一"中国化"后就变味。留学上的应试,比起高考来一点也不逊色。"薛老师,我的孩子上初二,能准备SAT吗?"这几乎是我这几年碰到的最多的问题。家长言之凿凿:竞争越来越激烈,别的孩子都在准备,我们想着笨鸟先飞呀。  相似文献   

2.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23):33-35
"人还是爱自己的妻子,爱自己的家庭,虽然有‘婚外恋’,别过分———毕竟话剧才是我们的唯一。"濮存昕来了。尽管已不年轻,尽管身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不变的是一身书卷气。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角儿如此亲和,却依然"范儿"十足。这不是个例,在他的同事身上,比如大  相似文献   

3.
阿晖 《新民周刊》2022,(44):20-25
每届世界杯前,最大也是最终的悬念,就是谁将捧起大力神杯?预测冠军是全世界球迷们最乐此不疲的环节。卡塔尔世界杯的大幕已经逐渐开启,这是足球的盛宴,也是球迷的节日。按照惯例,对各支球队的预测和赛事的分析,是“围观”这场足球大戏的人们在观赛之外的热门话题。诸多看点,惹人眼花,你讲我说,不用上税。这里我们也来凑个热闹,取聊聊赛事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爱在右边     
马亚伟 《新民周刊》2015,(22):13-13
记得恋爱的时候,我和他喜欢一起"轧马路"。那个年代,少有歌厅、咖啡厅等等,轧马路是流行的恋爱方式。每天,人约黄昏后,我们选一条干净清静的路,来回溜达。他习惯让我在右边,右边远离车辆,是最安全的地带。那时候车辆不多,僻静的路上就更少了,可他还是固执地让我在右边。他说:"有的骑自行车的小孩子很莽撞,骑个车子横冲直撞的。  相似文献   

5.
约架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28):88-88
如果被欺负了,又没人主持公道,大家冷眼瞅你,咋办,那就约架。输赢不重要。网上据说约架盛行。事实上大都怂货,没看见一次像样的,上海话:缩货。最近的一次是记者"周燕"约架副教授吴法天。江湖上所谓三种人不能碰,女人、僧人、病人,可吴法天居然去了。我既非吴党,亦非周党,看了各种视频,公正地说几句。首先,约架就是约架,输赢并不...  相似文献   

6.
阙政 《新民周刊》2012,(39):70-73
"叔时代"的偶像剧不需要"岁月如刀,独放过他一人"的不老神话。要的就是老而弥坚,老而弥贱。另一方面,青春偶像剧也不甘落后,影视圈的"鲜肉"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数年。从前,说一个演员是"偶像派",那等于是在骂他没有实力。现在嘛,没有人愿意再做听上去就闷闷的"实力派"。越有实力的,越喜欢当众宣布"我明明是个偶像派",以显得...  相似文献   

7.
孤独起舞     
杨泳 《新民周刊》2012,(48):90-90
痛并快乐着。尽管一个人的拍摄有时候令人痛苦,但谁让她喜欢呢?孤独有时候也意味着自由。纪录片给了未未一个舞台,一个独自起舞的舞台。注定,她是这个舞台上孤独的舞者。英未未是我大学师妹,也是我曾经的同事。大学毕业,我们都分配到机关工作。那时候的女孩子都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是公务员(现在也还是这样,也许更加如此),但这...  相似文献   

8.
蒋敏然 《新民周刊》2017,(11):101-101
从事了30多年的高中教育,长期任教政治课,我经历过的师生关系调适种类很多。解决得好,可以转化为教师成长的条件,变成学生努力的动力。处理不当,便如弦在手上,却弹不出和谐的音色。这是我曾经遇到过的故事:安排座位的风波。接手高三某届4班时,发现这个班级学习成绩总体上看出奇地低。正当我埋首研究刚刚拿到的学生花名册时,就有班级劳动委员跑到办公室,郑重向我提出辞职请求。  相似文献   

9.
新的一幕拉开了,历史正深情凝视。3月19日。3月20日。华西官方两度公开接受记者采访,发言人分别为书记吴协恩和副书记孙海燕。对华西来说,也许首次遇到重大变故,也许首次涌现大量各种诘问的各地记者,也许有关"老书记"的话题太过火爆丰富,新闻发布会现场七嘴八舌,长枪短炮稍嫌紊乱,不依不饶的现场采访甚至从场内转移延伸到场外。吴仁宝走了。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一个画家,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记录者,他要反映这个时代,前提是要让人家懂,画家画的不是玄学。南京的1月,已至零下,景色如画。天气在阴沉了几天以后,变得温煦起来。风暴的中心,是如此平静。画家杨林川在他位于南京郊区的一处画院中,晒晒太阳,撒把鱼食  相似文献   

11.
关于日本主妇再就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社会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浓厚的传统性别分工意识,男主外,女主内,这是日本人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也可以说是日本大众一般的生活模式。但是近年来,各种资料显示,日本女性的就业队伍正在不断扩大,她们的生活模式似乎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已婚女性中中年及中年以上再就业主妇的显著增加。所谓主妇再就业,指的是女性以结婚为契机,辞去工作,步入家庭,在一段时期内专心于家务及养育子女。等到孩子们基本自立,可以独立生活时,再次重新参加工作。据日本总务厅统计局昭和57年的劳动力调查统计,就业女性中,35岁以上层占女子就业总数的58.9%,超过半数。昭和62年的《就业构造基本调查》表明,从事计时零工的女性中,35-59岁者居多,占全体的63.5%。另外,平成元年进行的对受雇用女子有无配偶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就业中女子中,已婚者人数远远超出了未婚者,占68.2%。从这些事实来看,近年来,日本女性就业的主力军可以说是那些再就业的主妇们。  相似文献   

12.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13):87-87
鲁迅说过,宗教的依据在人间。照此推理,人间有多少污浊,冥界就有多少搞笑。在"雨纷纷"的清明时节说这话,纯属没事找抽。其实呢,清明并不一定要哭哭啼啼,古人就想得很明白,妞照泡,琴照弹,诗照写,酒照喝,酒还一定要好酒,杏花村的老字号。春服既成的老百姓在"欲断魂"之后,也顺便在郊原逛一逛,踏一踏青,邻家小妹如果在路边撞见一...  相似文献   

13.
喻军 《新民周刊》2022,(43):58-59
究其一生,实可谓生于江南、死于江南,中间出离的日子,便只剩下梦回江南。元代的绘画生态,不同于唐、五代和两宋。后者为宫廷画院的成型和成熟阶段,尤其北宋,将宫廷画院的发展水平推向历史的巅峰。而前者基本废除了画院建制,甚而取消了读书人赖以改变命运的科举取仕制度。使得知识阶层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还要为生计疲于奔命。黄公望、吴镇曾行走江湖,靠给人算命占卜为生。倪瓒为逃避衙吏的勒索,由富返贫,浪迹太湖三泖20余年。王蒙心系仕途,好不容易谋得一官半职,却受胡惟庸一案牵连死于狱中。  相似文献   

14.
江迅 《新民周刊》2012,(15):24-24
平潭,是福建发展的机遇,也是台湾西部发展的机遇。机遇、挑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机,就是天赐良机;遇,就是去闯荡,去感受,去把握。成功有赖机遇,胜者出自挑战。这些话,耳熟能详,人所共知。不过,真能以此践行的,或许并不太多。就说平潭的机遇和挑战,就是当下两岸的热门话题之一。68海里,福建平潭岛到台湾新竹的直线距离,是大陆...  相似文献   

15.
莫言的大哥管谟贤回忆:大江健三郎曾经说,最迟在2015年莫言会得诺奖,到时候我再来。当时我想既然大江有这个看法,说明这个事靠谱。把自己弄漂亮了我们家的成分是中农。解放以后,不断进行阶级斗争,后来越来越厉害了。当时要养活我们这样的大家庭,压力很大。全劳力一天工分十分,莫言刚开始的时候连半劳力也算不上,每天就割草,割了草...  相似文献   

16.
检修完道岔回来,天色已晚。放下工具包,脱去工作服,在水池边洗手。用洗衣粉洗。双手沾满了油泥,洗上两三遍,还是不能彻底洗干净。憨厚的指甲盖内,老实的手指皮肤皱褶中,依然是斑斑点点的黑色污垢。皱纹里像嵌了一道道短而密的黑线头。大多数污垢都是一些老渍子了。常年累月与油污打交道,这些污垢也跟我亲热很多年,和我的皮肤一样,是身体的一部分,已长进肉里了。  相似文献   

17.
崔洋 《新民周刊》2012,(18):62-65
在这个浮躁的足坛,他留下的,不仅仅是几场痛快的比赛,不仅仅是几个伟大的奖杯。他留下的是一种生存哲学。他的伟大,更是因为,一个体育教师,一个小翻译,用呕心沥血的勤奋工作,用藐视官权的快意恩仇,在"一个人对抗全世界"的战争中屹立不倒,最终实现成功。  相似文献   

18.
江迅 《新民周刊》2012,(30):23-23
静心阅读,是一种菁华滋养。全球规模最大的华文书展香港书展,在台风黑雨中降下帷幕。23年来,每届入场人次屡创新高,今届原本有望突破百万人次,终因飓风暴雨而一再临时闭馆,入场人数仅达90多万。700万人的香港,逛书展的竟然那么多人。有趣的是,书展  相似文献   

19.
安谅 《新民周刊》2020,(5):85-85
小年夜,阿刘不见影了。他是老彭的远房亲戚,谨小慎微,从中原乡下考进上海大学的,毕业后又进了一家在陆家嘴办公的上市公司。几年打拼,总算把户口落实了,很不容易。"这几年小年夜,我们兄弟几个都要聚一聚,还是这小子最早提议的,今天竟自己开溜了。不够意思!"老彭气鼓鼓的。明人息事宁人:"算啦,现在这种状况,不聚为好,就不要强人所难了。"  相似文献   

20.
七日谈     
《新民周刊》2012,(33):12-12
按照我的个人感觉,即使能够拿全运会的金牌,我都不希望他去跑。他不需要用金牌来证明,他也不用世界纪录来证明,他都证明过了。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有心无力了。上海体育局局长李毓毅谈刘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